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苔迷古道,
红叶乱朝霞。④
随着阅历的丰富和诗艺的长进,景通逐渐体察到绝句和律诗都有欠缺,前者容量太小,后者又嫌刻板,这两种表现形式均不足以抒发充沛、复杂的感情。于是他把兴趣和精力,日益转向谱曲可唱的歌词。这类歌词,自隋唐以来伴随集南北汉胡多种音乐之大成的“燕乐”兴起并与之紧密结合,后来发展成为同“诗”平分秋色、言志抒情的一种新兴的文学体裁——“词”。由于这种优美的韵文形式,最初流行于民间,按照固有的音乐曲调填写歌词,句式参差错落,节奏灵活,便于在歌筵酒席上演唱,因而深得有权有势、有钱有闲的阶层赏识。这些取材广泛、内容丰富的曲子词,多与边塞征战有关。或反映将士慷慨报国的豪情,或反映思妇对征夫的思恋与忠贞。这些歌词盛传一时,其后散失,历经千年又复得于敦煌石室,其中有按调排列结集《云谣集杂曲子》和其他散篇。其中,《凤归云》(选二)、《定风波》、《生查子》、《送征衣》、《别仙子》和《南歌子》(以上各选一)等佳篇尤其耐人品味:
征夫数载,萍寄他邦,去便无消息,累换星霜。月下愁听砧杵,拟塞雁行。孤眠鸾帐里,枉劳魂梦,夜夜飞扬。想君薄行,更不思量。谁为传书与?表妾衷肠。倚牖无言垂血泪,暗祝三光。万般无那处,一炉香尽,又更添香。
儿家本是,累代簪缨。父兄皆是,佐国良臣。幼年生于闺阁,洞房深。训习礼仪足,三从四德,针指分明。聘得良人,为国愿长征。争名定难,未有归程。徒劳公子肝肠断,谩生心。妾身如松柏,守志强过,曾女坚贞。
攻书学剑能几何,争如沙塞骋偻?手执绿沉枪似铁,明月,龙泉三尺斩新磨。堪羡昔时军伍,谩夸儒士德能多。四塞忽闻狼烟起,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波?
三尺龙泉剑,匣里无人见。一张落雁弓,百只金花箭。为国竭忠贞,苦处曾征战。先望立功勋,后见君王面。
今世共你如鱼水,是前世因缘。两情准拟过千年。转转计较难,教汝独自孤眠。每见庭前双飞燕,他家好自然。梦魂往往到君边。心穿石也穿,愁甚不团圆。
此时模样,算来似,秋天月。无一事,堪惆怅,须圆缺。穿窗牖,人寂静,满面蟾光如雪。照泪痕何似,两眉双结。晓楼钟动,执纤手,看看别。移银烛,偎身泣,声哽咽。家私事,频付嘱,上马临行说:长思忆,莫负少年时节。
悔嫁风流婿,风流无准凭。攀花折柳得人憎。夜夜归来沉醉,千声唤不应。回觑帘前月,鸳鸯帐里灯。分明照见负心人。问道些须心事,摇头道不曾。⑤
文人雅士对来自民间的曲子词作也颇为青睐,但是,他们在欣赏曲调优美之余,又嫌歌词欠文雅,于是便纷纷动手按拍填词,在中唐以后产生了大批诗人模仿民间“曲子词”创作的清新、细腻、明朗、活泼的“长短句”⑥。酷爱歌诗的景通,便如饥似渴地从这些文人的词作中摄取丰富的艺术营养。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