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彭德怀传 > 第五节 在西北军政委员会

第五节 在西北军政委员会

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彭德怀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政协委员,随后,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经历了数十年戎马生涯的彭德怀,告别硝烟弥漫的战场,开始指挥一场不用枪炮的新战役——恢复和发展西北地区的经济。

新疆和平解放后,彭德怀就思考如何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工农业生产。9月27日他致电在西安主持日常工作的习仲勋,提出:各项工作必须有一个全盘(五省)筹划,尤其是经济建设,使生产运销逐渐走上比较计划­性­。贾拓夫同志应立即交出西安市长、军管会工作,把全部­精­力放在计划西北经济建设上。他明确地说:“在战争结束后,财经开支必须做到量入为出,银行发行(货币)尽可能用在发展生产。”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11月15日,彭德怀向毛泽东报告了1950年西北区生产交通建设的初步安排,特别是恢复发展中国唯一的玉门油田的石油生产,“在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帮助下修筑天(水)兰(州)铁路”,把横贯中国的交通动脉陇海铁路延伸到甘肃省会兰州。毛泽东同意彭德怀所提的工作方针。1950年三四月间,毛泽东又进一步指示:西北铁路要修到迪化,不超过10年,愈快愈好。这一年,彭德怀调动近10万军队参加修筑天宝(­鸡­)、天兰铁路。他对筑路工程十分重视,经常直接检查进展情况,还邀请铁道部吕正­操­副部长和苏联专家视察筑路工程,征询对西北交通建设规划的意见。彭德怀仍然保持着战争年代亲临前敌的作风,在1950年四五月间,深入甘肃、宁夏、青海、新疆4省视察工作。他不辞辛劳,踏上雪积冰封的青藏高原,亲自勘察进军西藏的路线。肯定由青海入藏和修筑青藏公路的意见,确定以军队为主组织人力、物力施工。

为解决新疆和西北地区紧张的财政经济问题,彭德怀由贾拓夫陪同,于1949年12月28日飞北京。当天晚上在中共中央的会议上,彭德怀汇报了新疆的情况和面临的问题,建议在自力更生基础上,积极争取苏联支援新疆的开发建设。根据中央负责人的意见,第二天,彭德怀写了报告,由中共中央发给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他写道:新疆目前严重的问题是财政经济问题。要解决困难及将来建设新疆,我觉得必须有苏联的大力帮助。具体要求是:请苏联帮助解决明年新疆部队的服装、器材、交通工具;同苏联正式通商,以土产交换必需品;实行新疆与苏联地方­性­的经济合作,合组石油公司,合组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公司,以及把阿拉木图、迪化、哈密民航协定延长与延伸到兰州、西安和北京。中央采纳了彭德怀的意见。中苏两国政府经过谈判,于1950年3月27日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在新疆创办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协定》、《关于在新疆创办中苏有­色­及稀有金属股份公司协定》和《关于创办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协定》,圆满地解决了互通有无和争取外援问题。

1950年1月间,彭德怀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和在西北军政委员会上,先后报告了西北地区的工作和今后的任务。他说,总的任务是进行民主改革和发展生产,提高文化,建设新西北。“目前的中心问题是生产,为了社会安定,医治战争创伤,生产是第一”。“在一定时期内,西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应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同时要抓紧工矿生产与交通运输,准备建设新的铁路。

在领导工农业生产时,彭德怀一直很重视调查研究,反对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思想作风。西北军政委员会农林部在1950年春发放棉籽工作中,事前研究计划不周,工作中又缺乏具体指导和深入检查,造成关中地区十几万亩棉田断垄缺苗,给人民群众和国家财产造成损失。这件事受到他的严厉批评和严肃处理,并在报上公布了对主要负责人的处分决定。此后,他多次以此为鉴,告诫­干­部一定要深入实际,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去,而不能坐在办公室里,靠发号施令去指导生产。

为研究制订西北地区“三年经济建设计划(草案)”,彭德怀在1950年八九月间,接连主持召开中共西北局常委会。他对工矿企业的布点、农业机器的制造、石油和有­色­金属勘探,提出了具体明确的意见。指出计划尚不完整,只是个轮廓,还要逐渐充实。但总的目标要规定下来,发西北五省一市(西安市)征求意见。他强调计划的实施,最重要的是­干­部问题,要培养一批经济建设的新­干­部。

在生产建设中,彭德怀非常重视发挥军队的作用,多次传达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关于军队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的指示­精­神。他说:“这么多部队,全靠国家养,是个大问题,应该搞生产。”“在和平时期,人民解放军要继承以往艰苦奋斗的传统,成为生产建设中的生力军,成为建设新西北的重要力量之一。”在动员从军队中转业一部分人员,以加强地方各种工作时,他鲜明地提出:“在战胜反动派之后,就应与自然作斗争”,我们要学会进行这场斗争。

1949年12月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关于1950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指出:“军队不仅是一支国防大军,并且是一支生产大军,以克服长期战争所遗留下的困难,加速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为贯彻上述­精­神,第一野战军和西北军区在12月27日发出指示,要求西北部队的绝大部分必须积极参加生产建设,“应同战争一样的勇敢坚决、积极负责,充当大西北的先锋”。

彭德怀在西北各省检查工作时,一再号召全体­干­部和当地驻军要在边疆地区“安下心、扎下根”,和各兄弟民族一起把西北建设好。他说:今天咱们成了土地的主人,一定要搞好生产。我们要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平时能生产,战时能打仗,这样我们就可以无敌于天下。

彭德怀常说:大西北是我的第二故乡。从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来,他的大部分岁月是在西北地区度过的。西北人民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支援和养育了红军、八路军和解放军,西北的高原山川到处有他和子弟兵的足迹。他经常深入群众,对西北地区人民生活的艰辛困苦有深刻了解,决心以坚强的毅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带领各族人民改变西北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

西北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解放前,反动统治阶级实行大汉族主义的统治,造成各族人民之间的隔阂,有的甚至彼此戒备,互相仇恨。个别地方时有械斗和仇杀现象发生。妥善处理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搞好民族团结,是关系到政治安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的重大问题。彭德怀深切了解处理好民族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强调必须“建立各民族间友爱合作的新关系”。早在戎马倥偬的战斗岁月里,他就挤时间翻阅了大量地方志和历史资料,浏览了左宗棠文集,还经常找熟悉边疆情况的人询问和座谈,了解西北地区的历史和现状。为了切实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习惯,根据彭德怀指示,第一野战军政治部编写了《回民问题工作手册》和《入城守则》。彭德怀说:“一定要让指战员了解他们和汉族不同的生活习惯,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他们忌讳什么,我们就不要做什么。”后来­干­脆做出规定:在进军路上,凡是清真寺,一律不准­干­部和部队进去。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