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跳下栅栏,来到街上。
又在这座年代并不久远但却处处显得疲惫破败昏昏沉沉的城镇中行走。这是今天的黄昏,今天的槐花香气,而不是梦境。我提醒自己对这一点给予必要的注意。但黄昏暧昧的光芒一经垂落下来,这提醒也就显得无济于事了。我看见一个退休已经好几年的同事。我知道他没死,但在这样一种环境中遇见他他就在我眼中成为鬼魂。他向我招呼时依然显得拘谨,那副漂亮的眉毛下依然挤着那对细小的总是显得过于严肃的眼睛,双颊也以过去那种程度深深凹陷。
他用一种两片锡箔纸互相摩擦那种沙沙的嗓音向我问好了。他告诉我他仍然在搜集民间长诗。几年前他的一部民间叙事长诗《奥帕拉》寄给某刊。一年后一部由某刊编辑署名的同题长诗在某出版社正式出版。后来他就告病退休了。现在我和他在奥帕拉镇的街头不期而遇,他说原来出版的《奥帕拉》只是有关长诗主人公爱情的部分。现在他已陆续整理了另外四个部分,还有更多的部分等待搜集整理。
我问他以后在哪里出版,如果有困难,我可以帮一点忙。
他用狐疑的眼光看了我好久,缓缓地摇摇头,说:“不,我只是写下来。不出版了。决不出版了!”他的眼光像舞台灯光一样变幻了,变得对他眼前的一切充满蔑视’“现在我是跟一个部落的人们去朝拜圣迹,那个能演唱《奥帕拉》全部的老人预言他将死于归途,我从他那里得不到《奥帕拉》全部了,你们也不能得到,我要给他送葬。”
“谁?奥帕拉?”
“那个老人。”我看见他细窄的眼缝里溢出了泪花。
这时,我们已经见到车站旁边的旷地上朝圣的人们燃起的篝火。他走近牧民们露宿的营地就消失不见了,只有那团篝火闪烁,照亮了那群朝圣的牧民,廂亮那些男人袒祼的臂膀、婴儿的明亮眼睛、母亲的饱满Ru房。而街道两旁的树荫下暗藏着过去未来的自在的时间和一些疯狂飞舞的蚊虫。镇上出来纳凉的人们全部聚集在街灯下,几乎所有人都在用旧币换取新版人民帀。大多数人手中都有了面额不一的新钱。新钱在一双双手上扇动,发出的声响犹如一群麻雀受了惊吓同时腾飞时的声音一样。灯光照耀着激动的人们,奥帕拉因而焕发出烈日下所没有的生气。
最后是人们渐渐散尽。我为绕城而过的河水的声音吸引,来到镇外。河上是一座桥梁。我过了桥。
来到了对岸的草地上。夜露很凉,脚下的土地很松软。当然我并不期望碰到那个老人,那头驴。我只是绕着那座沉默的磨坊久久盘桓,天上星光灿烂。渐渐月亮起来,照亮了河水。我感到身子变得轻盈了。
回到镇上,白天人们活动引起的尘埃已经落定,凉风习习。登上旅馆楼梯时,那木板在脚下吱吱嘎嘎的声音并未惊动谁人的睡眠。
狩猎
我们三人是狩猎的伙伴。就像许多身份脾气极不相同的男人因为下棋打牌之类的事情凑在一起一样,我们三个偶然凑在一起,并发觉凑在一起总能有所收获,于是就成为长期搭档了。
军分区的侦察参谋,银巴;我;农牧局的小车司机,秦克明。
我们打猎的地方行政上属于四川,地理上属于西藏,目前总称为中国西部的地方,但我们三个人中没有一个人是美国或中国的西部电影中塑造的男人的形象。或许把我们的侦察参谋刻意打扮一番,可以勉强达到这个标准,尽管他打过仗,杀过人,藏族,但也只能勉强。秦克明总像是画民不足,青脸青色的样子,而且怕老婆。至于我自己嘛,穿了一身牛仔服,但依然敏感,身体一般,专业给文工团两个民歌手填写冒牌的民歌歌词。
共同的准则生活,按照镇子上约定俗成的较为特殊的准则生活。追逐猎物使我们忘掉许多,从而获得一些自在而且超脱的感觉。
每到周末,凑巧三个都在镇上,没有外出,就在电话上相约:“搞一次民族团结吧。”我们使用隐语。千百年来,猎人们都有自己特殊的一套隐语。我们喜欢我们这个隐语中神秘与调侃的味道。何况因为野生动物保护法,几乎我们渴望到手的飞禽走兽都受到法律保护了。马鹿、黑熊、苏门羚、獐子、马鸡、环颈雉,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数量稀少,而且善于奔走和飞翔的动物。除非顺便,我们不打那些小猎物。
之所以选用“民族团结”作为狩猎的隐语,也是因为我们各自血缘的关系。秦克明和银巴一汉一藏,我本人则本来就是两个民族亲密团结的成果。
像通常一样,星期六下午,我们把农牧局那台因换日本轿车才宣布报废而性能很好的北京213吉普猛开上几十公里,然后藏进树丛。背上枪、食品,还有一个帆布背包,沿着猎人小径向深山里进发。四周一片静谧。这种高山森林里几乎没有什么花朵。空气中的清新味道多半来自地下的苔藓以及云杉细密的针叶。这天似乎一切顺利。脚下的小径隐约可辨,上面布满松软的荅藓。这说明,以前曾有猎手云集的小径沉寂已经两三年了。后来,在树林变得稀疏的地方,出现了黑色圆润的新鲜獐子粪便。不开玩笑的秦克明也开起玩笑来了。“你”,他是指我,“闻闻是公的还是母的。”
我说:“是母的也不会给你打那种电话。”看着他的脸色黯淡下去,我意识到不该这样来打趣他。
沉默一阵,就看到了那个棚寮,那个以前许多猎手相继过夜,相继修缮过的棚寮。它有结实的白桦木的柱子,厚厚的苔藓和严密的杉树皮的棚顶。从幽暗潮润的密林中出来,看见被阳光照耀得一片金黄的稀疏灌木丛中的棚子,我们坐下来歇脚,望着一阵轻风掀动了棚子四周曾经用来作为帘子的残腐的兽皮。
秦克明被自己的口水呛住了,勾着头猛地咳嗽起来。一只獐子从棚子里飞蹿而出,连银巴也来不及举枪就窜下山坡了。
银巴说:“呛了口水要吃肉。”猎手们都有世代相传并信奉的禁忌与预兆。呛了口水就能有所猎获也是猎手们相信的预兆之一。银巴特别相信,他说他在越南能够立功杀敌也是相信这些东西的结果。
当我们在棚子里生起火来的时候,那只獐子出现在对面一座孤立的小山岗上,秦克明端枪瞄准,银巴按住他的手说:“明天吧,距离太远了。”
“好吧,明天。”
他口气里有点无可奈何的味道,并和枪一起躺到了干燥的地上。那只獐子仍然立在岩石之上向我们了望,以那些灌木忽起忽止的声响判断,还有另外的一只就在附近逡巡不去。看来,是闯到獐子的窝里来了。这是一件比较稀奇的事情,獐子这种多疑胆小的动物竟用猎人的棚察做了栖身之所。我们周围的腥膻的气味证明稀奇的事情不是不可能发生。
“这又是什么预兆呢?银巴。”
“老祖宗们没有遇到过。”
..,[t^.天)堂)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