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李煜传 > 第二章花月正春风(11)

第二章花月正春风(11)

澄心堂纸虽然名满江南,但在南唐灭国后作为战利品运回汴梁,并未引起北宋朝廷重视,被长期堆置在结满蛛网、尘埃厚积的库房里。诗人梅尧臣对澄心堂纸遭此冷遇大鸣不平:“城破犹存数千幅,致入本朝谁谓奇。漫堆闲屋任尘土,七十年来人不知。”史家刘独具慧眼,始为礼赞:“当时百金售一幅,澄心堂中千万轴。后人闻名宁复得,就令得之当不识。”随后又邀文坛名家享用赋诗,遂使澄心堂纸声名重振。欧阳修诗云:“君不见曼卿子美真奇才,久矣零落埋黄埃。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谁知哉!”梅尧臣诗云:“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焙­干­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金曾不疑。”苏轼诗云:“诗老囊空一不留,一番曾作百金收。”

在以澄心堂纸为题的诗作中,最能反映诗家情感的莫过于梅尧臣的《永叔寄澄心堂纸二幅》紗紤矠。这首诗是他收到欧阳修馈赠的两幅澄心堂纸以后,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咏物抒情的:

昨朝人自东郡来,古纸两轴缄滕开。

滑如春冰密如茧,把玩惊喜心徘徊。

蜀笺脆蠹不禁久,剡楮薄慢还可。

书言寄去当宝惜,慎勿乱与人翦裁。

江南李氏有国日,百金不许市一枚。

澄心堂中惟此物,静几铺写无尘埃。

当时国破何所有?帑藏空竭生莓苔。

但存图书及此纸,辇大都府非珍瑰。

至今已逾六十载,弃置大屋墙角堆。

幅狭不堪作诏命,聊备粗使供鸾台。

鸾台天官或好事,持归秘惜何嫌猜。

君今转移重增,无君笔札无君才。

心烦收拾乏匮椟,日畏楮裂防婴孩。

不忍挥毫徒有思,依依还起子山哀。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