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烛天星斗昏,雨痕倒海风雷晦。
却忆当年清暑殿,黄门侍立才人见。
银钩洒落桃花笺,牙床磨拭红丝砚。
同时书画三万轴,二徐小篆徐熙竹。
御题四绝海内传,秘府毫芒惜如玉。
君不见建隆天子开国初,曹公受诏行扫除。
王侯旧物人今得,更写西天贝叶书。
澄心堂纸亦是南唐一宝。在这种柔韧细腻、光润吸墨的名纸出现之前,南唐朝野的诏令文牍、画幅书札多用后蜀盛产的“薛涛笺”。这种加工染色纸,由唐末女诗人薛涛创制,故而得名。相传,薛涛在成都浣花溪畔,指导纸工将蜀郡的麻楮白纸,用荷花、鸡冠花的花瓣捣成泥状再加胶汁调研涂抹,改制成雅丽的桃江笺,称“浣花笺”。有时还径直把花瓣撒在纸上,加工成色彩斑谰的彩笺,又称“松花笺”。因“薛涛笺”清新雅致,颇得时人赞誉。李商隐《送崔珏往西川》诗云:“浣花溪纸桃花色,好好题诗挂玉钩”。紗紞矠北宋初益州人谢景初在“薛诗笺”的启发下,又研制出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等色的“十样笺”。
由于南唐学馆画院林立,文人学子云集,尽管年年从巴蜀运进大宗纸张,但还是供不应求。李为此诏令有司,重金礼聘后蜀纸工,前来原料丰富的升州辖地六合制造,并设官督办,就地在南唐境内生产,逐步推广。紗紟矠至从嘉即位,歙州辖境内的黟县造纸后来居上,借鉴蜀地的经验,革新了南唐生产熟宣纸的传统工艺,独家生产的“滑如春冰密如茧”的名纸,被钦定为宫廷书画用纸。适逢从嘉理政重地澄心堂重修竣工,他便将这种质地与性能俱佳的纸命名为“澄心堂纸”紗紡矠,并传谕有司在宫内专设库房大加贮存,长期使用。如梅尧臣诗所云:“江南老人有在者,为予尝说江南时。李主用以藏秘府,外人取次不得窥。”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