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哲端接到高课长的正式通知,要他参加人事政策改善项目。
人事改善是年初公司年度方针讨论会上确定下来的重点课题。项目负责人是高婷婷,项目小组成员还有总经理大江五四郎和东方振中,人事行政部长曾太乙和川岛晴也。由此可见公司的重视程度。
公司级课题在人事课显然是重中之重的,张哲端进公司没几天就听说了。
东川山田合资五六年了,生产、营销、采购、技术、品质、财务、计划、安全等业务,基本上都是照搬山田模式,唯有人事管理是个例外,还是农汽厂的老一套。合资第二年,农汽厂派党办主任高婷婷来担任人事课长,高婷婷顺便就把老厂的那套搬过来了,理由很简单:
公司员工主要来自农汽厂,为了平稳过渡、顺利投产,不宜照搬照抄日本的管理模式。合资之初,百废待兴、千头万绪,这套人事政策的确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纷扰。然而,随着合资时间渐长,山田管理模式日渐深入,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渐渐适应了来自日本严苛、规范、高效的管理方式。于是,这套源于国企体制的人事政策,弊端愈来愈多地暴露出来了。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评机制不完善。考评指标难以量化,加薪凭领导的感觉或者个人关系。
2.缺乏晋升机制,员工没有发展空间。管理职位有限,没人离职就没人能够得到晋升。年轻员工看不到成长、发展希望,主动离职率居高不下。
3.工资低且拉不开差距,付出与回报难以得到体现。
4.缺乏系统的培训机制。培训多而乱,不系统,针对性不强。
旧的人事政策越来越成为公司发展的绊脚石了。新员工留不住,老员工主动性差,责任感弱,导致生产效率低,质量事故频发。改革的呼声铺天盖地。公司高层意识到非改不可了。去年年末,东方振中和曾太乙跑了多次农汽厂。最后大江五四郎亲自出马,对方才原则性同意东川山田公司可以根据公司实际调整人事政策。
中国人崇尚改革,日本人在意改善。改革是轰轰烈烈的,大刀阔斧,化腐朽为神奇;而改善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是一种渐进式的、温柔的改革。然而此次改善,在张哲端看来,美其名曰改善,实则是彻头彻尾的大变革。
试用期转正面谈时,高婷婷暗示张哲端要多与川岛交流,了解日本山田的人事管理。“山田管理博大精深,近百年来不断地完善,生产、人事、采购、营销,等等,没有哪一块是短板。随便取出一个模块,都可以写出一部厚厚的教材来。你是学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生,理论水平高,更应该多多研究、学习山田管理中优秀的东西,参与公司制度建设,推动公司人事改革。”
张哲端没把课长的话放在心上,他以为是课长随口说来勉励他而已,没想到突然间这事儿当真落在他头上了。
艳照门事件的阴影,依然萦绕在张哲端心间,挥之不去。劫后余生,他不再奢望轰轰烈烈,也不想惹是生非,只图安安分分、平平静静地工作、生活和学习。刚入职时东方振中说他是他的人,他吓了一跳,以为才爬出泥潭又跳入火坑。虚惊一场,好不容易消停下来,现在高婷婷要他参与公司人事改善项目,岂不是又把他拉入是非漩涡吗?
张哲端清楚,人事政策不是那么容易改善的。经济学中有个名词叫“路径相依”,说一个人一旦选择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是坏),就可能对该种路径产生依赖。同样的道理,现行的模式运行了几十年,员工们已经对它有了依赖心理,所以虽说有不少人满嘴抱怨,成天喊着要改革,但真正改革起来,他们不一定支持。毕竟,改变几十年的习惯思维是很难的,而且新人事制度推出来,难免会触碰一些既得利益者的蛋糕,他们会乐意吗?
人事改革是火中取栗,谁接都烫手,弄不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张哲端对高婷婷的安排极为不满:项目小组成员都是些大佬,你们几个人商定就行了嘛,干吗非得叫上我呢?人微言轻,就算我参加,不过是个打酱油的,何时能轮得到我说话?
张哲端心里清楚,他们拉他入伙,不过是找个垫背的而已。改善项目做得好,是领导的功劳,但倘若出了纰漏,闹得群情激愤、不可收拾,责任追究下来,只有他一个人来扛了,因为唯有他是最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卒子。
张哲端暗自叫苦,感觉铡刀就悬挂在头上,随时落下,咔嚓一声,人头落地。他没有当场表态答应高婷婷参加,而是闷着头说要回家想想。
高婷婷一脸不快。
“我说张哲端,这么好的事,有啥需要考虑的?好多人,像施系长、李系长(薪酬福利系长李迎春)、艾丫丫都争着闹着要参加,我都没同意,你……也好,你先想想,我等你的答复。”高婷婷见张哲端依旧心事重重、闷声不语,便甩下一句话转身走了。
张哲端左思右想,决定向导师刘教授请教。
刘教授听完张哲端的顾虑,哈哈大笑起来:“我说张哲端,你现在的心态不太正常嘛,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心态就像50岁的人一样。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前怕狼后怕虎,做事缩手缩脚的,这不是你应该有的性格,也不利于你今后的发展。山田公司是个不错的平台,要想有所作为,你首先得战胜自己,冲出这道羁绊。”
“可是,万一……”张哲端在犹豫。
“告诉你,没有万一。格瑞德发生的糗事只是一个偶然现象,不是必然。山田是个国际大公司,类似的事情不可能发生,你大可放心。
原因很简单,是你的面子大,还是山田的牌子大?那种事情只会让山田品牌形象受损,公司高层会允许吗?”
张哲端还在犹豫,刘教授继续劝导:
“你再想想,你来我这里读研,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找一份稳定、平淡的生活?千载难遇的机遇,领导这么重视你,干吗不参加?”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