妈妈做了一桌子好菜,有小时候他特别爱吃的鸡蛋炒韭菜和木须肉。这比劳改农场的伙食不知好了多少倍,铁江吃得肚子都有些撑了,还不想放下筷子。
铁江问,我们家粮食够吃吗?父亲说,粮食我们家不缺,你问这个干什么?铁江回答我看管的一个犯人家住在河北乡下,家里断了粮,如果我们家有富裕的,我想给他家送一点。父亲说,你又开始管闲事,犯人家属缺粮跟你有什么关系?当年你就管闲事帮靳春华,结果怎么样,我们老俩都跟着受罪!铁江说,这次跟那次不一样,我就给他家送点粮食,这有利于犯人的改造自新,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
母亲说,富余五十多斤粮票,可是这还能换东西呢,比如鸡蛋什么的!铁江说,给我三十斤,我先用一下。母亲有些不情愿地从一个小盒子里拿出三十斤粮票,母亲说,儿子你得听你爸的话,别到处管闲事,弄不好会犯错误。铁江回答,你们甭管,我心里有数。
铁江去粮店买了三十斤白面,然后就去了燕都南站。邓伊凡的家是在河北高碑店,虽然离燕都并不远,还有火车相通,但由于不熟悉当地交通,走了好几次错路。出燕都的时候铁江觉得三十斤白面很轻,后悔没多带一点,但到了河北铁江就觉得沉了,好像拎的不是三十斤面,而是百十来斤的重物。等找到邓云篪家的时候,铁江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两条腿像灌了铅似的。
铁江没穿警服,只穿了一条警裤,上身是蓝咔叽制服,脚上是一双两截头皮鞋。但这身刻意低调的打扮还是跟村里的农人有很大区别,人们一下子就围了上来,问他找谁,从哪里来,甚至有人要看他的证件。
在弄明白了铁江的身份后,农人争相给他带路,还把正在田里干活的邓云篪和几个儿子叫了回来。邓云篪和几个儿子很紧张,他们不知道燕都来人干什么。当铁江说只是来走访邓伊凡的家,没别的目的时,邓家人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
邓家住在村北头一间废弃的小卖部里,房子是借助别人的山墙搭的,屋子很小很暗,顶多也就二十个平方,屋里很潮湿,墙皮都已经剥落。屋里没有任何家具,能看到的就是一铺大炕一个灶台外加一个电灯泡。邓家六口人——邓云篪两口子加上四个儿子都挤在一张大炕上睡觉。进到屋里有一种呛人的异味,那异味来自灶锅、柴草、墙壁、棚顶以及院子里一群到处乱跑的土鸡和一头正在拱门的小猪。
铁江把白面口袋交给邓云篪说,这是伊凡托我给你们捎来的。邓云篪吃惊地问,他——他哪来的白面?铁江说,他托我从燕都买的。邓云篪说,他一个犯人,哪有钱呀?铁江回答,我帮他搞的,他不用出钱。
邓云篪有点糊涂,说究竟怎么回事?铁江说,听伊凡说你们家缺粮,我家里粮食富裕,就给你们送来了!
邓云篪的四个儿子一听说白面,眼睛都直了。邓云篪老伴扑通一下就给铁江跪下了:恩人呀,谢谢您!
铁江赶紧将邓云篪老伴扶起,说我是您儿子的管教民警,帮你们解决生活困难也是应该的,这有利于您儿子的思想改造。
邓云篪眼里含着泪水,说您真是雪中送炭,我们家昨天就断粮了!
天色渐暗,铁江只得向邓家人告别,临走他把邓伊凡的通信地址留给了邓云篪,说如果方便的话,希望你们全家一块去农场探探监,这对邓伊凡的改造会有帮助。邓云篪说,我们会去的,小铁同志,我们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容我代表全家给您鞠三个躬!
铁江制止邓云篪,说不要这样,我是邓伊凡的管教民警,他家里有困难我帮点忙也是应该的!邓云篪说,哪里哪里,这都是你的份外工作,只可惜我这里条件太差,连顿饭都没给你做。
铁江说,不要客气,我得走了,以后有时间再来看你们!邓云篪说,别来了,这里太艰苦,谢谢您了!
回到燕都,铁江向父亲讲了邓家的惨状,父亲说,儿子,你一个管教民警,跟犯人家属走那么近,会招来是非!再说这样的情况很多,我们帮不过来。这次去就去了,以后千万别去了!
铁江没有言语。
一个星期后,铁江回到了劳改农场。铁江告诉邓伊凡,我去了你家里,看到了你爸妈和几个兄弟。邓伊凡瞪大了眼睛,有些惊讶地问,您真去了?铁江点点头,说挺不好找的。邓伊凡眼泪汪汪地说,您太让我感动了,我不知道用什么回报您!铁江说,好好改造,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