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爱弥儿 > 第四节

第四节

在生命开始的时候,记忆力和想象力尚处在静止的状态,这时候,孩子所注意的只

是在目前对他的感官起影响的东西;由于他的感觉是他的知识的原料,所以要按照适当

的次序让他产生感觉,这就要培养要他的记忆力,使它有一天能按同样的次序把这些原

料供给他的智力;不过,由于他只知道注意他的感觉,所以先给他清楚地指出这些感觉

和造成这些感觉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就够了。他什么东西都想去摸一摸,什么东西都想去

弄一弄:他这样地动个不停,你绝不要去妨碍他,因为这可以使他获得十分需要的学习。

正是这样,他才能学会用看、摸和听的办法,特别是把看见的样子和摸着的样子作一个

比较,以及用眼力来估计他用手指摸一下会有怎样的感觉--学会用这些办法来了解物体

的冷热、软硬和轻重,来判断它们的大小、它们的样子和能够感觉出来的种种­性­质。

我们只有通过行动,才知道有些东西不是同我们一体的;只有通过我们自己的行动,

我们才能获得远近的观念。一个孩子因为没有这个观念,所以不管物件是挨在他身边或

是离开他一百步远,他都没有分别地伸手去拿。他是那样地使劲,以至在你看来认为是

一种指挥的信号,是命令物件到他身边,或者命令你把它拿到他那里;其实不是这样的,

只是因为最初出现在他脑子里的东西,然后又出现在他的眼睛里,而现在他认为就在他

的手指前边;他只能想象他伸手即可触及的距离。因此,应该使他们常常走动,把他们

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使他们感觉到地方的变换,以便使他们学会怎样判断距离。

当他们开始能够分辨远近的时候,就需要改变方法,就不应当喜欢抱他们到哪里,就抱

他们到哪里,也不应当照他们的意思高兴到什么地方,就到什么地方;因为,只要他们

的感觉没有弄错,他们的行动就要随原因而改变。这种改变是值得注意的,需要加以解

释的。

当别人的帮助对于满足需要成为必要的时候,由于这种需要而产生的不舒服感觉,

就用信号表达出来。孩子之所以啼哭,就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们哭的时候很多,这是必

然的。他们的种种感觉既然是感­性­的,所以当他们感到舒服的时候,他们就不声不响地

享受,当他们觉得难过的时候,他们就用他们的语言说出来,要别人来解除他们的痛苦。

只要他们是醒着的,他们差不多就不能够处在无感觉的状态;要么,他们是睡着的,否

则就有所感受。

我们所有的一切语言都是艺术品。长期以来,人们就在探寻是不是有一种人人共同

的自然语言。毫无疑问,这样一种语言是有的,那就是孩子们在懂得说话以前所用的语

言。这种语言不是咬清音节发出来的,但他们的声音是有抑扬的、响亮的、可以理解的。

由于使用了我们的语言,就使我们对这种语言加以轻视,竟至把它完全忘记了。我们对

孩子们进行研究,马上就会从他们那里重新学会这种语言。|­乳­|母就是教我们学这种语言

的老师;她们听得懂她们所哺育的|­乳­|儿所说的一切话,她们能够回答他们,她们和他们

都能清楚地了解对方的谈话;虽然她们说的是一些字眼,但这些字眼完全是没有用的;

他们听懂的,并不是这些字眼的意思,而是伴随这些字眼的声调。

除了声语之外,还有手势语,其效力并不比前者差。不过,这种手势不表现在孩子

们的柔弱的手上,而表现在他们的脸上。在这些还未长成的脸上竟有表情,这是很令人

惊异的:他们的面貌以难以想象的速度随时变化着,你可以在他们的脸上看见微笑、欲

望和恐惧象闪电似地出现,又象闪电似地消逝;每一次都使你觉得,你所看见的是另外

一个面孔。他们面部的肌­肉­当然比我们面部的肌­肉­更灵活。然而,他们的眼睛却很迟钝,

差不多是一无表情的。在他们那样的年龄,只有物质的需要,所以他们的信号应该是这

种形式:感觉表现在脸相上,而感情则表现在目光上。

由于人最初是处在艰难和柔弱的境地,所以他最初的声音是悲泣和啼哭。婴儿觉得

他有所需要,然而自己又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于是哭起来,恳求别人的帮助;如果他饿

了或渴了,他就啼哭;如果他太冷了或者太热了,他就啼哭;如果他需要活动,而人们

又硬要他休息,他就啼哭;如果他想睡,而人们又打扰他,他就啼哭。他的生活愈不能

由他支配,他就愈是经常地要求人们对它加以改变。他只有一种语言,其原因,可以说

是由于他身上只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由于他的器官尚未发育完善,所以他还不能辨别

它们不同的感受;所有一切不如意的事情,对他来说都能形成痛苦的感觉。

这些哭声,人们认为是一点也不值得注意的,然而从其中却产生了人和他周围的一

切环境的第一个关系:用来构成社会秩序的那条长长的锁链,其第一环就是建造在这里

的。

当孩子啼哭的时候,他是感到很不舒服的,他有他自己不能满足的某种需要:我们

要进行观察,研究他需要什么,找出他的需要之后,加以满足。当我们研究不出他需要

什么,或者不能加以满足的时候,他就继续啼哭,而我们感到厌烦;于是哄哄他,好叫

他闭嘴不再啼哭,要不然就轻轻摇他,或者唱个歌儿催他入睡;如果他还是啼哭,我们

忍耐不住了,于是吓他;粗暴的保姆有时候还打他。在他开始生活的时候,他所受到的

奇怪的教育就是如此。

在那些讨厌的哭哭啼啼的孩子当中,我曾经看见有一个就是这样挨保姆打的,这件

事情,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他马上闭嘴不哭,我以为他是被吓倒了。我心里想,这个孩

子将来也许是一个奴隶成­性­的人,只要用严厉的手段就可以逼着他­干­这­干­那的。我想错

了;这个挨打的孩子,憋着一肚子愤怒,连呼吸也呼吸不出来;我看见他脸都变青了。

隔了一会儿,他大声地哭起来,象这样年纪的孩子,他所有一切的怨恨、愤怒和失望,

在那高昂的哭声中都表露出来了。我担心,他这样激动是会气死的。如果说,我怀疑过

在人类的心中是不是天生就有正义感和非正义感的话,单单这个例子就足以使我消除我

的怀疑。我相信,假使有一块火辣辣的炭偶尔掉在这孩子的手上的话,也许他觉得,还

没有象轻轻地、然而是存心侮辱地打他一下那样痛咧。孩子们的这种易于激动和愤怒的

­性­情,是需要十分小心地对待的。波尔哈维认为,小孩的疾病大部分都是痉挛­性­的,因

为他们的头按比例说来比成丨人的重,他们的神经系统比成丨人的散布得广,神经质的人最

容易受刺激。千万不要让仆人们接近孩子,因为他们常常使孩子感到厌恶,感到恼怒,

感到心烦;对孩子们来说,他们比空气和季候的伤害,还危险一百倍。要是孩子们只是

在事物方面而不是在意志方面受到阻碍的话,他们是不至于表示反抗或愤怒的,而且是

能够保持身体健康的。所以,为什么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人的孩子,同那些自以为用

时时刻刻­干­预他的行动的办法能培养得更好的人的孩子相比,不仅不那样的虚弱多病,

反而更结实,其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此;不过,始终要注意的是,在顺从他们的心意和

违反他们的心意之间,有很大的差别。

孩子们起先哭的几声,是一种请求,如果你不提防的话,它们马上就会变成命令的;

他们的啼哭,以请求别人帮助他们开始,以命令别人侍候他们告终。这样,由于他们本

身的柔弱,所以他们起先是想依赖,随后才想驾驭和使役别人;不过,这种想法的产生,

其原因不是由于他们的需要,而是由于我们的服侍,在这里我们开始发现了不是直接由

天­性­产生的道德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出,为什么从这头一年起就必须分辨,他们做出那

样的表情或发出那样的哭声,究竟有什么秘密的意图。

当小孩一声不响地使劲伸手的时候,因为他不能估计他同他想拿的东西之间的距离,

所以他以为他是够得着那个东西的;他的想法当然错了;但是,当他一边又在闹又在哭,

一边又在伸手的时候,那就不是他弄错了距离,而是在命令那个东西到他那里去,或者

命令你把它拿给他。在前一种情况下,你一步一步慢慢地把他抱到他所要的东西那里;

在第二种情况下,你不只是假装没有听见,而且,他愈是哭,你就愈不理他。必须趁早

使他养成这样一种习惯,即:不命令人,因为他不是谁的主人;也不命令东西,因为东

西是不听他的命令的。所以,当一个孩子希望得到他所看见的和别人准备拿给他的东西

时,最好还是把他抱到他想得到的东西那里,而不要把东西拿过来给他:这样做,他就

能够明白其中的含意,这种提示方法是适合于他的年龄的,而且还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

可以启发他明白这一点。

圣皮埃尔神父称成丨人为“大孩子”;我们可以反过来把小孩叫“小大人”。这些提

法,作为箴言来说,有它的真实­性­,但作为原理,就需要加以解释了。不过,当霍布斯、

称坏人为“强壮的孩子”时,他就把事情简直说反了。所有一切的坏事都是来源于柔弱,

孩子之所以淘气,只因为他是很柔弱的;假使他的身体健康有力,他就会变得挺好的:

事事都能­干­的人,绝不会做恶事在万能的上帝的一切属­性­中,没有善这样一个属­性­,就

很难想象有上帝。凡是承认两个原理的人,总是认为恶不如善,没有这种认识,他们就

会做出荒唐的假设。请参看后面《一个萨瓦省的牧师的信仰自白》。

只有理­性­才能教导我们认识善和恶。使我们喜善恨恶的良心,尽管它不依存于理­性­,

但没有理­性­,良心就不能得到发展。在达到有理智的年龄以前,我们为善和为恶都不是

出于认识的;在我们的行为中无所谓善恶,尽管有时候在感情上能对别人涉及我们的行

为分辨善恶。一个孩子总想搞乱他所看见的东西;凡是他能拿到的物品,他都把它打个

粉碎;他象捏石头似地捏着一只鸟,把鸟儿捏死了,他还不知道他­干­了什么哩。

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哲学家用人类天生的缺陷、骄傲、好胜、自尊和邪恶来解

释这种现象;也许再补充一点,说什么由于孩子感到自己的柔弱,所以巴不得做一些用

劲的动作,亲自实验一下自己的力量。可是,请看一看那衰弱多病的老年人,由于人的

生命的循环,又使他回到了孩子们那样的柔弱状态,他不仅常常是一动不动地、安安静

静地呆着,而且还希望他周围的一切也是那样的平静;有一些小小的变动,就会使他感

到混乱和不安,他希望看到宇宙万物都是那样的宁静。如果起因没有改变,为什么与同

样欲望相联系的同样软弱在老人和小孩之间会产生这样不同的结果呢?如果不是由于老

人和小孩的身体状况不同,那么,又到什么地方去找这种变化的原因呢?就生命的活力

说,这两种年龄的人都同样是有的,然而在孩子的身上正在发展,在老人的身上正在消

逝;一个在成长,一个在毁灭;一个是走向生活,一个是趋向死亡。聚集在老年人心中

的活力,正在衰退;然而在孩子的心中,活力却极其旺盛,正在向外扩张,可以说,他

觉得他的生命足以使他周围的一切都活跃起来。不管他是在制作什么东西还是在破坏什

么东西,这是无关紧要的;只要他能改变事物的现状就够了,所有的改变都是一种活动。

如果说在他身上似乎是破坏的倾向较多,其原因也不在于邪恶,而是由于制作东西的活

动总是迟缓的,而破坏东西的活动由于是比较的迅速,所以更适合于他的活泼的­性­情。

造物主在把这种生命的活力赋予孩子的同时,又小心翼翼地只让孩子们轻轻地去使

用这种活力,以免造成危害。但是,一旦他们把周围的人都看作工具,他们就会依赖这

些人去进行活动,就要利用这些人去追求他们的欲望,弥补他们自己的弱点。他们之所

以变得讨厌、蛮横、傲慢、捣乱和不服管教,其原因就在于此;至于所以有这种发展,

并不是由于他们有天生的治人的心理,而是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使他们形成了这种心理;

因为,不需要多么久的经验,他们就会感觉到,用别人的手去­干­活,只消动一动嘴就可

以移动万物,是多么舒服。

在长大的时候,他们就获得了力量,就没有那样的扰嚷不安、动个不停,就能够大

大地自己克制自己。­精­神和­肉­体可以说是取得了平衡,而大自然要求我们的也只是为了

保持我们自身所需要的活动。但是,使役他人的欲望,并没有随着产生这种欲望的需要

而消灭。驾驭他人的心理唤起和助长了人的自尊,而习惯又加强了这种自尊的心理。这

时候,奇异的幻想便跟着需要而产生;这时候,我们的偏见和个人的见解就扎下了最初

的根。

一旦明白了这个原理,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我们是在什么地方离开了自然的道

路的;我们要看一看,要坚持这条道路应该怎样办。

孩子们不仅没有多余的力量,甚至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满足大自然对他们的要求;

因此,必须让他们使用大自然赋予他们的一切力量,这些力量,他们是不至于随便滥用

的。这是第一个准则。

一切身体的需要,不论是在智慧方面或体力方面,都必须对他们进行帮助,弥补他

们的不足。这是第二个准则。

在给他们以帮助的时候,应当只限制在他们真正需要的时候才帮助他们,绝不能依

从他们胡乱的想法和没有道理的欲望,因为,胡乱的想法不是自然的,所以即使不使它

实现,也不会使孩子们感到难过。这是第三个准则。

应当仔细研究他们的语言和动作,以便在他们还不知道装佯的年岁时,辨别他们哪

些欲望是直接由自然产生的,哪些是由心里想出来的。这是第四个准则。这些准则的­精­

神是,多给孩子们以真正的自由,少让他们养成驾驭他人的思想,让他们自己多动手,

少要别人替他们做事。这样,尽早就让他们养成习惯,把他们的欲望限制在他们力所能

及的范围内,他们就不会尝他们力不从心的事情的苦头了。

这里,我们又找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新的理由,说明为什么只要注意到不让孩子有

跌倒的危险,不让他们的手接触一切可以伤害他们的东西,我们就应该让他们的身体和

四肢绝对自由。

身体和手臂都自由的孩子,一定比束缚在襁褓里的孩子哭的次数少些。只知道身体

需要的孩子,只有在受到痛苦的时候才会哭;这有很大的好处,因为这样,我们可以确

切地知道他什么时候需要帮助,而且,如果可能的话,马上就给他以帮助。但是,如果

你不能够解除他的痛苦,你就应当镇镇静静的,切不可用抚弄的办法叫他不哭;你对他

的宠爱不仅医不好他的肚子痛,反而使他懂得怎样取得你的疼爱,一旦他知道你可以随

他摆布,他就变成了你的主人,这一下全都完了。

孩子们在活动中受到的阻碍愈少,他们哭的时候也愈少;你对孩子们的哭愈是不感

到厌烦,你就愈是不会为了要使他们不哭而自找罪受;你少去吓他们或者惯他们,他们

也就没有那样的胆怯或倔强,也就能够更好地保持他们的自然状态。正是因为我们没有

在孩子们哭的时候就让他们去哭,而是一听见他们哭就殷勤地去抚爱他们,所以才使他

们一阵阵地猛然哭起来;我的证明是:没有人管束的孩子,是不象其他的孩子那样爱哭

的。我绝不赞成大家因此就放下孩子不管了,相反,应该首先就要预料到他们想做些什

么,不要等到他们哭起来的时候才知道他们有什么需要。但是,我也不愿意使他们误解

了对他们的关心照料。因为,他们一知道他们的啼哭有那么多用处以后,他们为什么不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