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温州样本 > 四

大理念,即发展理念、人本理念、竞争理念和创新理念;同时实践了科学发展观。

改革开放拉开了我国复兴崛起的帷幕,而由十三亿中国人共同参与的这出大戏是借助于市场经济的舞台而上演的。本人认为,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体制手段,为何这么神奇,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它为人们提供了“相对平等”的机遇,使每一个人都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单位,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每一个人,每一个地区,如果说在发展中无可避免地会形成差距,那么差距的根源就在于能否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温州人抓住了机遇。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温州党政各级领导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民众创业,形成了比较宽松的政策小气候。而勤劳勇敢的温州人民没有企图揪着自己的头发上天的幻想,脚踏实地,结合自己的特点,从做小事赚小钱开始,或从工,或经商,一步一个脚印,从小到大,一点一滴地积累,才有了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在书中用“草根创业”来形容温州发展的根基,是非常形象而又准确的。而且这种创业模式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就是它比较好地实践和体现了中国“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战略,从生活日用品生产起步,安排了大量劳动力就业,为脱贫和安定社会作出了贡献,同时改变了自身。

既然是市场经济,就必有竞争,而且只有在竞争中取胜才能实现发展的目标。这里的关键就在于是否使自己的产品能够占领市场。温州人在这方面更是以不靠天不靠地的勇气,实­干­加巧­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昂然前行。温州市各级党政领导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引导企业发挥优势,克服缺点,提高服务水平,帮助企业解决存在的问题,增强了地方经济的竞争力。而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漩涡中心的创业者们,注重产品生产,更注重产品推销,以“千辛万苦,千方百计,千军万马,千山万水,千言万语”的­精­神,将产品推向市场。也许是一种默契,温州的创业者们自然地形成了产品生产和产品销售两支大军,他们相互配合,互为条件,协同一致,使温州企业产销两旺。温州的草根创业者们运用“不对称竞争”战略,突出自己的长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在取得局部优势后继续发展,开创出了一片新天地。

竞争的取胜离不开创新。温州人在改革开放中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头,而且十分低调。在全国还处于打击“投机倒把”的气氛之中时,温州就开始建造了商品交换的专业市场,开了全国商品交换市场化的先河。在以后改革开放的每一个阶段,温州人都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在实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同时,就开始大规模地发展乡镇企业;在国有产权改革中,推行股份合作制;在私营企业推行股份制改造中,有的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自觉稀释创业者的股权等。特别是注重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加强企业自律,利用民间组织提供服务,提高组织化程度。更应当指出的是,温州人的创新过程也是政企互动的过程。政府根据经济发展和企业创新的需要,不断调整相关政策,不断修订地方法规和管理规定,形成企业发展的宽松环境。进入新世纪,中国开始了“后改革开放时代”,温州人适时采取“国际化发展”战略,促使产品和投资从走向全国之后走向世界。温州人心中有世界,世界处处有温州人。

温州人遵循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同志“发展是硬道理”的伟大教诲,时刻不忘发展,开拓前行,并在发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三十年的艰苦奋斗,使往日贫薄的土地充满生机。在改天换地的奋斗中,温州人创造了巨额物质财富,同时创造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温州一方面提高了政府指导经济发展的能力,从失败和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根据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提出新的战略思想和具体措施,另一方面造就了一支可观的企业家队伍,他们经受了市场竞争的砥砺,沉着、远见、智慧、开拓、坚韧不拔,同时造就了一大批企业高管人员和员工队伍。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长远发挥作用的“软实力”,是实现更大发展的坚实基础。

祝愿温州今后展现更加雄伟的宏图!

陈乃醒

戊子年雪月 于北京

序者简介:

陈乃醒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乃醒教授长期关注和支持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是国内研究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著名专家之一。

txt小说上传分享

序二:现实很残酷,明天会更好

温州地灵人杰。

三十年前,一批悄然而起的个体工商户,顶着压力艰难起步,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市场风浪中觅商机。此后越来越多追求富裕生活和追求人生理想的温州人,逐渐加入创业大军,历经艰辛拼搏,渐成燎原之势,以致形成了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之后的一种社会经济效应——“温州模式”。

但是,“温州模式”的产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公有制经济,在人们的意识中,社会主义和公有制经济是画等号的,因而,领先一步走非公有制经济之路的温州,要突破这一固定的思维模式,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在改革开放十多年后,温州究竟姓“资”姓“社”,还是一直萦绕在温州民营企业界人士的心头之“痛”。值得庆幸的是,在*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旗帜下,从中央到地方,有不少有识之士一直为温州民营经济发展鼓与呼。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十多年中,主政温州的党政领导­干­部,顶着压力和温州人民一起艰苦创业,为温州民营经济发展鞠躬尽瘁,终使温州“正名”,并形成现今闻名遐迩的“温州模式”和“温州­精­神”。

本书的第一作者,温州管理科学研究院周德文院长,虽然不是温州人,但在温州工作的机遇使他有机会融入温州的改革开放。他以学者的视角,从宏观方面阐述了温州民营经济的成长经历,也以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的身份,从微观方面来察看一个个早已熟悉的温州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剖析企业走过的创业道路和企业家的心路历程。因此,这本书对想了解温州民营经济发展脉络,解读“温州模式”,洞悉“温州­精­神”实质内容的人士来讲,是很值得一读的。

现实很残酷,明天会更好。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造成的全球经济影响,无可避免地波及到温州。温州的民营企业面临新的考验。

为有效地应对国际国内急剧变化的经济形势,温州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的温州­精­神,已着手企业的创新、转型、升级。预计,在市场经济的大风大浪中搏击出来的温州民营企业,凭借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应对市场变化的丰富经验,一定可以变危机为契机,化挑战为机遇,在新一轮的创业和博弈中,浴火重生。

郑胜涛

序者简介:

郑胜涛温州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中瑞财团董事长、神力集团董事长。

自序: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过去(1)

“该典藏的正在坠落,该坠落的正绽放着荣光。”霍拉斯《诗艺》中的这句话或许可以成为温州民营经济三十年境况的写照。

奔跑的年代,怀念历史是件艰难的事。

当从荒漠状态中惊醒过来的人们意气风发,试图勾勒气势磅礴的未来而陷入无言的兴奋之中时,他们正站在历史厚重的肩上。逝去的岁月如夜空中缀满的星斗,在微风中传来它们时断时续的声音。历史的记忆,我们无法忘记。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