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旌旗漫江的迁都船队驶近皖公山,郁郁寡欢的李正在彩绘华丽的龙舟上借酒浇愁。偶一抬头,望见了大江北岸青翠欲滴的峰峦,便问身边内侍:“眼前青峭数峰如此秀丽,不知何名?”善于诙谐和讽喻的宫廷俳优李家明回答说:“陛下,此峰乃舒州皖公山,可惜如今已不为我朝所有。”说完又吟诗一首,暗示半壁江山已为北宋所有:
龙舟轻锦帆凤,正值宸游望远空。
回首皖公山色翠,影斜不入寿杯中。
李听罢,心情更加酸楚。因为李家明在他的心目中,一向是以幽默著称的乐天大师,几句话就能使人愁云顿扫,破涕为笑。一次,他入宫向李讨一笔费用回宣州为母奔丧,正值李在便殿练习书法,便见机行事说:“陛下,微臣模仿他人笔迹,无不以假乱真。”李信以为真,问道:“卿能模朕手书否?”李家明回答:“臣虽鲁钝,愿效神笔。”于是,李将纸笔交给李家明,他当即用草书写道:“诏宣州于上贡库钱二百千付家明葬母。”李见状大笑,当即满足了他的请求。还有一次,李和侍臣在后苑临池垂钓,别人均有所获,惟独李始终空钩,垂头丧气,木然呆坐。李家明见状连忙宽慰:“陛下,池鱼不食钓饵,是慑于您的神威。您用的金钩是专门用以钓龙的。”李问:“何以见得?”李家明回答:“微臣有诗为证。”说罢,赋诗一首:
玉金钩兴正浓,碧池春暖水悠溶。
凡鳞不敢吞香饵,知道君王合钓龙。
可是,李万没想到,李家明如今竟然一反常态,说出这些令人心酸的话。莫非他也预感到南唐气数已尽?
时有隐士史虚白,字畏名,少隐嵩山修道著述,中原战乱,同韩熙载共投南唐烈祖李麾下。此人深谋远虑,颇多高见,曾谏言李趁南唐物阜食足、民心所归,长驱中原,定一统大业。因李未予采纳,遂以病告退,隐居落星湾(星子渚),深居简出,终日以诗酒为伴,但仍心系国运。当他得知李迁徙南都途经此地,便扶杖迎谒。
当李问起他对时局有何卓识,史虚白答曰:“臣为布衣多年,时刻栖身茅舍敝庐,只知农桑稼穑,不知天下大事,又多粗言俚语,说来恐有不妥,诚望陛下恕罪。”
李道:“但说无妨。”
史虚白说:“臣近得拙诗《溪居》一联,愿诵与陛下——‘风雨揭却屋,浑家醉不知。’純紟矠”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