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三年五月,由当朝翰林院、翰林医官院颁布医方《太平圣惠方》。
方书前编言:《太平圣惠方》,太平兴国三年由宋太宗诏命翰林医官院诸太医各献家传经验方,共得方万余首,加上太宗即位前亲自搜集的经验效方千余首,经由翰林医官使王怀隐,副使王佑、郑奇、医官陈昭遇等“参对编类”,对众多医方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整理归类,根据疾病证候划分为1670门,每门之前都冠以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有关理论,次列方药,以证统方,以论系证。全书之首还详述诊脉及辨阴阳虚实诸法,次列处方,用药基本法则,理、法、方、药俱全,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北宋初期以前医学发展的水平。各门按类分叙各科病证的病因、病理、证候以及方剂的宜忌、药物的用量,方随证设,药随方施,临床应用颇为便利实用,全书收方16834首,内容涉及五脏病证、内、外、骨伤、金创、胎产、妇、儿、丹药、食治、补益、针灸等。编纂经历了十四年时间方才成书完成。
此为宋开国初年最重要的一本医方文献,普天同庆。天下名医皆聚往京都,好一派大兴医道之势,热闹而又沸腾,连世市井妇孺也在道说一二。不过,在小小的“广济堂”里藏春依然安怡自得地做她那小小大夫。
“广济堂”前颇为清冷。
“爹呢?”躺在软榻上的陈藏在轻问,自从几天前《太平圣惠方》编校完成,父亲也有空回到这个家,虽然说十几年才见面的时候怕是没几天,但一家人总还是一家人,这份亲情是隔不断的。
放下笔,藏春浅浅地笑,“这个时候怕不是在哪里与名家名医大讲医道呢。”基本上没什么人知道医官陈昭遇是他们的父亲的,而父亲在京都里也没有其他的家,他几乎把他所有的时间与心血都用在了那本《太平圣惠方》上,也几乎是以翰林院为家的。父亲是那种只为理想而活的人,这只怕是他一生最有成就的时候,那种满足与得意兴奋时不言自明的。好几个晚上都看到爹对着死去的娘说着终有所成之类云云。
“爹可真够忙的。”藏在微眯着眼,这天暖和得不可思议。
“可不是。”藏春也禁不住眯起眼,想着她的医术果然不怎么样呢,自己给哥开了十来年的药也不见好,可是爹才从旁指点一下,明显感到哥的脸色好多了,不单是哥,也不单是爹,似乎一下子很多事情都变好了。
就在两兄妹闲谈的时候,一个明黄少年一下闯了进来,边走还边埋怨地说什么这地方怎么这么偏僻的话。本来风风火火的,可一看到藏春又停了下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不出话来。
“赵兄。”藏在淡淡地打着招呼。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