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到说明时间,钱叶就不停地看表,在办公室走来走去。
“卡卡里其哦,能不能换个人嘛,我太紧张了。”
张哲端抓过钱叶的手,大热天的,手冰凉,而且不停地发颤。他安慰她:“有什么好紧张的?鬼子也是人,会吃了你?勇敢点,要骂也是骂我或者邱课长,你不用怕!”
张哲端嘴上这么说,心里直打鼓。一人舌战一群鬼子,他也是第一次。谁不知道日本鬼子个个挑剔、苛刻?但是因为害怕,就不敢上阵过招?那岂不让人笑话。
下午两点,张哲端硬拽着钱叶下楼,视死如归地推开会议室大门。
当冷眉冷眼的日本人齐刷刷地转过头时,张哲端心里“咯噔”了一下,腿脚发软,想撤已经来不及——后路被跟进来的邱晓堵住了。
“快走呀,站着干么?”邱晓这么一说,张哲端只好硬着头皮进门,挤出满脸的笑,叫着“哦哈哟各栅一码事”,推着钱叶坐到会议桌对面。
突然发现日方干部桌面上空空的,才想起没将方案发给大家。于是,张哲端起身,绕过会议桌,从背后递给每人一份草案。
163“好,人到齐了,今天的说明会现在开始。”坐在居中的邱晓望了一眼川岛部长,得到点头回应,他向日方干部再向张哲端点了一下头,清了清嗓子说道,“感谢各位领导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今天的日语培训方案说明会,大家对方案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或者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或意见,欢迎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下面有请张桑进行方案说明!”
张哲端用肘顶了一下浑身僵硬、满脸木然的钱叶,见其没有反应,又掐了一下她的手臂。钱叶如梦初醒,猛地站起,发觉不对劲,惶惶然坐了下来。张哲端开始从起草方案的背景到方案实施到日语能力评估再到激励政策,按先后顺序娓娓道来。每说几句,停顿片刻,碰一下钱叶。钱叶接着翻译几句。一说一译,倒是配合得非常默契。
说明结束,川岛带头鼓掌。这掌声是川岛部长传递给人事课肯定和鼓励的信息。日本人跟着稀稀拉拉地鼓起掌来。邱晓信心大增,微笑着目视坐在对方正中的中村雅弘说:“请中村部长和在座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张哲端知道,中村雅弘是东川山田资格最高年龄最长的日方人。
在大江五四郎不在的场合,他绝对是日方的头儿。他不说话,其他人不敢开口。
“这个方案做得好,考虑得很全面。”
中村部长取下眼镜,放在手上一边把玩一边轻描淡写地说。张哲端向川岛部长表示感谢,还是日本人了解日本人。要是没有他的指导,哪会考虑得如此周全。
“但有两个地方我有不同看法。第一个是对日语能力的考评,我认为没有必要让中方干部参与,他们不懂日语,怎么评价?”
中村没等张哲端得意忘了形,拿眼睛朝坐在左右两边的日方干部看了看。几个日本人立即应和着点头,发出一片轻蔑的嘲笑声,叽叽咕咕说了些什么。钱叶没翻译,从大家的笑中张哲端悟出不是什么好话。
日本鬼子,狡猾狡猾的干活!
“是这样的,中村部长,员工使用日语主要在于沟通,对吧?把日语译成中文或者把中文译成日文,涉及到交流双方人员。的确,仅就日语听说读写能力而言,日方干部是更有发言权,但就日语运用,比如翻译,我们认为中日双方都可以有发言权。共同考评,从不同角度考评,或许更全面更客观。”
张哲端不得不承认,仅就日语能力评价而言,中方的确是没有资格的,但要让中方不参与考评,显然是做不到的,不符合中方高层处理问题的风格。他只能把日语翻译评价与日语能力评价混为一谈了。
“我不这样认为,让中国人评价一个人的日语能力,岂不是笑话?”
采购2课藤原课长谦恭地对中村部长笑了笑,转头对邱晓冷笑。
邱晓无语。川岛晴也亦无语。
张哲端知道,鬼子意识到了日语能力评价不同于翻译能力评价。
他太了解日本鬼子了,日本人肯定会揪住这个问题紧追不放的。张哲端把眼光转向邱晓,邱晓假装没看见;他又望向川岛部长求救,川岛总算站出来打圆场了。“张桑说的有一定道理,我们毕竟是合资公司嘛,以和为贵……”
“这和合资公司有什么关系?”中村雅弘不悦地盯着川岛,川岛不语了。邱晓见川岛不敢说话,只好自己出面了。“中村部长,我看这样吧,6∶4,日方评分占60%,中方占40%?我们……”
“不行,7∶3”采购1课井上课长说道。
“不行,8∶2”财务部长今井一郎接着说。
中村右手一举,日本人立即安静下来。
“都别吵了,听我说,我们只是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至于到底多大比例合适,邱课长,你们回去考虑,好不好?”中村别有用心地望了川岛部长一眼,川岛部长尴尬地笑笑。这不是让老好人川岛为难吗?这个狡猾的中村!
“第二个嘛,就是日语激励政策问题。一名日语优秀的员工一个月才给300元津贴,太少啦,还不够上酒吧喝两杯红酒,至少也得800块!”
中村盯着张哲端,非常不客气地说道:“以张桑为例,你不懂日语,说明个培训方案,还要配一个人给你翻译。如果你会日语,还需要翻译吗?不需要嘛,这样公司是不是可以节约一个翻译的人工成本?我们的翻译,月平均工资多少?就按3000元算吧。拿800元作奖励,公司还可节约2200元,加上季度年度奖金、社会保险、住房基金、其他福利,远不止才节约3000元,你们说是不是?”
日本鬼子简直太精了!
这个算盘张哲端不是没有算过。只是如果给高了,东方振中那里断然是通不过的。实施职能资格制后,员工的工资尽管提高了大截,但是毕竟底子薄、基础低,一个事技员一个月也不外乎三千多一点,技能员就更低了,许多人工资不到两千元。日语津贴倘若定高了,那还得了?工人不闹翻天才怪。
“中村部长,这个津贴标准我们是参考其他日资企业做的。”张哲端又望向川岛,川岛斗胆接过话说道:“是呀是呀,人事课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的确是这样,差不多日本企业给的语言津贴都这个水平。”
“差不多?差多少?山田公司与其他日本企业能一样吗?”
中村部长黑着脸,再没发言了。技术部长安藤秋夫缄口不语。只有财务部、制造中心和采购部几个课长不停地叽叽呱呱。
“在日资公司,不懂日语的员工一点用都没有。”
“这点奖励,引得起几个人的兴趣?谁愿意花那么大工夫学日语,至少1000元。”
“中国人就是小气。”
张哲端清楚,这是中村雅弘在给邱晓和川岛施加压力呢,必须尽快结束这种混乱而没有结果的争吵,因为这么大的金额根本不是人事课能做得了主的,邱课长得回去向东方振中请示汇报。
“各位领导,关于津贴的问题,我们听了各位的建议,回去再研究研究,看看大家还有没有其他意见或建议?”
中村雅弘闭着眼,点点头,不再说话。几个日方干部提了几个鸡毛蒜皮、无关痛痒的小问题,张哲端简要作了答复,再无问题,说明会结束。
走出会议室,川岛部长对邱晓说:“日方干部的意见,的确有一定道理,你告诉曾部长和东方总经理,让中方干部找个时间研讨研讨。”然后拍了拍张哲端,对他和钱叶笑笑,“今天的说明会,二位表现不错,值得表扬。”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