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改善政策说明会定在9月2日下午2点。时间是东方振中让高婷婷提前通知的。张哲端上网一查万年历,原来9月2日这天,是日本1945年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签署投降书的日子。真是用心良苦呀!
这是否意味着东方振中要在说明会上奋起一搏,最终击败大江五四郎呢?
张哲端意识到,人事改善的意见分歧,不再是技术层面的争议了。
他不安但又无可奈何。他把这个信息告诉导师刘教授,请教应对秘笈。
刘教授在电话里说:“这个太正常了,谁叫合资公司是50%对50%的股份呢?没有绝对控股,就只有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如果还分不出胜负,最终是资本、品牌说了算。”
“照你这么说,日方是赢定了?”
“显而易见的结果,没得说。你想想,中方能拿出什么东西来跟日本山田抗衡?品牌是别人的,技术是别人的,管理是别人的,设备是别人的,甚至核心零部件也是别人的。中方除了土地和人员还有什么?”
“神仙打架,百姓遭殃。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做好呢?”张哲端无可奈何,只求自保了。
“你呀,就事论事说明你的方案,其他时候管住你的嘴就行了。”
说明会如期举行,中日双方课长以上干部全体出席。会议由曾太乙主持,张哲端进行方案说明。按照先难后易的原则,曾太乙部署会议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说明并讨论《员工职能资格管理办法》,表决通过后再说明《员工面谈考评办法》;第二步,说明《年度考评和资格评定实施细则》。《员工面谈考评办法》属技术层面的规定,通过或修改都很容易,主要矛盾集中在《员工职能资格管理办法》,如果通不过,第二步就没法进行下去。
张哲端做好了以防万一的心理准备:实在通不过,就修改方案。
会议室的气氛紧张而严肃。
日方干部个个精神抖擞、跃跃欲试,而中方的课长们却躲在圆形会议桌后面,唯恐被人瞧见似的。张哲端心里凉了一大截。这些受日本山田管理熏陶了六七年的中方干部们,已经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中国人了。
在众目睽睽之下,张哲端反而放轻松了。他从理论上比较中日美三国关于员工发展的管理模式,结合公司实际,提出实施职能资格制的思路。他没有谈及方案细节,因为资料提前复印给了大家,问题的关键是大家认不认同这个思路。
果然,张哲端话音刚落,技术部中方部长蔡林就提出抗议:“任何一种管理模式的产生都是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的。职能资格制是日本企业文化的产物,不太适合中国国情。我主张评职称,职称在中国实施了几十年,家喻户晓,实践证明是成功的。”
东方振中接过蔡林的话说道:“我支持蔡部长意见,我们的员工都是中国人,对职称非常熟悉,接受起来也比较容易。我没有弄明白,为什么要舍本逐末,搞一套大家都不熟悉的职能资格制呢?”
制造中心生产技术课长小野站起来大声吼道:“因为这是日本企业!日本企业当然要采用日本式的管理!”
此话一出,立即被蔡部长抓住了把柄,讽刺道:“小野课长,请你搞清楚,这是中日合资企业,不是日本企业!”
“蔡部长说得没错,这是中日合资企业。但是,我想问蔡部长,在这个合资企业中,你们中方的贡献在哪里呢?公司哪一样不是来自日本山田?没错,你们提供了土地和人员,可我们在哪个地方找不到这样一块土地?再看看你们提供的人员,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年老体衰、偷奸耍滑、好吃懒做、鼠目寸光,谁稀罕!我站在日本大街上振臂一呼,随便从围过来的人中挑几个都比你们的人强!”中村雅弘把办公桌拍得啪啪直响。
中村雅弘太过分了!欺人太甚!张哲端怒火中烧,却不敢发作。
再看东方振中、蔡林、曾太乙以及在座的中方部长们,个个面成猪肝色。后排就坐的中方课长们,受到刺激,坐不住了,叽叽喳喳议论一片。
然而,没有哪个中方干部敢站出来正面还击。
大江五四郎面带微笑,示意中村安静。他不慌不忙地说:“中村部长把话扯远了,我们还是言归正题吧。今天讨论的,是要不要实行职能资格制的问题,是吧张桑?请容许我发表下我的意见。我说过,管理这东西,没有绝对完美的模式,只是看它适合不适合公司的现状。
我们现在的人事管理,就是来自中国本土,大家也看到了,运行几年下来,大家觉得怎么样?你们心里比我清楚。我们不能说这种模式不好,在合资前期,它还是不错的,只是不适合我们当下而已。山田公司倡导持续改善,政策出了问题不要紧,改善就行了,换一种思路再试试,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你们说是不是?试过了,行不通,我们再改善嘛。改善了,再尝试,总会找到适合东川山田的,所以我的建议是,搁置争议,尝试新的思路。扯皮、争吵解决不了问题,大家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
会议室鸦雀无声。大江五四郎的发言,中方没人表态。曾太乙站起身来,无奈地说:“这样吧,按照惯例,举手表决吧,同意实行职能资格制的请举手!”
日方干部齐刷刷地举起右手,中方没一个人举手。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