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铸剑天下 > 第一集团军在特战一大队和第师开辟的渡河场,利用二日和三日两个晚上,于盘龙镇一带渡过了嘉陵江。

第一集团军在特战一大队和第师开辟的渡河场,利用二日和三日两个晚上,于盘龙镇一带渡过了嘉陵江。

随即大军开始翻越龙门山和摩天岭,秘密向西北甘南地区进发。

这一路上,寻淮洲将除了第一一师黄英特以外的师长以上­干­部集中了起来,统一行动,一路行军一路交流。

用互相学习探讨的方式,整天和罗荣桓和陈赓等名将整天在一起探讨交流兵法谋略和战斗心得,并且在不自不觉中,寻淮洲向大家传授着来至后世的许多先进的作战理念和使用的战术方法。

寻淮洲那层出不穷的新思路新方法,听得陈赓等人如此如醉。

而且随着寻淮洲交流讲解的不断深入,陈赓他们对现代战争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心中也渐渐有了一些明悟。

王如痴、乔信明等老红三方面军的将领们因为久跟在寻淮洲身边,对寻淮洲的神奇已经司空见惯了,因此还好说,大家心里想着,寻军长神奇是正常地,若是不神奇,那倒变得奇怪了。

可是陈赓、罗荣桓、许光达、刘亚楼等人可是第一次接触到如此先进的作战思想、如此神奇的战略战术。

而且寻淮洲每次都讲得深入浅出,并且总是结合前几个月的许多经典战例,用回顾的形式,将各种深奥的思想和理念一点点地灌输给大家。

这样一种形式,让大家一点也没有在接受教育培训的感觉,这样就避免了大家产生初次和寻淮洲打交道,就要被寻淮洲这个年轻的上级教训一通教训的尴尬和不舒服,又可以给大家一个自由交流、互相启迪的机会。因此在不知不觉中,第一集团军的这个领导团队,大家的关系越来越熟稔,越来越融洽。

尤其是全军上下,都掀起了一股勤奋好学的热潮,使得原本红十九师重政治、重战术、重技艺、重体能、重文化的五重传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由于这些天来,均是白天隐蔽,夜晚出行。因此,部队在白天都会抓紧时间,进行各种技战术训练和各种正对­性­的训练。

因为川东现在已经在我军严密控制下,而且有特战队员和红七师在前面开道,打通前进场。

因此第一集团军十几万人,绵绵几十里,就如同钢铁洪流,滚滚向前,却几乎没有惊动各方力量。

当第一集团军在九月中旬神不知、鬼不觉地秘密进入甘肃、青海地区时,中国的大地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八月十八日,在蒋介石不甘心当前自己极其被动的局面,集中了十个师的中央军。从东南的浙北地区尝对红军皖浙赣根据地的天目山区,发起了一轮进攻。希望能一举夺回天目山地区。

一来是压缩皖浙赣根据地的生存空间,二来是为了减缓对苏南和浙北这两个蒋介石财税要地的威胁。

可是,在蒋介石调兵遣将的同时,整个战略部署就被粟裕破译了。

蒋介石指挥刚刚经过­精­心整编,装备了大量德式新武器的大军气势汹汹向天目山区杀来。

粟裕指挥皖浙赣军区的地方部队,对蒋介石这十几万大军实施避其锋芒、偷袭­骚­扰、层层阻滞的手段,在根据地实行坚壁清野。

使得蒋介石这十几万大军,进入山区后,就举步维艰,步步艰难,却又如同一拳打在海绵上,找不到红军主力,一点也使不出力气来。

虽然占了两个县城,却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难以自拔。

粟裕指挥的刚刚经过改编的第三野战军主力部队一部近二十万人,不与蒋介石拼消耗。

巧妙里避开了国民党装备­精­良的十几万大军,而开始直Сhā敌人的后方。

用突袭的手段,在三天时间内,再次攻占了浙北的广德,和苏南的宜兴、溧阳三县。

一举歼灭了当地驻守的四个师部队五万多人。

正当蒋介石惊慌失措,指挥天目山区的十几万大军回师苏南,同时从湖州、常州等地调集重兵,准备和红军在苏南地区展开激战的时候。

粟裕却突然率领已经获得了充足的战略资源,并且经过休整的大军,高调西进,摆出了一副直取国民党老巢南京的模样。

这可将已经将重军调集去天目山区围剿红军,首都兵力空虚的蒋介石给吓了个半死。

立刻严令天目山区的十几万大军赶往南京,同时迅速从周边城市调军,一边加强南京城防,一边准备和红军在南京地区形成决战。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