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车的小伙子擦了擦汗问:“怎么,你们也想干这活?”
“你看,小兄弟你能不能让我试一试,我看着挺有意思。”王成说。
没等拉车的回话,菊平也在一边帮腔道:“对,叫他试试。”
拉车的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终于朝王成努了努嘴说:“好吧,来试试。”
王成笑了笑,学着拉车的架起了辕杆,嘴里“嗨哟、嗨哟”地喊着,慢慢地一溜小跑,菊平笑着在一旁帮忙。拉车的小伙看着王成道:“我看你拉车的姿势不错,知道该怎么使劲,你要是干这行肯定能行。再说,我们的活多的是,虽说苦些,可赚的还行,只要你能放下面子,不怕丢人,努力干活,不用几年就能干出番模样。”
王成听了,停下脚步,把车换给了小伙道:“我就是一个粗人,有的是力气,不怕吃苦,我觉得这活,中!”
这时,后面拉车的也纷纷围了过来,大家都言语道:“看来咱们的队伍又要添新兵了。”王成和菊平听了,开心地笑了。
中午,两口子高高兴兴地回到家,把自己的想法给父母说了。父亲听了两人的想法后说:“好啊,趁着年轻体壮,身子骨硬,多挣几个钱。”
“要是有了孩子,就把他送回来,我们帮你们带。”母亲在一旁说道。
菊平红了脸:“妈,瞧您说的。”母亲笑着说:“害羞什么,天天在一起,肯定会早得子的,再说了,我们也盼着早点抱孙子啊。”
王成在一旁笑着说:“爸,妈,明天我们就要动身了,虽说走得不算远,但干这活,下班也没个准时间,活又重,我们可能没有时间经常回家来看你们,你们可要多保重身体啊!”
父亲说:“你们就放心吧,常言说得好,在家千日好,出门日日难,我们在家里怎么都好说,你们在外头和别人生活在一起,要和他们搞好关系,为人处事,忍让在先……”
“爸、妈,你们就放心吧,我们一定会记住你们的话的。”菊平回答道。四个人又扯了些别的闲话,王成、菊平便回自己屋里去了。
次日,小两口告别了父母和家人,拎着两卷铺盖上路了。在市场买了车和一些生活必需品后,夫妻俩在拉板车队伍的集体住宅区里弄了间小屋住下,开始了新生活。挣钱心切的两人第二天就跟着队伍开始拉活了,初来乍到,他们显得干劲十足,甚至每日要比别人多拉几趟,连那些老手们都对他们刮目相看。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菊平去医院检查已怀有了身孕,妊娠反应十分厉害,每天都呕吐不止。虽然王成再三劝阻,但菊平仍不愿在家待着,仍旧每天陪着王成一起拉车。王成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对她倍加体贴。
眼看着菊平的肚子日渐大了起来,王成是既心疼自己的妻子,又心疼妻子肚子里的小生命,多次劝菊平停止拉车,在家静养,可菊平总是不听。到了八九个月的时候,菊平仍挺着大肚子和王成一起上路,走在大街上,许多人都向他们投来了奇异的目光,王成觉得实在太不好意思了,坚决不让菊平再拉车了。菊平倒不以为然,听了王成的牢骚,只是笑着,不说话。王成急了:“你到底是听不听我的话啊”
菊平这才瞪了他一眼,说:“有啥不好意思的,王成同志,你想想,我肚里怀着的孩子可是咱家的,你羞什么,你怕什么,其实我早就看出来了,他们都是在羡慕我们呢!”
听了菊平的俏皮话,王成笑着说:“你瞧你的肚子这么大了,就像挂着个大洋鼓似的,你还拉车,万一磕着孩子怎么办?”
菊平终于拗不过王成,点了点头,说:“就你贫嘴,好,好,听你的,明天开始休假。”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菊平就这么坐完了月子。王成的父母亲知道儿媳给他们添了个孙子,高兴得不得了,不知从哪儿打听到了他们的住处,提着家里的那只老母鸡下的一筐鸡蛋来探望菊平。一进家,看着白胖胖的孙子,母亲笑得合不拢嘴,父亲把鸡蛋往屋里一放,就开始“参观”他们住的房子。低矮的屋檐,被烟熏得黑黑的墙……父亲皱着眉头又看了看周围的那些房子,也都差不多,倒像个三不管的“上海滩”。他进屋对菊平说:“我看了下你们住的情况,想着要不我和你妈把娃娃带回去,他是我们王家的后代,王家的根苗。你们平时拉车也忙,哪里顾得上看孩子,我们把孩子带回去,好歹能帮着你们看着。”
菊平知道二老疼爱孙子,但她和王成也不舍得孩子,于是便说道:“爸、妈,你们就放心吧,他是你们的孙子,也是我们的骨肉,我们也不舍得他一直待在这小黑屋里,我准备买一个大筐子,把他放里头,每次我们拉车就把他放车上跟着我们一起,这样就能照顾到孩子了。”
正说着,和王成拉车的兄弟们回来了,大伙听说王成的父母来了,都过来问长问短。父亲看着其中一个拉车小伙红肿的肩膀,说:“干活累了吧。”又拨开王成的衣服看了看,红肿的肩上起了很多的水泡,有的水泡正在出,有的已经结了痂,不觉两眼湿润。为了不让儿子看到自己失态,父亲立马转头和大家聊了起来。天色慢慢暗下去了,父亲和母亲决定趁着天色还没黑赶紧上路。王成、菊平把他们送上了车,父亲走前还不忘嘱咐王成:“现在多吃苦,将来才能落得老来福啊!菊平是个实在人,你们俩趁着年轻好好干!”
几个月后,王成、菊平两口子果然弄了个筐子,把儿子搁里头,每日清早一开工就把他放到车上。小生命也给整个拉车的队伍带来了快乐,每天晚上收工后,大家一有空就会挤进王成的小黑屋逗孩子玩上一阵,在城市漆黑一族的角落里也有着阵阵甜蜜的笑声。
一天下午,王成拉着空车往回走,拉板车的队伍上了一座桥,王成拉着车,菊平抱着儿子坐在车上冲在最前边。就在下桥时,为了躲避来往的人群,王成不知不觉地松了下握在手里的车辕,就是这一松手,菊平抱着孩子从车上摔了下来,在马路上滚了几米远。突如其来的这一切把一旁骑自行车的行人和开汽车的司机都吓了一跳,大家一时都不知滚下来的是什么东西,赶紧围过去想看个究竟。刹那间,人声沸腾,乱作一团。后边拉车的队伍也乱了,不知前面发生了什么。有眼疾手快的立马放下车跑去扶起菊平,看菊平和孩子有没有伤着。
菊平吓得呆在那里,手里紧紧地抱着孩子。这时,王成也赶过来,看着菊平呆呆地坐在地上没一句声响,顿时急了:“菊平,怎么了?”
菊平这时才回过神来:“孩子,孩子没事吧!”两人赶紧看了菊平手里的孩子,孩子仿佛对刚才发生的这一场惊心动魄事故毫无所知,在菊平怀里咧着嘴笑,围观的人们都松了一口气。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儿子王旦也由当年筐子里的小娃娃长成了大孩子,并已在当地小学上学。这些年王成夫妻俩勤快能干,吃苦耐劳,也渐渐有了一定的积蓄,不仅能供父母开销,还购置了一套新房。这不,很快就要搬入新居了,几年的小黑屋生涯要结束了。
搬运行李家具的车在小黑屋与新房间来往着,王成却站在小黑屋前思绪万千。几年来,王成、菊平和儿子一直住在这火柴盒大小的小黑屋里,黑屋虽小,却为他们遮风挡雨,撑起了一个家,而现在就要离开了,虽然有更新更漂亮的一个家在等着他们,但心里不是滋味。“王哥,走吧,都弄好了。”几个车友的喊声打断了王成的思绪。王成轻轻地关上了门,内心默默地向小黑屋作最后的道别。
..(/t/|小//说///)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