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梅忽然想起了自己儿子天一小时候的样子,也是这样虎头虎脑的,可爱极了。
“你喝吧,阿姨不渴,你先喝。”小男孩见左梅不喝,也不客气,拿过水壶仰起脖子喝了起来,满头的汗水把头发都打湿了,额上的汗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左梅很久没有这样劳动过了,停下来歇息的时候,才觉得浑身舒坦。一股微风吹过,身上凉快极了,像在河里游泳一样,吸到鼻子里,像有泉水流过五脏六腑。
左梅的劳动激|情忽然被激发起来了。
看到老人掰完玉米又要拿着镰刀去砍玉米杆,左梅马上起身,说:“大爷,您年龄大了,到旁边阴凉处歇口气,喝点水,我来帮你砍。”
大爷连连摆手:“那怎么行?你看你累成啥样了。你又没有怎么做过这些活,我天天干,习惯了,没事的,你坐到旁边去歇会儿吧。”
左梅不干,一把抢过老人手里的镰刀,走到地里,开始砍玉米杆。
左梅俯下身子,一手握住玉米杆,一手拿着镰刀,对准了杆的根部离地面十多厘米处,挥刀下去,玉米杆断成两段,将砍断的玉米杆放到左手边,又开始砍下一棵。如法炮制,一会儿工夫,左梅就将玉米杆放倒了一大片。
老人在旁边看着,几次要自己来砍,都被左梅拒绝了。老人没办法,只好和孙子坐到一边去看左梅砍。
用不了多大一会儿,一地的玉米杆就被左梅砍完了。下一步就是找东西来捆玉米杆了。
老人见状,忙说:“不用了,不用了,我自己来。”
左梅说:“我没事的。”
说罢,走到庄稼地的边上。那里长了许多的茅草,左梅扯了一大把,分出一股一股的来,搓成绳状,伸到玉米杆下来,围一圈,拧几下,一捆玉米杆便捆好了。
左梅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个黄昏,地里干活的人走得都差不多了,左梅和妈妈俩人还在地里没有忙完。父亲去世后,家里农忙时节耕地这些粗活重活就只有靠母亲了。母亲咬着牙坚持做这些本来是男人做的活。左梅是家里的老大,便给母亲打下手。
天快黑下来了,一块地还没有耕完,母亲和耕地的老牛都很疲惫了,但是仍旧不能休息,必须在今天耕完,因为第二天另外的人家要用牛。
左梅依然记得当时的情景,夜色苍茫,晚霞也暗下去了,左梅抬起来头来看了看远处的天空,心里有一种悲壮的感觉,这感觉一直在记忆中留了下来。
左梅边捆玉米杆边想:那么困难的日子都过来了,还有什么坎不能过去呢?
终于捆完了,左梅也着实累坏了。气喘吁吁地从地里走出来,坐着休息。
老人很感激,他实在没有想到今天早上,会有一个他不认识的人来帮他干活。但是他还有没有想到的,就是帮助他干活的那个女人在身体筋疲力尽的时候精神却得到了极大的舒缓。
谁帮助了谁?只有左梅自己知道。
歇了一口气,左梅问老人:“大爷,你知道往镇上怎么走吗?离这儿还有多远?”
老人站起身来,向着东边的方向指了指,说:“那边,你顺着这条小路一直走,走到河边,过了河,上一个坡,就到了。”
左梅觉得该告辞了。
站起来,背上包,俯下身拍拍小男孩的脸蛋儿,给爷孙俩做了个再见的手势,顺着小路往东边的方向去了。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