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笑着,就进了客厅。
他们家屋子里的布局,和覃光明家差不多,比较突出的差异是,他们家的客厅看着豪华舒适多了。客厅里从新装修过,地板砖是防滑的,沙发都是真皮的,很大很舒适。茶几是紫檀木的,长长的大大的,四周雕刻着人物、花鸟,一看就是高档货,估计光是这一个茶几,没有十几万块钱,根本买不来。估计他也是不用买的,或者是自己的部下,或者是自己帮过的老板,送给他的。角落里放着一个高大的立柜式空调,向外面不停地吐着暖气。整个屋子里很温暖,很舒心,感觉和覃光明的生活水平不在一个档次上,这个高建勋水平高多了。
都是退了休的省委书记,两个人的退休金差不多,但实际上的生活水平,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距呢?
首先是思想观念问题。覃光明是解放前参加工作的老革命,艰苦朴素惯了,不爱享受,也不会享受,满足于粗茶淡饭的生活。而高建勋是知识分子出身,懂得生活情调,会享受,懂得怎么享受,他也确实有享受的条件。
其次,两个人目前在西江省的人脉也不一样。覃光明那个时候,刚刚改革开放,官风民风还比较正,他在用人问题上基本上做到了公道正派,坚持五湖四海的原则,在西江省里,没有刻意提拔一些跟自己关系好的人,大家基本上都是论资排辈,到了时间,就提拔重用了,各个省委常委,都有说话的份。那些厅局长、市委书记、市长们,并没有因为自己当上了官,就对他覃光明特别感激,承他的情。覃光明还在台上的时候,他们出于礼貌,逢年过节还到家里坐一坐,送些烟啊酒啊保健品之类的礼物过来,胆子大的,还会送些红包,当然,那个时候,送礼都是非常谨慎的,一个信封,里面放上三五千块,就是送给省委书记,也是能够拿得出手的。就那覃光明还非常在乎,大家送的钱,他一概不收,都当面退回去。时间长了,大家知道他这个习惯了,就不敢给他送钱了。等他省委书记不当了,逢年过节,真正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了,别说送钱了,就是送烟酒的,也没有多少了。他现在每个月干巴巴的,就靠自己的退休金过日子,虽然曾经是省委书记,但论钱,是很稀松的,现在西江省的工资水平还没有调整,虽然是正省级干部,每个月也就是四五千块钱,现在物价这么贵,光靠工资生活的人,能好过到哪里去?!
而高建勋就不一样了,他在台上的时候,西江省的社会风气已经兴起了一股请客送礼风。官场上的礼数越来越大,逢年过节,下级除了要向上级送烟酒外,还要名正言顺地送红包,一般是一万两万了,有的出手阔绰的,三五万,十万八万,一下子就出去了。
高建勋当省委书记的那几年,每年到家里拜访的各级干部,人来人往,逢年过节,简直是接待不过来,好多人都是扔下红包,水也来不及喝就走了。一年下来,光是红包的收入就有上百万,还不算那些烟酒啊、高档保健品啊之类的东西。
在用人方面,高建勋用了不少自己喜欢的人,有些是自己的秘书、部下,有些是自己的亲戚、故交。光是经过他亲手提拔的厅级干部,就有上百个。他自己的儿子、女儿,也都纷纷占据非常重要的岗位,有的在他的任内,就成了厅级干部。如今他退休十几年了,但是,安排的部下许多还都在岗位上,有当市委书记的,有当厅局长的,个个手中都有实权。逢年过节,那些人还都会专门来家里,带着礼物、金钱看望他。他自己的几个孩子,也都有好的岗位,都是厅级干部了,个个日子都过得红红火火的,你说这样的家庭,什么会缺吧?想吃什么有什么,想玩什么有人安排。真正是这个社会生活在金字塔顶尖的一群人。人家的工资基本上不用,什么都有人安排好了。
这就是差别。虽然同是担任过省委书记的,会做不会做,等退休之后,差别就出来了。
王一鸣坐在他们家客厅里的沙发上,陪着高建勋聊天。
王一鸣说:“高老,我这次来,除了探望您老人家之外,还要听取您对新一届省委领导班子的意见和建议,您老德高望重,有丰富的执政经验,对西江省也曾经做出过重大贡献,虽然退休了,仍然关心着西江省的发展进步。我们这次来,就是想虚心做一个小学生,听听您的高见。”
高建勋不想谈这么沉重的问题,他现在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秘书石卫东提拔的问题,只要自己的秘书当上了副省长,这对于他,就是一个大的胜利。自己老了,秘书上去了,有出息了,自己在西江省政坛上,才有持续的影响力,至于现在西江省怎么发展,他就不操这个心了,退下来了吗,现在无官一身轻,多么逍遥自在啊!西江省今后怎么发展,那是你们现任领导的事情,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你们年轻人不要拿这些东西,来折磨我们这些老家伙了吧。我们已经安度晚年了,现在这些东西,已经不关心了。,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