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还是张昭第一个接了话:“既是天意,不如纳降,为万安之策。”
众人便纷纷附和着。
我看着鲁肃,他也看着我,并不说话。周围的劝降声潮水一样涌动着,包围着我们。
这时突然有一人冲了进来,是还来不及脱下兵甲的黄盖,他须发抖动着,年老的手颤抖着,他厉声说:“破虏、讨逆将军十几年来浴血奋战,以至有今日尺寸之土。是何原因,竟要不战而降,拱手让人?”
马上就有人呵斥道,黄盖你太不像话了,竟然拿着武器就冲进来了,这里是你说话的地方吗?
然后营房里乱成一团。
“不要吵了。”孙权有些虚弱地开口说。人们便静下来,纷纷看着他。
“你们先出去,孤想一个人静一静。”
我和鲁肃随着离开的人潮走出门,不约而同地停下步子。我看着他,而他也面有忧色地看着我。
“子敬难道不想劝将军放手一战吗?”我这样问他。
他竟叹了口气,诚实的眼中并没有自信。他缓缓地说:“我是认为不该降,只是,我的声音太微弱了……”
我不禁无语。记得演义中,鲁肃是一直坚定自信地叫孙权不要降曹的。看来演义终究只是演义。
“倘若公瑾在便好了。”他看着天,轻轻地说。
“可有送信给他?”我问。
“前天送出去的。如果快的话,三五日内应该会到了。如果——路上不出什么岔子的话。”他轻轻说。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