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模因 > 第二十四章 苦战

第二十四章 苦战

“世人只道这身姿曼妙,妩媚动人,又有谁能怜惜其中形影相吊的清苦?正好似一众姹紫嫣红,也只日日对着这断井颓垣罢了。”画舫之上的一白衣男子,双手背负,看着水榭之上起舞的舞女,轻声感叹。

此人名为柳冽,一介布衣书生,乱世有不平,书生当论剑,此生不求功名,但求诗酒江湖,自在逍遥,岂不快活!此刻舞台之上展现绝美舞姿的人名为清夜,一年前来到翠云镇之中,只是一曲舞姿就让翠云镇的众人为之倾倒,立刻就成为了楼外楼的头牌,而柳冽正是对着清夜在黯然出神,“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舞台之上,清夜宛如夜莺的歌声传来,让人如痴如醉。

“我于江湖辗转多年。也见过不少佳人,只是像清夜姑娘这般。曼妙动人,兰心蕙质。更兼那遗世孤立的气质,世所罕见,在下因此欲见清夜姑娘一面,还请姑娘代为通报。”柳冽在楼外楼前,让清夜的侍女小芸去向清夜传达了欲相见之意。

不过片刻,小芸就出来,对着柳冽说道:“我家小姐说了,公子自认翩翩君子,又和那些声­色­犬马的小人有何分别。五十步与百步之间,只怕是相去未远吧。”

第二日,柳冽依然来到了楼外楼,附书一番,其上有诗一首:“眉藏远黛目藏氤,愁睇秋波笑睇春。霓羽舞翻倾玉盏,竹枝熏醉掷金人。都言千种温存意,不过一般薄幸身。冷眼东君倩谁寄,莫怨杨絮爱风尘。”

“清夜姑娘看惯了场中的人情冷暖。以为人人都只是迷恋她的外表,迷恋她营造出的那一场场繁华梦境。若要有心享有这一场好梦,就免不了曲终人散的悲凉,世人只知贪幕花好月圆。有人几人有勇气去承担那美景背后的萧索?只是清夜姑娘未免忽略了,便如只开一瞬的昙花,仍有人为了那刹那芳华而日日守护。只因他们知道,这花的本心并不因为开放与否而改变。即便是在漫长的枯萎和孕育之中,他们记得这朵花的样子。知道她仍是自己的那一朵花,在他们的眼中,所有的姿态便都如盛分般美好。这是柳冽想对清夜姑娘说的,还请小芸姑娘代为转告。”这一番话语之中,已经隐隐的有了求凰之意。

一盏茶的功夫过去,小芸出来,引领着柳冽进了楼外楼,进了一个优雅别致的房间之后,柳冽终于看到了清夜。

“书信和戏文我都已经看过了,公子的话小芸也已经转告,公子是有心之人,清夜在这里谢过了。只是世事无常,未必就尽如人意,不知公子是否愿意与我同行,去见一个人?”清夜说完已经起身,也不顾柳冽的回答,径自出了房间。

柳冽跟着清夜的脚步,九曲八弯之下,来到了楼外楼之外,清夜引他到了一个寻常的巷陌之中,进了一家小院,院中正有一清雅脱俗的女子正在抚琴,细细一看,这个女子竟是双腿有疾,不能行走。

“镜月妹妹,这上半折的唱词,你已经写了许久,姐姐也唱了许久,一直无以为续☆近几日看你忧思更甚,无心下笔,今日我身后的这位柳公子这诗这词,无一不体贴到了你的意思。柳公子不同那些声­色­犬马之徒,是真从戏文之中看到了镜月妹妹的心,因此姐姐冒昧的带他来一见。”

这女子名为镜月,自小腿有奇疾,喜好诗文词曲,一年前与清夜一见如故,清夜更是为此留驻在了翠云镇,清夜上前,把柳冽的话语告知了镜月,镜月脸­色­微红,看着柳冽的书信和戏文,竟不禁的痴了。

“公子能体会到这一层意思,确实不枉费了清夜姐姐和我倾注在这戏文上的一番心意。实不相瞒,清夜姐姐演出的戏文词曲都是出自我的笔下,镜月是将自己一颗心中万千期待,尽数寄托于清夜姐姐身上,期盼她能在戏台上还原出镜月另一番生命≥然再好的词曲,没有清夜姐姐的技艺也不能演绎。清夜镜月,一为影,一为魂,缺一不可。柳公子仰慕戏台上的那个人儿,又怎么知道这是我二人共同的幻象呢?”镜月看向柳冽,眼眸之中,是似水的温柔。

“柳公子一番心意,清夜十分感激,只是清夜不过一介舞姬,江湖飘零,看惯了人情冷暖,只潜心于歌舞之事,便有些小小所得,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蒙公子错爱,愧不敢当!清夜于舞台之上,不过是在扮演镜月,将镜月之心思,诉于众人,柳公子自诩解语,却是不知道公子所解之人,究竟是清夜之姿,还是镜月之魂?”清夜看向柳冽的的眼­色­之中,竟也是带上了一丝的情愫。

“清夜姑娘曼妙动人,镜月姑娘兰心蕙质,二位都是一样的绝代佳人,这...柳冽一时之间,也是无法知晓。”柳冽言语也模糊起来,过了片刻继续说道:“这....清夜姑娘所述,的确大出我所料,我只当形魂兼备,俱为一身,如今突然要将舞台上的那个人儿分割开来,柳冽一时也是十分迷惘.....”

至此,三人之间再无言语,到了深夜,柳冽告辞离开了小院。

“春花秋月,自由圆缺;舞榭歌台,风雨难测。朝露韩雪,日出而竭;红尘流水,芳华梦歌。镜月此身,碌碌庸庸,时间云烟过眼,流年虚度,纵有千种风情,又有哪一般是吾归处?有柳公子和清夜姐姐两位知己,镜月此生不枉矣。此一行不求归来,吾姐犹记当日山河之约否?吾愿化为灰烟,洒吾于江河,使吾如云,如雾,无影亦无拘。”

“清晨的翠云总是这样美,西湖上濛濛细雨,远山如一抹水墨若隐若现,一年了,一切还如我初来的那天一般。镜月妹妹已经决定离开翠云去远方求医,于今日离去,柳公子也传来了书信,他已经离开了翠云,他说若是有朝一日明白了自己心中的答案,无论天涯海角,都会再去追寻那一朵昙花。”清夜在码头旁,看着清晨的翠云,有感而叹,没想到,他们三人都是选择了离去。

“人的生命,是否终将如这昙花一般,一季璀璨,零落成泥.....最终随波远去,不知漂向何处,清夜本来就是江湖飘零之人,当初留在翠云,只是为了陪伴镜月妹妹,如今镜月离去,我也没有留下的理由了......往日我曾与镜月有约,愿携手游遍世间,如今只能独自践约,代替镜月,到达那些她梦想中永难触及的地方。我知道,镜月之魂,永远寄托在我的身上,清夜镜月,永不分离。就让为镜月妹妹和柳公子再歌一曲吧。”

“苍山远,吴山远,小舟行遍梦难挽,浮生歌几番。思也难,恨也难,而今卿我两隔栏,春风老少年。”

三离记,终(未完

待续。。

...

...

特别章节-流熙记

夜深,微凉,一缕琴音在姑苏城里响起,久久回荡,不曾散去。

“小姐,定是吕公子又在弹琴了。”画舫之上,一位侍女轻举灯笼,站立在另外一名女子身旁,那女子轻装淡抹,浑身上下,唯有发髻之上有一支金步摇,其余再无装饰。

那女子举起了手里玉箫,轻启朱­唇­,伴随着远处的琴音响起了一阵箫声,箫声中,是无奈,是淡漠,悠远的箫声透过了冰冷的涟水河畔,幽幽的,向着琴音所在的地方传去。

被涟水河所围绕的姑苏城是江南有名的水乡,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说的正是这如诗如画一般的所在,箫声随着水声,缓缓地流向了城中,城中最高的楼阁之上,一扇窗户打开,窗内没有一丝灯光,唯有一双明亮的眸子,仿佛照亮了夜空。

“昔日在这烟雨江南,司马相如以一曲凤求凰博得美人卓文君芳心,今日吕某同样弹奏的是凤求凰,却唯有这寂寥箫声相伴。”那一双眸子眨动了一下,再次出现,眼中,少了几许期待,多了几分凄楚。

江南美景,如诗如画,多少文人雅士至此地流连忘返,每每明月当空之时,河畔的画舫便会点亮漆黑的河道和寂寥的夜空,舞女歌女,儒生士子,便是画舫之上纵情声­色­之人。

寻常商女,一曲一舞,不过百两缠头。还须得强颜欢笑,以声­色­示人。或有才­色­双绝者,当为花魁之尊。一杯清茗,三两话语,也值得上万贯腰缠,为江南带来许许生气和灵动的便是这类女子了,或许,足迹踏入江南,让人魂牵梦绕的,不仅是触动心弦的景,更是咫尺天涯的人。

在姑苏城中。花魁有三,其首,便是水月坊上的徐雯柔,“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每当皎月横空,看落花流水、镜花水月乃是一大乐事,水月坊其名正是由此而来,徐雯柔是其闺名。此女祖籍嘉兴因战乱流落至此,故而,自名——徐佳。

三月之前,自楚地来了一位富商。姓吕,名流熙,吕流熙年纪轻轻已经是楚地有名的茶商。三月前来江南游玩,自此在水月坊之上一宿宿醉之后便在此地流连不肯离去。时至今日,他苦恋徐佳之事已在姑苏城里人尽皆知。于是涟水河上又是多了一位寄情歌舞声­色­的浪子,姑苏城里又多了一位不肯还乡的游子。

初初相见,是在水月坊之上,一曲“高山流水”,一只荷叶舞,徐佳俘获了吕流熙的心,在“高山流水”中,他听到了知音难求之意,在那荷叶飘舞之间,他看到了徐佳眼里的凄凉。那一夜,他包下了水月坊,只为不愿他人见到她的舞姿,不让他人亵渎她的娇容。

曲终人散,吕流熙久久不肯离去,徐佳一曲缠头足以让平常人家一年衣食无忧,而那日吕流熙的重酬也终于让她现身一见,徐佳以为又是一位风流多情的富家子弟,本打算敷衍几句就退下歇息,只是在她见到吕流熙的一刻,芳心不由一动,吕流熙眼中丝毫没有­淫­邪之­色­,有的是清明和疲惫。

年少多金,风流倜傥,吕流熙这般的男子本是世间女子理想的情郎,其人又是饱读诗书,博闻强记,谈吐之间让人如浴春风,加上近年足迹踏遍大江南北,见识不凡,毫无富家子弟的轻佻无礼,徐佳只是初初一见便是心动不已,只是她混迹红尘多年,见多了负心薄幸的男子,故而守身如玉,就是遇上了心动之人,也不肯轻易吐露心事。

二人一见如故,只觉得有着无尽的话语要向对方倾诉,不知不觉,已是天亮,离去之时,吕流熙留下一语“既你思故乡之荷,那我就便许下

是你自己才能够决定的,但无论如何,姑姑都希望你不要让自己后悔,莫要和姑姑一样,到了暮年,再来思念当年的那景和那人。”水月坊的坊主,是一位四十年纪的­妇­女,浓妆艳抹之下倒是有着和徐佳不一样的风姿。

徐佳沉默不语,她知道,坊主正是年轻之时流落江南,之后留在了姑苏,辜负了一位书生的一片心意往往只有在夜深人静之时,她才能够听到坊主那若有若无断断续续的哭泣声,明日,就是第三个月了,看着河上的荷花,她沉入了思绪之中。

“烟雨江南,如诗如画,吕某此生想必都不会再踏入此地了,难怪人说未老莫还乡,还乡许断肠,这江南还当真让我舍不得离去,此行已经不负此生,就此离去吧。”吕流熙背上了包袱,踏上了一叶扁舟,今日,他便要离开这江南小镇了,邻行之前,他又弹起了那一曲“凤求凰”。

一曲终了,吕流熙已是泪流满面,清远悠扬的箫声在河面响起,一条小船从后缓缓地划近,其上有一名女子。

“这一首曲子,叫做《桃夭》。”徐佳放下了手里的玉箫,登上了吕流熙的小舟,来到他的身前。

流熙记,终(未完待续。。

...

...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