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以反映黄巢大起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而名垂千古的韦庄,写的语淡意深、清简魅人,如初日芙蓉、似春月杨柳的《菩萨蛮》(选二)、《思帝乡》(选一)、《女冠子》(选一)和《荷叶杯》(选一):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诸如此类脍炙人口的词作,吸引和启迪了自幼在珠围翠绕中生活的皇子景通。对他来说,这不啻鱼之得水。他可以借助这种精美的韵文形式,淋漓酣畅地代他钟爱的粉黛裙钗,倾诉内心向往的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恋情。景通是一个长于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的高手,善于在写景抒情、遣辞造句之中,巧妙地传达出埋在心灵深处的情愫,文辞凝炼优美,如行云流水,一任自然。他传世的词作虽然只有四阕,但篇篇都是精品。这固然来自他的勤奋和天赋,但也得益于他与词友冯延巳的切磋。
冯延巳,又名延嗣,字正中,是五代十国时期词坛大家,代表作有《阳春集》。他平生奋力工诗,尤喜作乐府词。他的词意蕴深厚,缠绵婉约,辞清句丽,以白描见长。他长景通十四岁,两人过往亲密,相知相依。当年景通为太子时,曾在匡庐鹤鸣峰下筑读书堂攻读学业,冯延巳朝夕伴读于左右。
景通继承皇位以后,不忍读书堂弃之草莽,便下诏以书堂旧址为寺基修建伽蓝,“以居禅众,示人至理”。寺成,命名为开先寺,并宣谕冯延巳著文记事。冯延巳在《开先禅院碑记》中深情地回忆了这段往事。景通对冯延巳的文笔和才干颇为赏识,先后委以重任,由元帅府掌书记擢为谏议大夫、翰林学士,又迁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官居相位。冯延巳对此感激涕零,为了报答景通的知遇之恩,他曾写一首《长命女》词,借咏歌夫妻之间的情意来喻示他们君臣之间的特殊关系: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景通在处理政事之余,常单独召见冯延巳品茗论词。一次,他在翰墨亭将两首新词交给冯延巳阅评。一首是《应天长》,另一首是《望远行》:
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重帘静,层楼迥,惆怅落花风不定!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