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重忙不迭地跑出去,从众多的咸菜缸里一样取出一些,放在小蝶里,又盛了一碗桂花莲子糯米粥,将这些全都摆在一张小桌上,放到康熙面前说道:“皇上,您请,尝尝四爷府厨房的手艺”
“好!”康熙点点头喝了一口粥,细细品了半天,而后面露喜色对站在一旁的中年人说道:“衡臣艾这粥确实比御膳房做的好吃,你跟着朕累了大半夜也吃一碗吧”
说完对杨重说:“你给张中堂也盛一碗”
杨重一听康熙叫那中年人衡臣,就知道了这位便是清朝大名鼎鼎的康雍乾三朝重臣,主持编纂《明史》,死后配享太庙的大清朝第一汉臣张廷玉
杨重又忙着给张廷玉倒了一碗,张廷玉谢过之后便站着吃杨重转身问那天神般的大汉:“这位大人,您也来一碗?”
康熙说道:“对,给图里琛也盛一碗尝尝”
三位深夜到访的客人对这桂花帘子糯米粥都是赞不绝口,尤其是康熙喝了一碗又要杨重给他盛了第二碗
他一边细细地品着一边看着还跪在地上的胤禛说道:“胤禛,朕知道你心中委屈这里是你家,不是乾清宫,又没有外人你想问什么就问,朕知无不言”
胤禛想都没想便说道:“皇阿玛,此次苏北大灾,当地官僚趁火打劫,贪墨赈灾钱粮,儿臣这般尽心办差,搜得一干证物口供,着实是为大清江山社稷想,您为何要训斥与我还有,三日前我驳了太子外放官员的手谕,只因那些官员全都是花钱捐的官,哪里懂得为官之道,其中一人曾是淮北盐商,这次花了二十万两捐了个两淮巡盐道的肥差,这不是擎等着上任之后官商勾结,祸国殃民吗臣力争不外放这些官员,可皇阿玛为什么驳了儿臣的奏折,还恩准了太子的外放官员条陈,儿臣实在是想不明白儿臣鞠躬尽瘁为皇阿玛为朝廷分忧解难,死不足惜,就算是我这些事情儿臣都做错了,皇阿玛要儿臣死,可也得让儿臣死个明白”
说道动情之处,胤禛居然抽泣起来,可见这些日子心中着实憋着一口闷气,今日全都倾泻了出来
康熙静静听完胤禛的话,长出一口气说道:“既然你跟朕说了掏心窝子的话,那朕也跟你说说心里话你二哥是让朕给惯坏了,这是朕之过”
说道这里康熙叹了口气接着说道:“他是个没娘的孩子,从小孤苦伶仃,看着也怪可怜的而朕呢,推干就湿,耗尽心血将其抚养成人,难啊等长大成人了,再辅导他立地成材就更是难上加难他干的那些事儿,朕不是不知道,可每每想起孝诚仁皇后,朕总是狠不下心来毕竟是自己的骨肉,虽说是有些毛铂却总想严以教化,望其能够改邪归正胤禛,你得体谅朕的一片苦心”
胤禛伏在地上连连叩头哽咽道:“皇阿玛如此宅心仁厚,儿臣明白了”
杨重站在一旁心里也想道:“也难为这老爷子了,谁的儿子谁不疼呢?作为一个老人家有些溺爱孩子有什么不对呢?谁又能说什么呢?”
“可是,事情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杨重正想着,康熙的话锋已然转了:“朕多次给了他机会,可他依旧我行我素,不知悔改,每件事都让朕做的寒心就说这苏北水灾的事情,那二百五十万两赈灾款和十五万担救济粮大部分都进了他毓庆宫,朕多次想点醒他,可他却一直跟朕打马虎眼,其心可诛!”
说道这里,康熙的脸上蒙上了一层严厉之情,杨重这才看出了一些帝王之气,听康熙继续说道:“你上的那个密折,朕想了很久,之所以驳了不是朕糊涂,是朕要一查到底,故此才佯装不知否则就会打草惊蛇,前功尽弃”
康熙放下饭碗站起身,在厨房里四下转悠,而后说道:“朕今日来,就是想给你个差事,不知你愿不愿意领下”
胤禛朗声说道:“为皇阿玛分忧,儿臣万死不辞”
康熙点点头说道:“这次官员外放之事就是个契机,朕要你查下去,不要怕投鼠忌器,这一次朕意已决,不管是鼠还是器都要一查到底,还天下一个公道朕不能再因为护犊子而断送了我大清万代千秋的基业”
胤禛说道:“儿臣领旨”
康熙走到胤禛面前,将自己的儿子扶起,看着胤禛一脸的泪痕,露出了慈祥的微笑说道:“胤禛,不要让朕失望”
胤禛用力点头说道:“儿臣知道了”
“走了朕等着你的好消息”说完康熙大步走出了厨房,消失在了茫茅夜之中
康熙走后,杨重见胤禛像是磕了药一般亢奋,背着手在厨房里来回踱步,约莫一袋烟的功夫,胤禛转身对杨重说道:“我给你个差事,你可敢接?”
…----------------------------------------------------------下礼拜上历史分类新书推荐为了感谢大家的支持,下礼拜一日三更拼了谢谢大家~~~~求收藏求各种票票~~~~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