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我是大清血滴子 > 第九章 不合传言

第九章 不合传言

李卫沉默了半响,转头见四下无人跟随,便拿马鞭一直被甩在身后的马队的旗帜问杨重:“这旗子你可看出什么蹊跷?”

杨重回头望去,只见身后马队头顶一面面龙旗全都是杏黄颜­色­,火红的滚边上绣着五彩祥云,在阳光下格外的折

杨重一看便知这是镶黄旗,于是说道:“这都是镶黄旗,在八旗中属于上三旗,有什么不妥?”

李卫一笑说道:“算你识货”

说着压低声音接着说道:“镶黄旗都是太子的人马”

杨重对大清八旗制度略知一二,这八旗中分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分别是:正黄镶黄和正白;下五旗分别说:镶白正红镶红正蓝和镶蓝在清朝入关之前,太祖太宗皇帝原本只统领正黄和镶黄两旗,其它六旗均各有旗主到了顺治朝多尔衮摄政,他所辖的正白旗崛起,与两黄旗并立待多尔衮死后,顺治将多尔衮的养子过继给了当时的豫亲王多铎,这样多尔衮名义上后继无人,他手中的正白旗也就顺理成章地归了顺治管辖,自此清朝皇帝才开始亲领这上三旗的兵权

杨重听李卫说镶黄旗是太子的人马,以为李卫是在编故事,于是笑着将八旗制度以及上三旗的事情略说了一些,最后说道:“太子虽尊贵,怎么会统领上三旗人马,李兄莫不是跟我玩笑吗?”

李卫见杨重一个要饭的出身却对这些皇家事务以及前朝历史如此熟悉,不免心中暗暗吃惊,眼见自己已然开了头,于是也就接着往下说道:“兄弟有所不知,康熙三十八年,圣上降旨,镶黄旗事务一体均由太子节制,说来这事已经快十年了,镶黄旗如今可不都是太子爷的人马,刚才那带队的凌普就是太子的嫡系这八旗人马都是各立山头,朝里的亲王郡王还有公爵贝勒们都喜欢用自己所属旗下的奴才,对其他各旗的人都是敬而远之,咱们四爷是正白旗的人,不搭理凌普也没什么奇怪”

杨重又问道:“既然是四爷是皇上派出的钦差,那皇上为何不用正黄或是正白旗人马,非要用太子的镶黄旗人马护送呢?”

李卫说道:“如今咱康熙爷年事已高,不太亲理朝政,朝中都由太子监国,这次也是太子奉康熙爷的令,命四爷下江南查看灾情,太子署理镶黄旗,自然是要派镶黄旗人马保护四爷”

杨重微微一笑说道:“恐怕是监视吧”

李卫正­色­道:“兄弟,可不能胡说,四爷是最忠于太子的人了,要让四爷听见这话是要挨板子的”

杨重不再多问,心想:“历史小说里胤禛虽是太子一党,可只是面和心不合,李卫虽然说的不多,但从字里行间里透露出的信息中自己也能猜出一二,看来那些野史趣闻并非全是杜撰出来的”

他转念又一想:“现在是康熙四十六年,眼瞅着第二年大清朝就要发生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那就是太子胤礽将会第一次被废,这件事无论正史野记都大书特书,而且版本都有不同,自己如今身处当时,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自己就当个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搬个马扎看戏反正最后的胜利者是胤禛,自己已然投到他的门下,算是买了保险,也就没什么忧虑了”

自胤禛的钦差队伍出了杭州就一路向北,此时正值初秋时节,江南之地山花烂漫,绿树成林,江河小溪有如蛛网密布于大地之上天野之间,看上去真恰似进入了古人的诗画当中,直看得杨重如痴如醉,尤其是过长江的之时,只见滔天的江水滚滚东流,江面之上千帆林立,渔歌唱晚,真是应了那句李白的七言古诗:“两岸猿声啼不赚轻舟已过万重山”

过了长江,再向北数百里就马上进入了山东地界,钦差队伍一路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沿途之上,杨重看出这四皇子胤禛果然是个冷面王外加­性­情古怪,一路之上就没见他露过笑脸,总是眉头紧锁,对身边的人话也不多

更有甚者,在离开杭州之后,连行踪都不透露,撤掉钦差旗帜,将卫队甩在一旁不顾,扮作富商车队静悄悄地顺着乡间小道北上路过州城府县,也不进城,经常在城外小镇打尖住店,往往是每到一地先拍人马打前站,包下一处客栈等着后边的大队人马前来

这可愁怀了李卫,这山野之中,哪有什么像样的客栈,能住下这许多人就不错了,有时房间不够,只能是将就着胤禛以及手下有头有脸的人,还有女眷才能住客栈,其他人等全都露天而睡

胤禛对杨重还是颇为照顾,从没让他在外边睡过,每每留宿之时,总能有单独一间房屋,再不济也能和李卫挤一间客房睡觉

这一路走来,杨重和李卫已然成了莫逆之交,可以说无话不谈李卫不但对自己,而且对妙果母女二人也是格外照顾,没让她们受半点委屈,这让杨重心中着实的感激不尽

而雍郡王胤禛自打出了杭州就再没跟杨重说过一句话,虽然投到其门下也有一段时间,可胤禛从没吩咐杨重做任何事情,一直是以客待之偶尔目光相对,胤禛也只是一笑罢了这让杨重有些莫名其妙,不过自己也刚刚重生到清朝,一切风土人情,生活琐事还不甚了解,也就没放在心上,只是在随行中不断观察众人的一言一行,以了解其中的复杂关系,他知道只有回了京城是盖祸才能见分晓

经过观察,他发现在胤禛的钦差队伍里,除了李卫为首的王府佣人听差的以外,还有一支大约五十人的队伍紧紧地环绕在胤禛周围,这些人以那个红脸大汉为首,各个彪悍体壮,身配兵刃,而且沉默不语,每晚借宿期间,总有数名卫士紧紧把守住胤禛的卧房,寸步不离,任何人没有四皇子的点头都不得入内

杨重心想:“这些可能是胤禛真正的贴身卫队,绝对忠诚于他的死士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也能混到胤禛的身边,也许自己是个初来乍到的,还没有完全取得这位冷面王的信任”

这一日,队伍进入了济宁府境内,在离府城四十里外有座镇店,名曰,流苏镇,由于地处交通咽喉,眼观上去也颇有规模

早有前哨人马安置妥当,将镇中最大一家客栈包下,里边的客人全都给了双倍的房钱请了出去等到胤禛天黑前达到的时候,已然打扫­干­净,就等着钦差入住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