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3-27 8:01:01 字数:3372
八月中旬的京都太阳热辣无比,各王公大臣的府邸外街道上总能一车车冰块与消夏的水果运进去,十七那天楚庄王京邸宴客,这是在传达一个信息,那位因抗旨被皇帝陛下一怒之下削爵罢职的东洲候又重新回到京都的政治舞台上来了。
京都人对于东洲候是熟悉的热切的,京都人富足安闲,他们有很多很多的富余时间用来进行无限的八卦事业。正所谓“言者无罪”,谈论京都王候们的八卦,只要不涉及朝廷机密、人身攻击,人人都乐于在茶余饭后分享一些有趣的八卦。京都乃天子脚下,人人都知道什么说了是一乐,什么说着不是乐是掉脑袋的事,所以大家都很放心大胆的听着八卦传播着八卦,哪怕是当着正主儿的面也无妨,只是一乐。
“听说候爷成婚了,不知道是哪家的姑娘哟!”
“我还以为东洲候这样的痴情种子得惦记秦姑娘到下辈子去呐,不过想想也是,他堂堂一位从二品候爷,就是自个儿不着急,宗室也会着急的。”
“拒婚出京,成婚而回,幸而是沈大人家的姑娘已嫁出去,要不然不定得多伤心。”
“诶,你们这些消息都过时了,听说了没,东洲候夫人还没来得及到京城就已经不在了。内宫皇后娘娘的诰书都已经发到楚庄王京邸,哪知道这位候夫人连诰书的面都没见着,那命妇袍服也没来得及穿一回,可惜了。”
“你这消息也过时了,别尽显摆,你们谁知道今儿东洲候为什么宴客吗?”
众人默然,其实大部分人都知道那不能说的原因,抗旨这样的话题是不便宜拿来闲聊的。那位见众人默然不语就嘿嘿然笑,端起茶喝一口抹净了嘴大声道:“今儿东洲候请各府的公子王孙们看新鲜玩艺儿,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过不得几天咱京都市面上肯定能见得着。”
大家伙儿一听说的不是那抗旨不遵的话题,就一个个又开始热乎起来。
就在众人围在茶肆里说着八卦时,临街厚厚的柳丝儿里行来一辆马车和几匹马,马车上挂着用丝线串起来的鲜桂花帘子,这是贵家姑娘们一年四季最爱的作派,寻那些个不易损坏形状香气的花串作花帘子挂上。要是寻常人家挂个金桂、玉桂就很了不得了,而这辆马车挂的是宫里头才有的贡口朱砂桂,比寻常桂花大得多的朱砂色桂花串成一串串如同珊瑚帘子一般垂下,一经风吹香气四散开来。
众人免不得要小声嘀咕:“看来真是有大热闹可瞧,咱们这位小姑奶奶不是大热闹可请不动。”
一时间大家伙儿兴奋啊,有门路的赶紧托人到楚庄王京邸那儿去找个侍女侍从探听点儿消息,京都人富贵清闲镇日里就好坐一块抖消息,其实这也是京都都府衙门最乐意看到的,再好的探子也比不上满城爱八卦的人。
这时那辆挂着朱砂桂的马车已经驶到楚庄王京邸外,车上的那位姑奶奶不是旁人,正是如今皇帝陛下仅有一的个没出嫁的小女儿,年方十二岁的河阳公主。
河阳公主下得马车小嘴一扁,左右的侍从已然退开,有宫中女官上前来扶,她却怏怏不乐地抱怨:“要是小叔叔今天不拿最后几本给我看,我就哭给他看,小叔叔最坏了!”
女官们听罢不由得失笑,却也在心里暗暗盼着,要是能比旁人早些看到结局未尝不是桩大大的妙事:“公主殿下,东洲候既摆宴下帖子,自然是已得了最后几本,要不然得躲着殿下才是。”
“也是,不知道逍遥哥哥最后和灵儿怎么样了,那个坏蛋最好是死了,要是没死我就去告诉父亲,让父亲下旨赐他死去,这么个大坏蛋怎么可以活着呢?”河阳公主到底是娇养着长大的,她年纪小,长大时宫里也没别的姐姐跟她争宠夺爱,又是皇后嫡出的幼女,身份样貌摆在那儿因而也还不晓什么人世险恶,那价值观也就自然单纯一些。
“是是是,殿下说什么都是对的,坏人应该受惩罚,好人应该得好报。”女官们也不拂逆这位,只一边扶着走一边应着。
到得花厅里河阳公主没看到盛淮南,倒是先看到了两位常见的小姐妹,一个是相府家的姑娘,一个是大学士家的姑娘,三个小姐妹一见面打完招呼行罢礼说的不是别的就是“李逍遥”。
这时的李逍遥没有现代电视剧里那么花心大萝卜,也不会像个小混混一样骂骂咧咧,在夏朝不会诗词不通文墨又不务正业,再加上偶尔调戏小姑娘,那就是最大的混混了。但是这个混混孝顺,在大情大义面前毫不含糊,对灵儿有情,对月如有义,对刘晋元更是刀山火海可以万死不辞。
这是一个已经被“不息斋主”彻底神化的人物,其实不是何如初要美化李逍遥,实在是二十本的篇幅太小,如果想要在二十本完结,那么就不能在这个问题上有太多的纠缠,也因此他必需改掉性格上的缺陷。要不然何如初觉得自己能画出上百本,要知道想让一个小混混变成大大剑仙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等不及开始宴饮,几个小姑娘就闹着盛淮南要看画本,在盛淮南面前几个小姑娘都拿着小辈的态度撒着娇,盛淮南只能让夏夏领着他们下去。其实他本也无意做这些事,是河阳公主偶尔到楚庄王京邸来,梁胜海送来那几本印刷好的绘本放在案头就被河阳公主看了去,自那儿以后河阳公主就一天能催三回。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