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一转眼的工夫,时间就到了1939年。55885。com
四平镇还是老样子,唯一不同的是在大街两边的屋檐下挂满了日本国旗。红白分明,随风飘动。
如今的赵景龙老了,头发也白了,背也驼了,不过身子骨还是非常的硬朗。这得要归功于护院申长生,他在这些年里教了好些个强身健体的功夫给赵景龙,让这位四平镇的龙头大爷好好的长了身体。
赵家在这些年里添了好些人口,连申长生也有了一个小孙子,如今都十九岁了,正和西面的张家小妹谈对象。
自从日本人来到了四平镇以后,赵景龙就金盆洗手,不再做古董生意了,整天呆在家里,足不出户。
但是,他不出门做生意,日本人却上门来找他做生意了。
这天上午,赵景龙正在大院子里打太极拳,院大门就被人咣当一下给撞开了。一群身穿黄色军装的日本兵从门外涌了进来。
赵景龙停止了运动,站直了身子冷冷的看着闯进来的日本兵。而在后院听见响动的申长生等人也跑出来查看情况。当他们见到是一群手端三八大盖的日本兵时,全都愣在了当地。
“谁是赵景龙?站出来。”一个日本人从人群里走出来问道。
赵景龙一怔,心里在想这个日本人怎么会说中国话,口里答道:“我就是。”
“哦,你就是赵景龙?听说你家里很有些宝贝,而皇军想买你的这些个宝贝,你就拿出来吧。”
“皇军?”赵景龙听得呆住了,“这日本人怎么自己说自己是皇军?”
“你是中国人,你这个狗汉奸...”这时,一边的老管家冲了出来,冲着那个“日本人”大声地唾骂道。
“砰!”地一声枪响,老管家身子一震,再向前一仆,两脚在一阵扭动过后便停止了。
“你们,你们凭什么杀人?啊?你们还有没有王法?啊?你们...”
赵景龙冲上前去,蹲下身来抱起了老管家的头,看着老管家依旧没有闭上眼睛的面孔,心里就象被人捅了一刀一样难受。
申长生抢前一步当在了赵景龙的身前,怒目圆睁地瞪着眼前的汉奸和日本兵。那汉奸吃了一惊,被申长生的气势给吓住,往后退了好几步才稳住阵脚。
“嘿嘿,王法?皇军的话就是王法。你们要是不把宝贝交出来,一个都别想活。”
“你们就是要宝贝,也得让我们慢慢的给你们收拾对吧?要让你们在这里等上一等了。”
“不用了,我们皇军可以替你们收拾。”那汉奸回头对着那群让日本兵一挥手,日本人立即蜂拥而上,冲进了屋子里面去抢宝贝去了。
所有的赵家人面对着明晃晃的刺刀,全都敢怒不敢言。
日本人走了,赵家变成了一片废墟。所有的家具全被日本兵砸了个粉碎。连墙上的砖头也被敲掉了好些块,一个窟窿一窟窿的连过去。
赵家人全都站在大堂屋里,围在老管家的尸体周围。
“你们都出去吧,长生留下来,我有话要跟你说。”
“是,六爷。”
等所有的人都出去以后,赵景龙对申长生说道:“长生,你愿意替我把我赵家的宝贝**四平镇么?”
“您说什么啊?六爷。”申长生听得呆了一呆,“宝贝不都让日本人给抢光了?”
“那些只是一些赝品。本来是我用来应付盗贼的,没想到却骗倒了日本人。”赵景龙喘了口气,继续说道:“但是我心里很明白,那些日本人不象盗贼那样好对付,他们一定还会回来。我琢磨着能不能赶在日本人的前面把这些宝贝运出四平镇。咱们中国人的东西,我赵景龙就是死也不会让日本人得了去。”
“请六爷放心,我虽然老了跑不快,但是我儿子、孙子还都年轻,他们一定能够把咱
中国人的宝贝**四平镇去。”
“好,你去把他们叫来。”
“是,六爷。”
在赵家后院子里,赵景龙和申家三祖孙乘着黑夜将赵景龙埋在地底下的宝贝,一件一件的挖将出来。然后再搬到堂屋里面,仔细的清点数目。
“六爷,一共是一百三十三件。”申长生在点过数目之后对赵景龙说道。
“是,数目是这样多,没有差错。”
“但是,这么多东西怎么带得出去?”申长生很是为难。这也难怪他为难,这些从地底下挖出来的古董不仅数量多,而且有些东西还很沉重,很有些分量。要让两个人全都带走是不可能的。
“我也知道要把这些宝贝全部救出去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会从中选出两三件咱们中国的稀世珍宝让你们**去。至于其他的,我们还得另外想办法才行。”
“那,六爷您看这些宝贝当中,那几件要让我的儿子和孙子带走?”
“这一件是铜头佛,要带走。这一件是玉面盆,要带走。还有这一件是兵王剑,要带走.
这一件是帝王玺,要带走...”赵景龙半躺半坐在唯一一张没有被日本人砸碎的金雕大椅里,指着地上的古董,一口气选出了七件大小不一的国宝来。“特别是第一件铜头佛,你们无论如何都要**去。就靠你们了。”
“请六爷放心,人在佛在,人亡佛也在,决不会让日本人给夺了去。”申长生一脸严肃地答道。
“好,你们现在就带上东西走吧。我赵景龙祝你们一路顺风。”
“六爷,爷爷,爹,我想先张小妹。”申小弟低声地请求道。
“不成,万一被日本人看见那还得了。”申长生一口回绝了。
“小弟,你可以张小妹。长生,你就别难为孩子了。”赵景龙阻止了申长生。
“谢谢六爷。”申小弟喜出望外。
“六爷,这要是万一出了差子...”申长生担心地说道。
“只要小弟能够小心一些就不会有问题。日本人今天刚走,应该不会这么快就回来的。小弟你要快去快回。”
“诶,六爷。”申小弟答应了一声,转身跑出了堂屋去。
“现在我们把这些留下来的东西收拾收拾, 宋戈小说5200再想个办法看看怎样不让日本人抢了
去。”
申小弟出得院门,一猫腰穿过了四人宽的大街,直往西面奔去。在转过了一个转角以后,申小弟大老远就瞧见了张小妹的家,家里还亮着灯。
申小弟立即放开两脚大步跑过去,不一会儿便到了张家的大门前。刚想扣门,却发现门是虚掩着的。申小弟一愣,一伸手推开了房门,顿时瞧见了坐在屋子里面的那个汉奸和两个日本兵。
申小弟和屋里的日本兵都是大吃了一惊,全都愣在一处。好在申小弟抢先一步反应过来,立即扑了上去。这时日本人也反应过来了,纷纷伸手去抓搁在一边的步枪。但是申小弟的动作太快了,两个日本兵的手刚模到枪身,申小弟就已经冲到了日本兵的身前,抢先一脚踢飞了步枪,再抬手一拳击出,打在了前面一个日本并的腮帮子上。中拳的日本兵吃不住劲道,身子不由自主的往后一仰,申小弟的第二拳又闪电般的打在了他的肚子上。日本兵一声惨叫,顿时就奄了,扑通一声栽倒在地。另一个日本兵已经端起了步枪,一转身看见自己的同伴倒地不起,立即一声大叫:“混蛋(日语)!”一个箭步前跨,呼地一下将手里的步枪对着申小弟就直刺了过来。申小弟侧身一让,前冲之势不变,伸左手将日本兵递到身前的抢身向外一崩,右手急探而出,伸出食、中两个指头一下子就Сhā进了日本兵的眼窝里面。“啊!”日本兵一声撕心裂肺的嚎叫,双手丢掉了步枪就要去护眼睛。申小弟的左手已经收了回来,一计掌刀狠狠的劈在了日本兵的咽喉上。日本兵立刻停止了叫喊倒了下去。
站在一边的汉奸吓得赶紧转身就向里屋跑,边跑边高声用日本语喊叫:“腾田大队长,快救我...”
申小弟知道不能让眼前的汉奸走脱,一把抄起地上的步抢,对准汉奸的后背便投了过去。汉奸带着Сhā在背上的步抢对直地撞在了门框上,然后又反弹了回来倒在地上,Сhā在后背上的步抢立即穿过了汉奸的身体,占满鲜血的刺刀发着耀眼的红光...
又一个衣冠不整的日本人从里屋冲了出来,手里提着一把战刀。
看着冲出来的日本军官,申小弟什么都明白了。光着膀子的日本人让申小弟知道了一切。
“我操你日本人的全家祖宗!”申小弟从嘴里发出了一声怒吼,瞪着两只血红的大眼疯狂地扑上。和日本军官扭在了一起...
“小弟怎么还不回来?”申长生有些沉不住气了。
“爹,会不会是遇上了日本人?”申长明也担心地说道。
“恩,这样吧,长明你先走,带上这尊铜头佛像,赶紧上路。”
“好的。六爷。”申长明将铜头佛像背在背上,一手提了一把单刀,对着赵景龙和申长生一拱手,“六爷,爹,保重。”一转身进了后院,纵身窜上了院墙,翻身而去。
申小弟站在张小妹的身前,伸出双手抚模着她的脸。“小妹,我来看你来了。你张开眼睛看看我呀,就看一眼成不?我就要出远门了,也许再也回不来了。你怎么不睁开眼看看我呀?小妹...呜...”张家小妹的眼睛依然闭的牢牢的,没有一丝睁开的意思。**的身体上挂满了伤痕。青的、紫的、黑的,下体还流着血,那是红色的,就和以前申小弟为她采的小红花一样艳红。虽然张小妹的雪白的身子上面有了这些个痕迹,却依然的美丽,柔软赋有弹性。只不过身体已经变冷了,没有了以前的温暖。
申小弟记起了自己的事,一咬牙,转身出去割下了日本人和汉奸的四颗人头,放在了张小妹的小床边。再伸手拉过一边的被子盖在了张小妹的身上。然后抓起桌上的油灯点燃了床幔...
四平镇北面传来了隐隐约约的喧闹声,接着边是脚步奔跑的声音。划过了寂静的夜空传将过来。申小弟听见了,将自己奔跑的速度又加快了两分。跑到赵家大门口的时候,翻身跳进了大院。
“小畜生,你真是不知到好歹。怎么现在才回来?”申长生一见申小弟进屋,劈头就是一顿狠骂。
“我去的时候,小妹一家都死了,我杀了屋里的四个日本人和那个汉奸。”
“啊,日本人在张小妹家?张家的人都没了?”赵景龙和申长生不由得呆住。
“是的,我最后放了一把火,出来时听见了北边有人声,日本人可能马上就要来
了。”
申小弟喘着气道。
“那事不迟疑,你赶快带上东西走人。现在天还没有亮,你要小心点。”
“知道了,爷爷。”申小弟背起早已准备好的包袱,转头向赵景龙一拱手,道:“六爷,保重。”然后奔出屋去,和他爹一样翻墙走了。
两个老人在申小弟走后,便开始在屋子里面清理留下来的古董。能砸的全砸烂,能烧的就烧光,直至所有的剩下的古董全都清理干净了才停了手。
赵景龙和申长生坐在地上,相互看着对方,慢慢的两个老人都笑了。
“长生,现在日本人是得不到咱们的宝贝了,咱们中国的宝贝是不会留给那些小日本的。”
“是的,六爷,一片也不留给小日本。”
“哈哈哈哈...”
院门被日本兵又一次地撞开,全副武装的日本穿过前院冲进了堂屋里面。看着满地的碎片和残灰,领头的日本军官暴跳如雷,呼地一下抽出了腰间的长刀,对着坐在地上的赵景龙劈头砍了下去。
坐在另一边的申长生伸手在地上一撑,身子借力跃起,抬左臂由下往上一格,打在了日本军官的手腕上,日本军官手里的长刀立时脱手飞出,Сhā在了对面的柱子上。紧跟着申长生将左手由内向外一挽压住了日本军官的右肩,右手再一伸,虎口一下子卡住了日本军官的脖子,同时手指一叫力,只听得“卡!”地一声,那日本军官的喉管就被申长生捏了个粉碎。
“混蛋!杀了他,杀了他...”
日本兵们慌乱了起来,一时间用刺刀刺的,也有用抢射击的。可怜申长生还来不及拉近与日本兵的距离,就这样惨死在了日本人的刀抢下。接着日本兵一涌而上,将坐在地上的赵景龙乱刀刺死。老人在临死前的惨叫声久久的在堂屋里回响...
,!
此文与本书无关,大家勿进
罗马旗上的颜色浑厚、浓郁、丰满。教廷的旗上虽然也有黄色,但与白色并列,因而比起罗马旗上的黄色来,便显得轻浮而单薄。罗马旗上的另一种颜色是紫红。要调出这种色彩,大概只有在已经很深的红色中再加上点紫色或天青色才行。然而,自然界中却不乏这两种颜色,有些普通的花也使人想起这些色彩,像毛茛花和肺疗草。我还在巴黎一家餐馆桌上摆的一束束金盏花和郁金香上无意中发现这两种颜色。
与罗马这两种颜色的不期而遇,往往使我怦然心动,觉得那似乎是好兆头,──“很快就要到罗马去了!”──我的拉丁语书和罗马史书的书签也是具有这两种颜色的丝带。我爱看这些颜色,似乎这对眼睛有好处,比大部分其他纹章的组合色多出点什么似的,风一定知道,罗马的旗帜比其他任何旗帜舒展更徐缓,升起时也显得更加庄严;大地也知道,罗马的旗帜影子比其他任何旗帜更浓。
我们在这些颜色中发现的优点,无疑部分来自我们凝聚在其中的思想和感情:“…………”2,“eineweltzwarbistdu,o,rom……”3以及我们在罗马消磨岁月在我们脑海中留下的零碎而纷纭的回忆。人们很难想像这些颜色会代表别的大城市如伦敦、巴黎、芝加哥或布宜诺斯艾利斯,似乎只有具备罗马那样辉煌的历史,拥有罗马那样众多的英武君主和光辉朝代的城市才能配得起罗马这个意义如此深长、内涵又如此丰富的名字。
人们也很难想像罗马的旗帜能够离开本土或曾经离开过本土,在遥远的地域,或者在除蒂贝里纳岛4以外的其他岛屿,或者,也许等奥斯蒂亚5划归罗马以后,在萨克雷岛上空飘扬。这面旗是,也将永远是罗马所独有的罗马旗帜,否则便会逐渐失去与它们象征的城市二位一体的特性。在传播文明与殖民远征方面,罗马过去曾经,将来也仍会派出其他有代表性的象征:从军团的军旗到攻城略地的年轻民族的战旗,从神圣罗马帝国到葡萄牙和卡斯蒂利亚的旌麾。但本身的旗帜罗马却轻易不肯使用,因为旗帜与罗马的名称一样,与罗马形影难离。一个人如果将这面旗帜和传家宝一起带到天涯海角──即在维吉尔6或塔西陀7作品的书页中夹入一个丝质的书签──他只要看一看这面旗帜,眼前便会立刻出现罗马的街道、建筑、广场、喷泉和花园。
回想起来,我们会不无惊讶地(虽然这该是意料中的事发现,尽管书签上这些颜色使远方的旅人对罗马产生思念之情,但与罗马未来远景的主色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一大片黯淡了的黄色和褪掉了的红褐色几乎和某些新盖的工业楼房(像拉丁门那边的房子就使人满心不高兴的想起里尔或卢贝8近郊的房子,灰蒙蒙的颜色几乎一样阴沉。可是,就在这片灰暗的颜色之中,却偶尔星星点点出现一种略带橘黄的赭石色,在日久生成的一层锈色下,仍然保留着绚丽的光辉,而且清新浓郁,在我们的脑海中,俨然像糅合了罗马的两种颜色:嫣红渐淡,像暗影般散开,犹如一块轻纱笼罩在黄色之上,使之光芒顿减,黯然失色。
我在罗马时用了相当一部分时间去寻觅和观察这种颜色,往往突然会强烈地怀念起带有这一颜色的某座建筑物、一个街拐角或一堵墙来。
使我经常这样想起的地方是罗马学院的内院,周围的斜坡有一排排窗户。沿着斜坡可以一直进入图书馆的大堂。内院很深,显得有点狭窄,猛一看,凄清冷落,仿佛布景的反面。它所在的那一整套建筑只是后部有窗,而且排列得参差不齐。虽有窗而形同虚设,似乎永不打开。尽管窗外树木成丛,终年常绿,也是布满灰尘,无人修理。这个院子总是门庭冷落,弥漫着一股修道院般的寂静。
围绕院子的那四道高墙上面涂着一层橘黄色,如此素雅又如此含蓄,其魅力有谁能以言语形容?在一个几乎被遗忘的角落里,这种颜色如此淋漓尽致地在千变万化的明暗之间表现出来的那种喜而不露、乐天待时和孤芳自赏的高贵气度,又有哪位画家的妙笔能描绘得出来呢?
楼梯对面的尽头处,生长着一株爬山虎,纤细的枝叶斜刺伸展,交织如网,覆盖着日照最长的那部分墙壁。它发芽抽叶的时间较晚,到了四月中旬才侵入橘黄 网游江湖最新章节色垂直国度的这个地区。但人工的色彩不甘示弱,在一片长长的扇形碧绿之中,重又点燃其秘密的火焰。稍后,两种色彩在蔚蓝的天空下达成谅解,和平共处,相得益彰。于是,当你爬上图书馆的楼梯时,在每一层的拐角处,除了宁静荒芜的内院和无人修理的花园以外,又会看见一道醉人的天光,使你不禁暂停脚步,俯身观赏一番。
罗马具有得天独厚的光、色和高贵的品格。我们的发现实意料所不及,因而也许比在任何其他地方更感到身在福中,同时也感到死亡的威胁。
我们生活在罗马,岁月悠悠,令人陶醉,不禁心满意足。而在这个时候,我们过厌了舒适悠闲的日子,兴冲冲地登上充满知识和梦幻的殿堂,这种光和色却又赏心悦目地扑入我们的眼帘,伴随我们的脚步,似乎在这四壁之间,早已悄悄地单独把我们恭候,使我们在登堂入室,饱览群书之前便已感受到罗马无比的温馨。每天如此,无论是我们来还是去。罗马这与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毫无共同之处的一角,罗马这种色彩缤纷、瞬息万变的风景,能够在我们工作之余和随着书本遨游了几个世纪以后,告诉我们罗马的时间和天空。
然后,痛苦的思虑来了:“我们难道也要离开这里不成?”接着产生的是抗拒和恐惧的心理。徒然的争论终于以公平决定、接受现实和交口称颂而告终……当美第奇9病危的时候,有人向他赞颂天国,他回答说:“比齐宫10对我已经足够。”如果我在临终之时处于──但我并不希望如此──与美第奇同样的心情,也许我会说:“罗马学院那个院子……”。
注释:
选自《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法国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张冠尧译。拉博(1881—1957,法国作家。拉博醉心意大利的文化和艺术,一经涉猎,辄流连忘返。曾多次畅游意大利,博览群书,并与当地文学界结交,在意大利报刊发表文章。1932年,拉博将自己所写有关意大利的散文编辑成册。本文即为该文集的第一篇文章,洋溢着他对罗马爱恋之情。罗马的市旗有金黄与紫红两色,反映着他的感受和人生哲学:金黄色代表生的欢乐,而紫红色则代表死亡。正因人生短暂,才显得人生欢乐的可贵。
2拉丁文:“不能以武力夺取则以宗教得之……”。
3德文:“啊,罗马,你是整整一世界……”。
4〔蒂贝里纳岛〕及下文的隆克雷岛均意大利岛名。
5〔奥斯蒂亚〕古罗马港口。
6〔维吉尔(前70—前19〕古罗马著名诗人,著有《牧歌集》。
7〔塔西陀(约55—约120〕古罗马历史学家,著有史书多种。
8〔里尔或卢贝〕均为法国北部工业城市。
9〔美第奇〕美第奇家族是15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名门望族,权倾朝野,富甲一方。此处的美第奇指罗棱佐;美第奇(lorengodemdici约1449—1492。此人虽然生活豪奢,但奖掖文学艺术,大量收购和搜集希腊文和拉丁文手稿以及古代雕刻,并罗致著名艺术家如米开朗琪罗(即后面文中的“弥盖朗琪罗”)等。在他的努力下,佛罗伦萨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名城。
10〔比齐宫〕在佛罗伦萨,建于1440年,宫内藏画极多。
提起罗马,人们都会想起恺撒、奥古斯都这样的雄才大略的帝王;想起反对帝制、维护共和悲壮而慷慨的英雄们;想到反抗压迫、追求自由的斯巴达克斯等奴隶斗士;想到庄严的元老院、高耸的神庙、宏伟的角斗场。这个跨越千年的古老、强盛的帝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影响,为人类做出许多伟大的贡献。即使面对罗马的断壁残垣、颓墙荒舍,人们也会感到**满怀,充满思慕。罗马的遗产是那样宏富,它赐于后人文化艺术、政治法律、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财富。罗马的魅力也许不在于它广袤的疆土、强大的军团,而在于它高贵的品格。作者说:“罗马学院那个院子……”,那个院子里有罗马精神的时间和空间。
这篇文章以“罗马的旗帜”命题,有什么意义?作者说人们对罗马的思念之情与“罗马未来的远景”无关,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
第一章
天上刮着雪,白白的雪花打着转的往下掉。北国的冬天是很冷的,但是也很美。
四平镇就座落在黄河第九弯的北岸边上。一条四人宽的石板大道拐了三个直角,贯穿了整个小镇。高高矮矮的房顶都铺满了雪,一片银光。
这天晌午,镇东头的赵景龙吃过午饭,便带上了他刚从江西买回来的一幅明代的泼墨山水图出门去了。
这赵景龙是四平镇的老字号古玩家,和镇西的老石匠杨蒲并称是四平镇的两大老古董,家里的古董比四平镇最大的古董店“四慈堂”里的还要多。尤其是这赵景龙,家里的几代先人都曾在前朝做大官,所以家里面十分的富有,在这四平镇可以说是第一大户,是个财神。那镇西的老石匠杨蒲虽说也是家大业大,但是和他赵景龙相比,还是差得远远的。因此,赵景龙稳稳的坐上了四平镇的头一把交椅。又因为赵景龙平时为人谦和、乐善好施,在家里排行老六,所以,这四平镇里的乡亲们都尊称赵景龙为六爷。
“哎,六爷,您这是上哪儿去?”
“哦,老张啊,我这不是到四慈堂那里去找老王么。”
“啊,六爷您又有好东西啦?”
“咳,什么好东西,还不就是一幅画么?”
“哦,我这就过去了,六爷您好走。”
“好走,好走。呵呵。。。”
赵景龙一路走,一路不时地和碰着面的老熟人、老朋友打招呼。走得一刻钟便到了“四慈堂”的店门口。
赵景龙哈着冷气,猫腰从大门旁开着的一扇小门里钻了进去。
“哟,六爷,您来啦。”
“怎么不是。”赵景龙一面拍打着身上的雪一面说道,“我这儿有幅画想请你瞧
瞧。”
“六爷,您这是说到哪儿去了,还有您看不出来的玩意儿?”
“哎,老王,你别说,这幅泼墨山水写意图我还真看不出来,只知道是明代的东西,至于是真品还是赝品就瞧不出来了。所以就到你这儿来让老王你帮我瞧瞧。”
“哦,真有这回事?拿来我瞧瞧。”
赵景龙跟在店老板老王的身后边穿过前堂来到了后边的书房里,打开了手里的泼墨山水图摊在了大书桌上。
老王从兜儿里取出随身带着的放大镜,然后弯下腰来用放大镜在铺开的画面上仔细地观瞧着。
“恩,我看这是名代出产的山水写意图,但是我怎么瞧着不象是谁的作品呐。因为我从没见听说过这幅画呀?六爷,您这是从哪儿弄来的?”
“不就是前半月从江西安庆带回来的么。当时我就很纳闷儿,这明代的几大书画家我都琢磨遍了,可就是想不起谁画过这幅山水写意图。”
“那六爷您怎么...”
“嗨,还不是瞧着卖画的那人可怜才买下来的。”
“啊,六爷,您可真是大善人呐。”
“看你,你这是什么话。”
“哎,对了六爷,您的那件宝贝能不能让我再瞧瞧...”
“哎,老王,这可不成,绝对不成。”
“我只瞧瞧还不行么?”
“不成不成,那是我赵景龙的传家宝,不能随便让人看的。老实说,上次让你看了去,我到现在还后悔呢。”
“六爷,您看您这是说哪儿去了,哎...”
这时候,书房的门被人咣地一声撞开了,打外边跑进一个人来。
“不好了不好了,掌柜的,外面出事儿了。”
“小栓子,你要造反呐...啊,出事?出了什么事?”老王一抬头看见是自个儿前堂的小伙计如此的没有规矩,不由得气往上冲。刚想发作就听见了小伙计后面的话,立即转过话头问道:“在哪里出事了,带我。”
“我也,这四平镇能有什么样的大事。”赵景龙也跟在后边走出了书房。
出得店门来,赵景龙就瞧见了店门外的大街上围了好些个行人,个个都是熟面孔。
“哎,这不是六爷么。您也来瞧热闹?”
“什么事啊?我来看看。”赵景龙伸手拍了拍挡在身前的人的肩膀说道。
“哦,是六爷啊,您请。”前面那人回头一看是赵景龙,立马让出了位置。
赵景龙上前一看,就见圈子里的雪地上躺着一人。浑身上下都是雪块包着,一副被冻僵了的样子。
“喂,我说不对呀。这人看上去都快成冰棍了,在雪堆里怕不有三四天的工夫了,怎么刚才我进门的时候没有瞧见?这人是打哪儿冒出来的?”
“六爷,这人是三娃子从对面的小摊底下拖出来的。”
“哦,死的活的?”
“好象还有一口气。”
“那你们围着干麻,还不快把他送到药铺去找郎中看看,人命关天。”
“六爷,我们想是想啊,可这药费谁出啊?”
“我出成不?还不快动手?”
“是是,六爷发话了,大家伙帮帮手。”
有了赵景龙出药费,围在四周的众人七手八脚的抬起地上的人就往药铺跑。
赵景龙并没有跟着去,而回转身子和王明又回到了店铺里面去鉴赏他的化去了。
“诶,这年月真够戗,咱四平镇也出了穷叫花子了。”老王一边走一边摇着头。
“是啊,自从大清朝倒了台袁世凯做了皇帝以后,天下的老百姓就都没有了活路。你看现在的天下哪个不反他袁世凯?还好我们四平镇是个地处偏僻的小镇,要真是和那些战火连天的城镇一样处在兵家相争的位置上,你看我们还有这样的太平日子?前次我去江西就差一点回不来。”赵景龙跟在后边心有余悸地说道。
“哎,六爷,我们都是平头百姓,不谈 剑尊之墓全文阅读国事,不谈国事。”
“哦,是我多嘴了,老王你就当我没说。”
过了一会儿,赵景龙便抱着自己的那一幅画从“四慈堂”出来了。本来想直接回家,突然又想起了刚才的那件事,于是,赵景龙就顶着雪转身往药铺方向走去...
“哟,六爷是您呐。”
“是我。刚才送来的那个人怎样了?”
“还好送的及时,不然的话就没有救了。如今,只要他能够好好的调养几天就会好的。”
“啊,活过来就好啊。对了,陈老板,这药钱怎么算?”
“哎,看您怎么说的这是?我哪能跟六爷您要钱呢?您这不是为难我吗?”
“陈老板这话我可听不懂了,哪有看病不给钱的?你说个数。”
“这...那我就说了。”药铺的陈老板伸出了两个指头,“得这个数,六爷您看...”
“恩,虽说是贵了点,不过也没什么关系。回头我给陈老板带过来。”
“好的,好的。不过那个病人...”
“人我带走就是了,不会占你的地方。”
“是是,六爷,您真是天底下最大的善人呐...”
“得了吧,人在哪里?”
“在后院,我给六爷带路。”
两天以后,这个被赵景龙救过来的病汉终于醒转了过来。赵景龙从管家那里得到了这个消息后,立即赶到了西边的厢房里去看情况。
赵景龙一进门就看见躺在床上的病汉正挣扎着要起来,身边陪着的管家赶紧上去按住。
“哟,你别动,你的身子还弱着呐。这是我家老爷来看你来了。”
“我这是在哪儿?”
“你这是在我家老爷的府里。是我家老爷把你救回来的。”
“哦,多谢了。”
赵景龙走到床前,仔细的瞧了瞧躺在床上的病汉的面容,不由得大吃了一惊。
“怎么是你?”
“啊,老爷,这人你认识?”
“在江西的时候见过一面。”
“你是...”
“你还记得在江西卖画时的那个买你的画的人吗?”
“在江西卖画?...啊,原来是恩人您呐。”病汉又要挣扎着起来。
“你别担心什么?你现在在我家里,想见我随时可以见到,不着急。好好躺着休息,以后我再来看你。”接着,赵景龙又对身边的管家吩咐了几句便出去了。
又过了几天,病汉能够起身行走了。赵景龙便让管家把他带到自己的书房里,自己好问问他的身世。
“对了,我光救了你,可是还不知道你姓什名谁?请问你贵姓啊?”
“恩公在上,小人乃是京都人氏,姓申,叫申长生。老家在江西合肥。上次卖画给恩公就是因为身上没了盘缠,才将带在身上的家里唯一值钱的画拿出来卖的。”
“哦,那你是干什么的?看你身材魁伟,怎地如此寥落?”
“实不相瞒,我爹本是大清朝的一等带刀侍卫,因为袁世凯篡权乱政、大清朝跨台,所以我爹就带我想回江西老家过安静的日子。谁知道刚回到老家我爹就被乱兵打死了,我气不过杀了几个贼兵替我爹报了仇。不过我就在老家不能呆下去了,所以只好又跑了出来。因为身上没钱,就只能在江西打转,走不远。好在安庆时碰上了恩公,得了些盘缠,然后我就北上返京。但是路上遇着好几起乱兵,我只好绕道避开,不成想路长了钱就不够用了,自己又下不了手去抢,只好做了乞丐一路讨了过来...”
“哦,我明白了。你爹是大清朝的一等带刀侍卫?这职位不低啊,你是满人吧?”
“小人是汉军旗,让恩公见笑了。”
“我这个人呢,没有什么毛病,喜欢直来直去。所以你不用太过谦。因为一等带刀侍卫确实是个好差事。你想,能带刀在皇上面前行走,那是什么人?哦,对了,你爹是一等带刀侍卫,那你应该会武吧?”
“小人会一些个皮毛。”
“能不能让我开开眼?”
“那小人就在恩公面前献丑了。”
申长生言罢站起身来,对着赵景龙一供手:“请问恩公,可有物件让小人使用?”
“你要什么物件?”
“随便什么都行。”
“那就用这个砚台吧。”赵景龙从书桌上抓起一方砚台递给了申长生。
申长生从赵景龙手中接过砚台,然后双腿一分,两只手掌紧紧把住砚台。就见他深吸了一口气,猛地一声低喝,双手向两边一扯就将手里的砚台扯成了两半。坐在旁边的赵景龙和站在另一边的管家顿时被申长生的力气给惊得目瞪口呆。好半天赵景龙才木然的从申长生的手里接过断成两半的砚台,仔细的反复观瞧。
“好力气,你可真让我开了眼。要知道这砚台我曾经给摔了几次都没有摔坏,你这一扯就断作两半了,真不知你是怎样做到的。佩服,佩服。”
“恩公过奖了。”
“你现在没有亲戚了吧?”
“恩公,您问这个...”
“哦,我想留你下来,做我家的护院,你看...”
“小人反正也没有别地方可去,就留在恩公这里吧,也好报答恩公对小人的救命之恩。”
“既然这样,你就别再叫我恩公了。我姓赵,在家里排行老六,你就跟着他们叫我六爷,你呢,也别再什么小人了,以后我就叫你长生,你看如何?”
“长生记住了,六爷。”
“好,呵呵。晌午我让管家摆一桌酒席,好为你接风。啊。”
“谢六爷。”
就这样,申长生就做了赵景龙的看家护院,长住了下来...
,!
第二章
冬去春来,一转眼的工夫,时间就到了1939年。55885。com
四平镇还是老样子,唯一不同的是在大街两边的屋檐下挂满了日本国旗。红白分明,随风飘动。
如今的赵景龙老了,头发也白了,背也驼了,不过身子骨还是非常的硬朗。这得要归功于护院申长生,他在这些年里教了好些个强身健体的功夫给赵景龙,让这位四平镇的龙头大爷好好的长了身体。
赵家在这些年里添了好些人口,连申长生也有了一个小孙子,如今都十九岁了,正和西面的张家小妹谈对象。
自从日本人来到了四平镇以后,赵景龙就金盆洗手,不再做古董生意了,整天呆在家里,足不出户。
但是,他不出门做生意,日本人却上门来找他做生意了。
这天上午,赵景龙正在大院子里打太极拳,院大门就被人咣当一下给撞开了。一群身穿黄色军装的日本兵从门外涌了进来。
赵景龙停止了运动,站直了身子冷冷的看着闯进来的日本兵。而在后院听见响动的申长生等人也跑出来查看情况。当他们见到是一群手端三八大盖的日本兵时,全都愣在了当地。
“谁是赵景龙?站出来。”一个日本人从人群里走出来问道。
赵景龙一怔,心里在想这个日本人怎么会说中国话,口里答道:“我就是。”
“哦,你就是赵景龙?听说你家里很有些宝贝,而皇军想买你的这些个宝贝,你就拿出来吧。”
“皇军?”赵景龙听得呆住了,“这日本人怎么自己说自己是皇军?”
“你是中国人,你这个狗汉奸...”这时,一边的老管家冲了出来,冲着那个“日本人”大声地唾骂道。
“砰!”地一声枪响,老管家身子一震,再向前一仆,两脚在一阵扭动过后便停止了。
“你们,你们凭什么杀人?啊?你们还有没有王法?啊?你们...”
赵景龙冲上前去,蹲下身来抱起了老管家的头,看着老管家依旧没有闭上眼睛的面孔,心里就象被人捅了一刀一样难受。
申长生抢前一步当在了赵景龙的身前,怒目圆睁地瞪着眼前的汉奸和日本兵。那汉奸吃了一惊,被申长生的气势给吓住,往后退了好几步才稳住阵脚。
“嘿嘿,王法?皇军的话就是王法。你们要是不把宝贝交出来,一个都别想活。”
“你们就是要宝贝,也得让我们慢慢的给你们收拾对吧?要让你们在这里等上一等了。”
“不用了,我们皇军可以替你们收拾。”那汉奸回头对着那群让日本兵一挥手,日本人立即蜂拥而上,冲进了屋子里面去抢宝贝去了。
所有的赵家人面对着明晃晃的刺刀,全都敢怒不敢言。
日本人走了,赵家变成了一片废墟。所有的家具全被日本兵砸了个粉碎。连墙上的砖头也被敲掉了好些块,一个窟窿一窟窿的连过去。
赵家人全都站在大堂屋里,围在老管家的尸体周围。
“你们都出去吧,长生留下来,我有话要跟你说。”
“是,六爷。”
等所有的人都出去以后,赵景龙对申长生说道:“长生,你愿意替我把我赵家的宝贝**四平镇么?”
“您说什么啊?六爷。”申长生听得呆了一呆,“宝贝不都让日本人给抢光了?”
“那些只是一些赝品。本来是我用来应付盗贼的,没想到却骗倒了日本人。”赵景龙喘了口气,继续说道:“但是我心里很明白,那些日本人不象盗贼那样好对付,他们一定还会回来。我琢磨着能不能赶在日本人的前面把这些宝贝运出四平镇。咱们中国人的东西,我赵景龙就是死也不会让日本人得了去。”
“请六爷放心,我虽然老了跑不快,但是我儿子、孙子还都年轻,他们一定能够把咱
中国人的宝贝**四平镇去。”
“好,你去把他们叫来。”
“是,六爷。”
在赵家后院子里,赵景龙和申家三祖孙乘着黑夜将赵景龙埋在地底下的宝贝,一件一件的挖将出来。然后再搬到堂屋里面,仔细的清点数目。
“六爷,一共是一百三十三件。”申长生在点过数目之后对赵景龙说道。
“是,数目是这样多,没有差错。”
“但是,这么多东西怎么带得出去?”申长生很是为难。这也难怪他为难,这些从地底下挖出来的古董不仅数量多,而且有些东西还很沉重,很有些分量。要让两个人全都带走是不可能的。
“我也知道要把这些宝贝全部救出去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会从中选出两三件咱们中国的稀世珍宝让你们**去。至于其他的,我们还得另外想办法才行。”
“那,六爷您看这些宝贝当中,那几件要让我的儿子和孙子带走?”
“这一件是铜头佛,要带走。这一件是玉面盆,要带走。还有这一件是兵王剑,要带走.
这一件是帝王玺,要带走...”赵景龙半躺半坐在唯一一张没有被日本人砸碎的金雕大椅里,指着地上的古董,一口气选出了七件大小不一的国宝来。“特别是第一件铜头佛,你们无论如何都要**去。就靠你们了。”
“请六爷放心,人在佛在,人亡佛也在,决不会让日本人给夺了去。”申长生一脸严肃地答道。
“好,你们现在就带上东西走吧。我赵景龙祝你们一路顺风。”
“六爷,爷爷,爹,我想先张小妹。”申小弟低声地请求道。
“不成,万一被日本人看见那还得了。”申长生一口回绝了。
“小弟,你可以张小妹。长生,你就别难为孩子了。”赵景龙阻止了申长生。
“谢谢六爷。”申小弟喜出望外。
“六爷,这要是万一出了差子...”申长生担心地说道。
“只要小弟能够小心一些就不会有问题。日本人今天刚走,应该不会这么快就回来的。小弟你要快去快回。”
“诶,六爷。”申小弟答应了一声,转身跑出了堂屋去。
“现在我们把这些留下来的东西收拾收拾, 神采飞扬内家拳sodu再想个办法看看怎样不让日本人抢了
去。”
申小弟出得院门,一猫腰穿过了四人宽的大街,直往西面奔去。在转过了一个转角以后,申小弟大老远就瞧见了张小妹的家,家里还亮着灯。
申小弟立即放开两脚大步跑过去,不一会儿便到了张家的大门前。刚想扣门,却发现门是虚掩着的。申小弟一愣,一伸手推开了房门,顿时瞧见了坐在屋子里面的那个汉奸和两个日本兵。
申小弟和屋里的日本兵都是大吃了一惊,全都愣在一处。好在申小弟抢先一步反应过来,立即扑了上去。这时日本人也反应过来了,纷纷伸手去抓搁在一边的步枪。但是申小弟的动作太快了,两个日本兵的手刚模到枪身,申小弟就已经冲到了日本兵的身前,抢先一脚踢飞了步枪,再抬手一拳击出,打在了前面一个日本并的腮帮子上。中拳的日本兵吃不住劲道,身子不由自主的往后一仰,申小弟的第二拳又闪电般的打在了他的肚子上。日本兵一声惨叫,顿时就奄了,扑通一声栽倒在地。另一个日本兵已经端起了步枪,一转身看见自己的同伴倒地不起,立即一声大叫:“混蛋(日语)!”一个箭步前跨,呼地一下将手里的步枪对着申小弟就直刺了过来。申小弟侧身一让,前冲之势不变,伸左手将日本兵递到身前的抢身向外一崩,右手急探而出,伸出食、中两个指头一下子就Сhā进了日本兵的眼窝里面。“啊!”日本兵一声撕心裂肺的嚎叫,双手丢掉了步枪就要去护眼睛。申小弟的左手已经收了回来,一计掌刀狠狠的劈在了日本兵的咽喉上。日本兵立刻停止了叫喊倒了下去。
站在一边的汉奸吓得赶紧转身就向里屋跑,边跑边高声用日本语喊叫:“腾田大队长,快救我...”
申小弟知道不能让眼前的汉奸走脱,一把抄起地上的步抢,对准汉奸的后背便投了过去。汉奸带着Сhā在背上的步抢对直地撞在了门框上,然后又反弹了回来倒在地上,Сhā在后背上的步抢立即穿过了汉奸的身体,占满鲜血的刺刀发着耀眼的红光...
又一个衣冠不整的日本人从里屋冲了出来,手里提着一把战刀。
看着冲出来的日本军官,申小弟什么都明白了。光着膀子的日本人让申小弟知道了一切。
“我操你日本人的全家祖宗!”申小弟从嘴里发出了一声怒吼,瞪着两只血红的大眼疯狂地扑上。和日本军官扭在了一起...
“小弟怎么还不回来?”申长生有些沉不住气了。
“爹,会不会是遇上了日本人?”申长明也担心地说道。
“恩,这样吧,长明你先走,带上这尊铜头佛像,赶紧上路。”
“好的。六爷。”申长明将铜头佛像背在背上,一手提了一把单刀,对着赵景龙和申长生一拱手,“六爷,爹,保重。”一转身进了后院,纵身窜上了院墙,翻身而去。
申小弟站在张小妹的身前,伸出双手抚模着她的脸。“小妹,我来看你来了。你张开眼睛看看我呀,就看一眼成不?我就要出远门了,也许再也回不来了。你怎么不睁开眼看看我呀?小妹...呜...”张家小妹的眼睛依然闭的牢牢的,没有一丝睁开的意思。**的身体上挂满了伤痕。青的、紫的、黑的,下体还流着血,那是红色的,就和以前申小弟为她采的小红花一样艳红。虽然张小妹的雪白的身子上面有了这些个痕迹,却依然的美丽,柔软赋有弹性。只不过身体已经变冷了,没有了以前的温暖。
申小弟记起了自己的事,一咬牙,转身出去割下了日本人和汉奸的四颗人头,放在了张小妹的小床边。再伸手拉过一边的被子盖在了张小妹的身上。然后抓起桌上的油灯点燃了床幔...
四平镇北面传来了隐隐约约的喧闹声,接着边是脚步奔跑的声音。划过了寂静的夜空传将过来。申小弟听见了,将自己奔跑的速度又加快了两分。跑到赵家大门口的时候,翻身跳进了大院。
“小畜生,你真是不知到好歹。怎么现在才回来?”申长生一见申小弟进屋,劈头就是一顿狠骂。
“我去的时候,小妹一家都死了,我杀了屋里的四个日本人和那个汉奸。”
“啊,日本人在张小妹家?张家的人都没了?”赵景龙和申长生不由得呆住。
“是的,我最后放了一把火,出来时听见了北边有人声,日本人可能马上就要来
了。”
申小弟喘着气道。
“那事不迟疑,你赶快带上东西走人。现在天还没有亮,你要小心点。”
“知道了,爷爷。”申小弟背起早已准备好的包袱,转头向赵景龙一拱手,道:“六爷,保重。”然后奔出屋去,和他爹一样翻墙走了。
两个老人在申小弟走后,便开始在屋子里面清理留下来的古董。能砸的全砸烂,能烧的就烧光,直至所有的剩下的古董全都清理干净了才停了手。
赵景龙和申长生坐在地上,相互看着对方,慢慢的两个老人都笑了。
“长生,现在日本人是得不到咱们的宝贝了,咱们中国的宝贝是不会留给那些小日本的。”
“是的,六爷,一片也不留给小日本。”
“哈哈哈哈...”
院门被日本兵又一次地撞开,全副武装的日本穿过前院冲进了堂屋里面。看着满地的碎片和残灰,领头的日本军官暴跳如雷,呼地一下抽出了腰间的长刀,对着坐在地上的赵景龙劈头砍了下去。
坐在另一边的申长生伸手在地上一撑,身子借力跃起,抬左臂由下往上一格,打在了日本军官的手腕上,日本军官手里的长刀立时脱手飞出,Сhā在了对面的柱子上。紧跟着申长生将左手由内向外一挽压住了日本军官的右肩,右手再一伸,虎口一下子卡住了日本军官的脖子,同时手指一叫力,只听得“卡!”地一声,那日本军官的喉管就被申长生捏了个粉碎。
“混蛋!杀了他,杀了他...”
日本兵们慌乱了起来,一时间用刺刀刺的,也有用抢射击的。可怜申长生还来不及拉近与日本兵的距离,就这样惨死在了日本人的刀抢下。接着日本兵一涌而上,将坐在地上的赵景龙乱刀刺死。老人在临死前的惨叫声久久的在堂屋里回响...
,!
此文与本书无关,大家勿进
罗马旗上的颜色浑厚、浓郁、丰满。教廷的旗上虽然也有黄色,但与白色并列,因而比起罗马旗上的黄色来,便显得轻浮而单薄。罗马旗上的另一种颜色是紫红。要调出这种色彩,大概只有在已经很深的红色中再加上点紫色或天青色才行。然而,自然界中却不乏这两种颜色,有些普通的花也使人想起这些色彩,像毛茛花和肺疗草。我还在巴黎一家餐馆桌上摆的一束束金盏花和郁金香上无意中发现这两种颜色。
与罗马这两种颜色的不期而遇,往往使我怦然心动,觉得那似乎是好兆头,──“很快就要到罗马去了!”──我的拉丁语书和罗马史书的书签也是具有这两种颜色的丝带。我爱看这些颜色,似乎这对眼睛有好处,比大部分其他纹章的组合色多出点什么似的,风一定知道,罗马的旗帜比其他任何旗帜舒展更徐缓,升起时也显得更加庄严;大地也知道,罗马的旗帜影子比其他任何旗帜更浓。
我们在这些颜色中发现的优点,无疑部分来自我们凝聚在其中的思想和感情:“…………”2,“eineweltzwarbistdu,o,rom……”3以及我们在罗马消磨岁月在我们脑海中留下的零碎而纷纭的回忆。人们很难想像这些颜色会代表别的大城市如伦敦、巴黎、芝加哥或布宜诺斯艾利斯,似乎只有具备罗马那样辉煌的历史,拥有罗马那样众多的英武君主和光辉朝代的城市才能配得起罗马这个意义如此深长、内涵又如此丰富的名字。
人们也很难想像罗马的旗帜能够离开本土或曾经离开过本土,在遥远的地域,或者在除蒂贝里纳岛4以外的其他岛屿,或者,也许等奥斯蒂亚5划归罗马以后,在萨克雷岛上空飘扬。这面旗是,也将永远是罗马所独有的罗马旗帜,否则便会逐渐失去与它们象征的城市二位一体的特性。在传播文明与殖民远征方面,罗马过去曾经,将来也仍会派出其他有代表性的象征:从军团的军旗到攻城略地的年轻民族的战旗,从神圣罗马帝国到葡萄牙和卡斯蒂利亚的旌麾。但本身的旗帜罗马却轻易不肯使用,因为旗帜与罗马的名称一样,与罗马形影难离。一个人如果将这面旗帜和传家宝一起带到天涯海角──即在维吉尔6或塔西陀7作品的书页中夹入一个丝质的书签──他只要看一看这面旗帜,眼前便会立刻出现罗马的街道、建筑、广场、喷泉和花园。
回想起来,我们会不无惊讶地(虽然这该是意料中的事发现,尽管书签上这些颜色使远方的旅人对罗马产生思念之情,但与罗马未来远景的主色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一大片黯淡了的黄色和褪掉了的红褐色几乎和某些新盖的工业楼房(像拉丁门那边的房子就使人满心不高兴的想起里尔或卢贝8近郊的房子,灰蒙蒙的颜色几乎一样阴沉。可是,就在这片灰暗的颜色之中,却偶尔星星点点出现一种略带橘黄的赭石色,在日久生成的一层锈色下,仍然保留着绚丽的光辉,而且清新浓郁,在我们的脑海中,俨然像糅合了罗马的两种颜色:嫣红渐淡,像暗影般散开,犹如一块轻纱笼罩在黄色之上,使之光芒顿减,黯然失色。
我在罗马时用了相当一部分时间去寻觅和观察这种颜色,往往突然会强烈地怀念起带有这一颜色的某座建筑物、一个街拐角或一堵墙来。
使我经常这样想起的地方是罗马学院的内院,周围的斜坡有一排排窗户。沿着斜坡可以一直进入图书馆的大堂。内院很深,显得有点狭窄,猛一看,凄清冷落,仿佛布景的反面。它所在的那一整套建筑只是后部有窗,而且排列得参差不齐。虽有窗而形同虚设,似乎永不打开。尽管窗外树木成丛,终年常绿,也是布满灰尘,无人修理。这个院子总是门庭冷落,弥漫着一股修道院般的寂静。
围绕院子的那四道高墙上面涂着一层橘黄色,如此素雅又如此含蓄,其魅力有谁能以言语形容?在一个几乎被遗忘的角落里,这种颜色如此淋漓尽致地在千变万化的明暗之间表现出来的那种喜而不露、乐天待时和孤芳自赏的高贵气度,又有哪位画家的妙笔能描绘得出来呢?
楼梯对面的尽头处,生长着一株爬山虎,纤细的枝叶斜刺伸展,交织如网,覆盖着日照最长的那部分墙壁。它发芽抽叶的时间较晚,到了四月中旬才侵入橘黄 大唐猛将sodu色垂直国度的这个地区。但人工的色彩不甘示弱,在一片长长的扇形碧绿之中,重又点燃其秘密的火焰。稍后,两种色彩在蔚蓝的天空下达成谅解,和平共处,相得益彰。于是,当你爬上图书馆的楼梯时,在每一层的拐角处,除了宁静荒芜的内院和无人修理的花园以外,又会看见一道醉人的天光,使你不禁暂停脚步,俯身观赏一番。
罗马具有得天独厚的光、色和高贵的品格。我们的发现实意料所不及,因而也许比在任何其他地方更感到身在福中,同时也感到死亡的威胁。
我们生活在罗马,岁月悠悠,令人陶醉,不禁心满意足。而在这个时候,我们过厌了舒适悠闲的日子,兴冲冲地登上充满知识和梦幻的殿堂,这种光和色却又赏心悦目地扑入我们的眼帘,伴随我们的脚步,似乎在这四壁之间,早已悄悄地单独把我们恭候,使我们在登堂入室,饱览群书之前便已感受到罗马无比的温馨。每天如此,无论是我们来还是去。罗马这与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毫无共同之处的一角,罗马这种色彩缤纷、瞬息万变的风景,能够在我们工作之余和随着书本遨游了几个世纪以后,告诉我们罗马的时间和天空。
然后,痛苦的思虑来了:“我们难道也要离开这里不成?”接着产生的是抗拒和恐惧的心理。徒然的争论终于以公平决定、接受现实和交口称颂而告终……当美第奇9病危的时候,有人向他赞颂天国,他回答说:“比齐宫10对我已经足够。”如果我在临终之时处于──但我并不希望如此──与美第奇同样的心情,也许我会说:“罗马学院那个院子……”。
注释:
选自《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法国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张冠尧译。拉博(1881—1957,法国作家。拉博醉心意大利的文化和艺术,一经涉猎,辄流连忘返。曾多次畅游意大利,博览群书,并与当地文学界结交,在意大利报刊发表文章。1932年,拉博将自己所写有关意大利的散文编辑成册。本文即为该文集的第一篇文章,洋溢着他对罗马爱恋之情。罗马的市旗有金黄与紫红两色,反映着他的感受和人生哲学:金黄色代表生的欢乐,而紫红色则代表死亡。正因人生短暂,才显得人生欢乐的可贵。
2拉丁文:“不能以武力夺取则以宗教得之……”。
3德文:“啊,罗马,你是整整一世界……”。
4〔蒂贝里纳岛〕及下文的隆克雷岛均意大利岛名。
5〔奥斯蒂亚〕古罗马港口。
6〔维吉尔(前70—前19〕古罗马著名诗人,著有《牧歌集》。
7〔塔西陀(约55—约120〕古罗马历史学家,著有史书多种。
8〔里尔或卢贝〕均为法国北部工业城市。
9〔美第奇〕美第奇家族是15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名门望族,权倾朝野,富甲一方。此处的美第奇指罗棱佐;美第奇(lorengodemdici约1449—1492。此人虽然生活豪奢,但奖掖文学艺术,大量收购和搜集希腊文和拉丁文手稿以及古代雕刻,并罗致著名艺术家如米开朗琪罗(即后面文中的“弥盖朗琪罗”)等。在他的努力下,佛罗伦萨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名城。
10〔比齐宫〕在佛罗伦萨,建于1440年,宫内藏画极多。
提起罗马,人们都会想起恺撒、奥古斯都这样的雄才大略的帝王;想起反对帝制、维护共和悲壮而慷慨的英雄们;想到反抗压迫、追求自由的斯巴达克斯等奴隶斗士;想到庄严的元老院、高耸的神庙、宏伟的角斗场。这个跨越千年的古老、强盛的帝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影响,为人类做出许多伟大的贡献。即使面对罗马的断壁残垣、颓墙荒舍,人们也会感到**满怀,充满思慕。罗马的遗产是那样宏富,它赐于后人文化艺术、政治法律、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财富。罗马的魅力也许不在于它广袤的疆土、强大的军团,而在于它高贵的品格。作者说:“罗马学院那个院子……”,那个院子里有罗马精神的时间和空间。
这篇文章以“罗马的旗帜”命题,有什么意义?作者说人们对罗马的思念之情与“罗马未来的远景”无关,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
第一章
天上刮着雪,白白的雪花打着转的往下掉。北国的冬天是很冷的,但是也很美。
四平镇就座落在黄河第九弯的北岸边上。一条四人宽的石板大道拐了三个直角,贯穿了整个小镇。高高矮矮的房顶都铺满了雪,一片银光。
这天晌午,镇东头的赵景龙吃过午饭,便带上了他刚从江西买回来的一幅明代的泼墨山水图出门去了。
这赵景龙是四平镇的老字号古玩家,和镇西的老石匠杨蒲并称是四平镇的两大老古董,家里的古董比四平镇最大的古董店“四慈堂”里的还要多。尤其是这赵景龙,家里的几代先人都曾在前朝做大官,所以家里面十分的富有,在这四平镇可以说是第一大户,是个财神。那镇西的老石匠杨蒲虽说也是家大业大,但是和他赵景龙相比,还是差得远远的。因此,赵景龙稳稳的坐上了四平镇的头一把交椅。又因为赵景龙平时为人谦和、乐善好施,在家里排行老六,所以,这四平镇里的乡亲们都尊称赵景龙为六爷。
“哎,六爷,您这是上哪儿去?”
“哦,老张啊,我这不是到四慈堂那里去找老王么。”
“啊,六爷您又有好东西啦?”
“咳,什么好东西,还不就是一幅画么?”
“哦,我这就过去了,六爷您好走。”
“好走,好走。呵呵。。。”
赵景龙一路走,一路不时地和碰着面的老熟人、老朋友打招呼。走得一刻钟便到了“四慈堂”的店门口。
赵景龙哈着冷气,猫腰从大门旁开着的一扇小门里钻了进去。
“哟,六爷,您来啦。”
“怎么不是。”赵景龙一面拍打着身上的雪一面说道,“我这儿有幅画想请你瞧
瞧。”
“六爷,您这是说到哪儿去了,还有您看不出来的玩意儿?”
“哎,老王,你别说,这幅泼墨山水写意图我还真看不出来,只知道是明代的东西,至于是真品还是赝品就瞧不出来了。所以就到你这儿来让老王你帮我瞧瞧。”
“哦,真有这回事?拿来我瞧瞧。”
赵景龙跟在店老板老王的身后边穿过前堂来到了后边的书房里,打开了手里的泼墨山水图摊在了大书桌上。
老王从兜儿里取出随身带着的放大镜,然后弯下腰来用放大镜在铺开的画面上仔细地观瞧着。
“恩,我看这是名代出产的山水写意图,但是我怎么瞧着不象是谁的作品呐。因为我从没见听说过这幅画呀?六爷,您这是从哪儿弄来的?”
“不就是前半月从江西安庆带回来的么。当时我就很纳闷儿,这明代的几大书画家我都琢磨遍了,可就是想不起谁画过这幅山水写意图。”
“那六爷您怎么...”
“嗨,还不是瞧着卖画的那人可怜才买下来的。”
“啊,六爷,您可真是大善人呐。”
“看你,你这是什么话。”
“哎,对了六爷,您的那件宝贝能不能让我再瞧瞧...”
“哎,老王,这可不成,绝对不成。”
“我只瞧瞧还不行么?”
“不成不成,那是我赵景龙的传家宝,不能随便让人看的。老实说,上次让你看了去,我到现在还后悔呢。”
“六爷,您看您这是说哪儿去了,哎...”
这时候,书房的门被人咣地一声撞开了,打外边跑进一个人来。
“不好了不好了,掌柜的,外面出事儿了。”
“小栓子,你要造反呐...啊,出事?出了什么事?”老王一抬头看见是自个儿前堂的小伙计如此的没有规矩,不由得气往上冲。刚想发作就听见了小伙计后面的话,立即转过话头问道:“在哪里出事了,带我。”
“我也,这四平镇能有什么样的大事。”赵景龙也跟在后边走出了书房。
出得店门来,赵景龙就瞧见了店门外的大街上围了好些个行人,个个都是熟面孔。
“哎,这不是六爷么。您也来瞧热闹?”
“什么事啊?我来看看。”赵景龙伸手拍了拍挡在身前的人的肩膀说道。
“哦,是六爷啊,您请。”前面那人回头一看是赵景龙,立马让出了位置。
赵景龙上前一看,就见圈子里的雪地上躺着一人。浑身上下都是雪块包着,一副被冻僵了的样子。
“喂,我说不对呀。这人看上去都快成冰棍了,在雪堆里怕不有三四天的工夫了,怎么刚才我进门的时候没有瞧见?这人是打哪儿冒出来的?”
“六爷,这人是三娃子从对面的小摊底下拖出来的。”
“哦,死的活的?”
“好象还有一口气。”
“那你们围着干麻,还不快把他送到药铺去找郎中看看,人命关天。”
“六爷,我们想是想啊,可这药费谁出啊?”
“我出成不?还不快动手?”
“是是,六爷发话了,大家伙帮帮手。”
有了赵景龙出药费,围在四周的众人七手八脚的抬起地上的人就往药铺跑。
赵景龙并没有跟着去,而回转身子和王明又回到了店铺里面去鉴赏他的化去了。
“诶,这年月真够戗,咱四平镇也出了穷叫花子了。”老王一边走一边摇着头。
“是啊,自从大清朝倒了台袁世凯做了皇帝以后,天下的老百姓就都没有了活路。你看现在的天下哪个不反他袁世凯?还好我们四平镇是个地处偏僻的小镇,要真是和那些战火连天的城镇一样处在兵家相争的位置上,你看我们还有这样的太平日子?前次我去江西就差一点回不来。”赵景龙跟在后边心有余悸地说道。
“哎,六爷,我们都是平头百姓,不谈 萧三少的手sodu国事,不谈国事。”
“哦,是我多嘴了,老王你就当我没说。”
过了一会儿,赵景龙便抱着自己的那一幅画从“四慈堂”出来了。本来想直接回家,突然又想起了刚才的那件事,于是,赵景龙就顶着雪转身往药铺方向走去...
“哟,六爷是您呐。”
“是我。刚才送来的那个人怎样了?”
“还好送的及时,不然的话就没有救了。如今,只要他能够好好的调养几天就会好的。”
“啊,活过来就好啊。对了,陈老板,这药钱怎么算?”
“哎,看您怎么说的这是?我哪能跟六爷您要钱呢?您这不是为难我吗?”
“陈老板这话我可听不懂了,哪有看病不给钱的?你说个数。”
“这...那我就说了。”药铺的陈老板伸出了两个指头,“得这个数,六爷您看...”
“恩,虽说是贵了点,不过也没什么关系。回头我给陈老板带过来。”
“好的,好的。不过那个病人...”
“人我带走就是了,不会占你的地方。”
“是是,六爷,您真是天底下最大的善人呐...”
“得了吧,人在哪里?”
“在后院,我给六爷带路。”
两天以后,这个被赵景龙救过来的病汉终于醒转了过来。赵景龙从管家那里得到了这个消息后,立即赶到了西边的厢房里去看情况。
赵景龙一进门就看见躺在床上的病汉正挣扎着要起来,身边陪着的管家赶紧上去按住。
“哟,你别动,你的身子还弱着呐。这是我家老爷来看你来了。”
“我这是在哪儿?”
“你这是在我家老爷的府里。是我家老爷把你救回来的。”
“哦,多谢了。”
赵景龙走到床前,仔细的瞧了瞧躺在床上的病汉的面容,不由得大吃了一惊。
“怎么是你?”
“啊,老爷,这人你认识?”
“在江西的时候见过一面。”
“你是...”
“你还记得在江西卖画时的那个买你的画的人吗?”
“在江西卖画?...啊,原来是恩人您呐。”病汉又要挣扎着起来。
“你别担心什么?你现在在我家里,想见我随时可以见到,不着急。好好躺着休息,以后我再来看你。”接着,赵景龙又对身边的管家吩咐了几句便出去了。
又过了几天,病汉能够起身行走了。赵景龙便让管家把他带到自己的书房里,自己好问问他的身世。
“对了,我光救了你,可是还不知道你姓什名谁?请问你贵姓啊?”
“恩公在上,小人乃是京都人氏,姓申,叫申长生。老家在江西合肥。上次卖画给恩公就是因为身上没了盘缠,才将带在身上的家里唯一值钱的画拿出来卖的。”
“哦,那你是干什么的?看你身材魁伟,怎地如此寥落?”
“实不相瞒,我爹本是大清朝的一等带刀侍卫,因为袁世凯篡权乱政、大清朝跨台,所以我爹就带我想回江西老家过安静的日子。谁知道刚回到老家我爹就被乱兵打死了,我气不过杀了几个贼兵替我爹报了仇。不过我就在老家不能呆下去了,所以只好又跑了出来。因为身上没钱,就只能在江西打转,走不远。好在安庆时碰上了恩公,得了些盘缠,然后我就北上返京。但是路上遇着好几起乱兵,我只好绕道避开,不成想路长了钱就不够用了,自己又下不了手去抢,只好做了乞丐一路讨了过来...”
“哦,我明白了。你爹是大清朝的一等带刀侍卫?这职位不低啊,你是满人吧?”
“小人是汉军旗,让恩公见笑了。”
“我这个人呢,没有什么毛病,喜欢直来直去。所以你不用太过谦。因为一等带刀侍卫确实是个好差事。你想,能带刀在皇上面前行走,那是什么人?哦,对了,你爹是一等带刀侍卫,那你应该会武吧?”
“小人会一些个皮毛。”
“能不能让我开开眼?”
“那小人就在恩公面前献丑了。”
申长生言罢站起身来,对着赵景龙一供手:“请问恩公,可有物件让小人使用?”
“你要什么物件?”
“随便什么都行。”
“那就用这个砚台吧。”赵景龙从书桌上抓起一方砚台递给了申长生。
申长生从赵景龙手中接过砚台,然后双腿一分,两只手掌紧紧把住砚台。就见他深吸了一口气,猛地一声低喝,双手向两边一扯就将手里的砚台扯成了两半。坐在旁边的赵景龙和站在另一边的管家顿时被申长生的力气给惊得目瞪口呆。好半天赵景龙才木然的从申长生的手里接过断成两半的砚台,仔细的反复观瞧。
“好力气,你可真让我开了眼。要知道这砚台我曾经给摔了几次都没有摔坏,你这一扯就断作两半了,真不知你是怎样做到的。佩服,佩服。”
“恩公过奖了。”
“你现在没有亲戚了吧?”
“恩公,您问这个...”
“哦,我想留你下来,做我家的护院,你看...”
“小人反正也没有别地方可去,就留在恩公这里吧,也好报答恩公对小人的救命之恩。”
“既然这样,你就别再叫我恩公了。我姓赵,在家里排行老六,你就跟着他们叫我六爷,你呢,也别再什么小人了,以后我就叫你长生,你看如何?”
“长生记住了,六爷。”
“好,呵呵。晌午我让管家摆一桌酒席,好为你接风。啊。”
“谢六爷。”
就这样,申长生就做了赵景龙的看家护院,长住了下来...
,!
第二章
冬去春来,一转眼的工夫,时间就到了1939年。55885。com
四平镇还是老样子,唯一不同的是在大街两边的屋檐下挂满了日本国旗。红白分明,随风飘动。
如今的赵景龙老了,头发也白了,背也驼了,不过身子骨还是非常的硬朗。这得要归功于护院申长生,他在这些年里教了好些个强身健体的功夫给赵景龙,让这位四平镇的龙头大爷好好的长了身体。
赵家在这些年里添了好些人口,连申长生也有了一个小孙子,如今都十九岁了,正和西面的张家小妹谈对象。
自从日本人来到了四平镇以后,赵景龙就金盆洗手,不再做古董生意了,整天呆在家里,足不出户。
但是,他不出门做生意,日本人却上门来找他做生意了。
这天上午,赵景龙正在大院子里打太极拳,院大门就被人咣当一下给撞开了。一群身穿黄色军装的日本兵从门外涌了进来。
赵景龙停止了运动,站直了身子冷冷的看着闯进来的日本兵。而在后院听见响动的申长生等人也跑出来查看情况。当他们见到是一群手端三八大盖的日本兵时,全都愣在了当地。
“谁是赵景龙?站出来。”一个日本人从人群里走出来问道。
赵景龙一怔,心里在想这个日本人怎么会说中国话,口里答道:“我就是。”
“哦,你就是赵景龙?听说你家里很有些宝贝,而皇军想买你的这些个宝贝,你就拿出来吧。”
“皇军?”赵景龙听得呆住了,“这日本人怎么自己说自己是皇军?”
“你是中国人,你这个狗汉奸...”这时,一边的老管家冲了出来,冲着那个“日本人”大声地唾骂道。
“砰!”地一声枪响,老管家身子一震,再向前一仆,两脚在一阵扭动过后便停止了。
“你们,你们凭什么杀人?啊?你们还有没有王法?啊?你们...”
赵景龙冲上前去,蹲下身来抱起了老管家的头,看着老管家依旧没有闭上眼睛的面孔,心里就象被人捅了一刀一样难受。
申长生抢前一步当在了赵景龙的身前,怒目圆睁地瞪着眼前的汉奸和日本兵。那汉奸吃了一惊,被申长生的气势给吓住,往后退了好几步才稳住阵脚。
“嘿嘿,王法?皇军的话就是王法。你们要是不把宝贝交出来,一个都别想活。”
“你们就是要宝贝,也得让我们慢慢的给你们收拾对吧?要让你们在这里等上一等了。”
“不用了,我们皇军可以替你们收拾。”那汉奸回头对着那群让日本兵一挥手,日本人立即蜂拥而上,冲进了屋子里面去抢宝贝去了。
所有的赵家人面对着明晃晃的刺刀,全都敢怒不敢言。
日本人走了,赵家变成了一片废墟。所有的家具全被日本兵砸了个粉碎。连墙上的砖头也被敲掉了好些块,一个窟窿一窟窿的连过去。
赵家人全都站在大堂屋里,围在老管家的尸体周围。
“你们都出去吧,长生留下来,我有话要跟你说。”
“是,六爷。”
等所有的人都出去以后,赵景龙对申长生说道:“长生,你愿意替我把我赵家的宝贝**四平镇么?”
“您说什么啊?六爷。”申长生听得呆了一呆,“宝贝不都让日本人给抢光了?”
“那些只是一些赝品。本来是我用来应付盗贼的,没想到却骗倒了日本人。”赵景龙喘了口气,继续说道:“但是我心里很明白,那些日本人不象盗贼那样好对付,他们一定还会回来。我琢磨着能不能赶在日本人的前面把这些宝贝运出四平镇。咱们中国人的东西,我赵景龙就是死也不会让日本人得了去。”
“请六爷放心,我虽然老了跑不快,但是我儿子、孙子还都年轻,他们一定能够把咱
中国人的宝贝**四平镇去。”
“好,你去把他们叫来。”
“是,六爷。”
在赵家后院子里,赵景龙和申家三祖孙乘着黑夜将赵景龙埋在地底下的宝贝,一件一件的挖将出来。然后再搬到堂屋里面,仔细的清点数目。
“六爷,一共是一百三十三件。”申长生在点过数目之后对赵景龙说道。
“是,数目是这样多,没有差错。”
“但是,这么多东西怎么带得出去?”申长生很是为难。这也难怪他为难,这些从地底下挖出来的古董不仅数量多,而且有些东西还很沉重,很有些分量。要让两个人全都带走是不可能的。
“我也知道要把这些宝贝全部救出去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会从中选出两三件咱们中国的稀世珍宝让你们**去。至于其他的,我们还得另外想办法才行。”
“那,六爷您看这些宝贝当中,那几件要让我的儿子和孙子带走?”
“这一件是铜头佛,要带走。这一件是玉面盆,要带走。还有这一件是兵王剑,要带走.
这一件是帝王玺,要带走...”赵景龙半躺半坐在唯一一张没有被日本人砸碎的金雕大椅里,指着地上的古董,一口气选出了七件大小不一的国宝来。“特别是第一件铜头佛,你们无论如何都要**去。就靠你们了。”
“请六爷放心,人在佛在,人亡佛也在,决不会让日本人给夺了去。”申长生一脸严肃地答道。
“好,你们现在就带上东西走吧。我赵景龙祝你们一路顺风。”
“六爷,爷爷,爹,我想先张小妹。”申小弟低声地请求道。
“不成,万一被日本人看见那还得了。”申长生一口回绝了。
“小弟,你可以张小妹。长生,你就别难为孩子了。”赵景龙阻止了申长生。
“谢谢六爷。”申小弟喜出望外。
“六爷,这要是万一出了差子...”申长生担心地说道。
“只要小弟能够小心一些就不会有问题。日本人今天刚走,应该不会这么快就回来的。小弟你要快去快回。”
“诶,六爷。”申小弟答应了一声,转身跑出了堂屋去。
“现在我们把这些留下来的东西收拾收拾, 官路金领全文阅读再想个办法看看怎样不让日本人抢了
去。”
申小弟出得院门,一猫腰穿过了四人宽的大街,直往西面奔去。在转过了一个转角以后,申小弟大老远就瞧见了张小妹的家,家里还亮着灯。
申小弟立即放开两脚大步跑过去,不一会儿便到了张家的大门前。刚想扣门,却发现门是虚掩着的。申小弟一愣,一伸手推开了房门,顿时瞧见了坐在屋子里面的那个汉奸和两个日本兵。
申小弟和屋里的日本兵都是大吃了一惊,全都愣在一处。好在申小弟抢先一步反应过来,立即扑了上去。这时日本人也反应过来了,纷纷伸手去抓搁在一边的步枪。但是申小弟的动作太快了,两个日本兵的手刚模到枪身,申小弟就已经冲到了日本兵的身前,抢先一脚踢飞了步枪,再抬手一拳击出,打在了前面一个日本并的腮帮子上。中拳的日本兵吃不住劲道,身子不由自主的往后一仰,申小弟的第二拳又闪电般的打在了他的肚子上。日本兵一声惨叫,顿时就奄了,扑通一声栽倒在地。另一个日本兵已经端起了步枪,一转身看见自己的同伴倒地不起,立即一声大叫:“混蛋(日语)!”一个箭步前跨,呼地一下将手里的步枪对着申小弟就直刺了过来。申小弟侧身一让,前冲之势不变,伸左手将日本兵递到身前的抢身向外一崩,右手急探而出,伸出食、中两个指头一下子就Сhā进了日本兵的眼窝里面。“啊!”日本兵一声撕心裂肺的嚎叫,双手丢掉了步枪就要去护眼睛。申小弟的左手已经收了回来,一计掌刀狠狠的劈在了日本兵的咽喉上。日本兵立刻停止了叫喊倒了下去。
站在一边的汉奸吓得赶紧转身就向里屋跑,边跑边高声用日本语喊叫:“腾田大队长,快救我...”
申小弟知道不能让眼前的汉奸走脱,一把抄起地上的步抢,对准汉奸的后背便投了过去。汉奸带着Сhā在背上的步抢对直地撞在了门框上,然后又反弹了回来倒在地上,Сhā在后背上的步抢立即穿过了汉奸的身体,占满鲜血的刺刀发着耀眼的红光...
又一个衣冠不整的日本人从里屋冲了出来,手里提着一把战刀。
看着冲出来的日本军官,申小弟什么都明白了。光着膀子的日本人让申小弟知道了一切。
“我操你日本人的全家祖宗!”申小弟从嘴里发出了一声怒吼,瞪着两只血红的大眼疯狂地扑上。和日本军官扭在了一起...
“小弟怎么还不回来?”申长生有些沉不住气了。
“爹,会不会是遇上了日本人?”申长明也担心地说道。
“恩,这样吧,长明你先走,带上这尊铜头佛像,赶紧上路。”
“好的。六爷。”申长明将铜头佛像背在背上,一手提了一把单刀,对着赵景龙和申长生一拱手,“六爷,爹,保重。”一转身进了后院,纵身窜上了院墙,翻身而去。
申小弟站在张小妹的身前,伸出双手抚模着她的脸。“小妹,我来看你来了。你张开眼睛看看我呀,就看一眼成不?我就要出远门了,也许再也回不来了。你怎么不睁开眼看看我呀?小妹...呜...”张家小妹的眼睛依然闭的牢牢的,没有一丝睁开的意思。**的身体上挂满了伤痕。青的、紫的、黑的,下体还流着血,那是红色的,就和以前申小弟为她采的小红花一样艳红。虽然张小妹的雪白的身子上面有了这些个痕迹,却依然的美丽,柔软赋有弹性。只不过身体已经变冷了,没有了以前的温暖。
申小弟记起了自己的事,一咬牙,转身出去割下了日本人和汉奸的四颗人头,放在了张小妹的小床边。再伸手拉过一边的被子盖在了张小妹的身上。然后抓起桌上的油灯点燃了床幔...
四平镇北面传来了隐隐约约的喧闹声,接着边是脚步奔跑的声音。划过了寂静的夜空传将过来。申小弟听见了,将自己奔跑的速度又加快了两分。跑到赵家大门口的时候,翻身跳进了大院。
“小畜生,你真是不知到好歹。怎么现在才回来?”申长生一见申小弟进屋,劈头就是一顿狠骂。
“我去的时候,小妹一家都死了,我杀了屋里的四个日本人和那个汉奸。”
“啊,日本人在张小妹家?张家的人都没了?”赵景龙和申长生不由得呆住。
“是的,我最后放了一把火,出来时听见了北边有人声,日本人可能马上就要来
了。”
申小弟喘着气道。
“那事不迟疑,你赶快带上东西走人。现在天还没有亮,你要小心点。”
“知道了,爷爷。”申小弟背起早已准备好的包袱,转头向赵景龙一拱手,道:“六爷,保重。”然后奔出屋去,和他爹一样翻墙走了。
两个老人在申小弟走后,便开始在屋子里面清理留下来的古董。能砸的全砸烂,能烧的就烧光,直至所有的剩下的古董全都清理干净了才停了手。
赵景龙和申长生坐在地上,相互看着对方,慢慢的两个老人都笑了。
“长生,现在日本人是得不到咱们的宝贝了,咱们中国的宝贝是不会留给那些小日本的。”
“是的,六爷,一片也不留给小日本。”
“哈哈哈哈...”
院门被日本兵又一次地撞开,全副武装的日本穿过前院冲进了堂屋里面。看着满地的碎片和残灰,领头的日本军官暴跳如雷,呼地一下抽出了腰间的长刀,对着坐在地上的赵景龙劈头砍了下去。
坐在另一边的申长生伸手在地上一撑,身子借力跃起,抬左臂由下往上一格,打在了日本军官的手腕上,日本军官手里的长刀立时脱手飞出,Сhā在了对面的柱子上。紧跟着申长生将左手由内向外一挽压住了日本军官的右肩,右手再一伸,虎口一下子卡住了日本军官的脖子,同时手指一叫力,只听得“卡!”地一声,那日本军官的喉管就被申长生捏了个粉碎。
“混蛋!杀了他,杀了他...”
日本兵们慌乱了起来,一时间用刺刀刺的,也有用抢射击的。可怜申长生还来不及拉近与日本兵的距离,就这样惨死在了日本人的刀抢下。接着日本兵一涌而上,将坐在地上的赵景龙乱刀刺死。老人在临死前的惨叫声久久的在堂屋里回响...
,!
此文与本书无关,大家勿进
罗马旗上的颜色浑厚、浓郁、丰满。教廷的旗上虽然也有黄色,但与白色并列,因而比起罗马旗上的黄色来,便显得轻浮而单薄。罗马旗上的另一种颜色是紫红。要调出这种色彩,大概只有在已经很深的红色中再加上点紫色或天青色才行。然而,自然界中却不乏这两种颜色,有些普通的花也使人想起这些色彩,像毛茛花和肺疗草。我还在巴黎一家餐馆桌上摆的一束束金盏花和郁金香上无意中发现这两种颜色。
与罗马这两种颜色的不期而遇,往往使我怦然心动,觉得那似乎是好兆头,──“很快就要到罗马去了!”──我的拉丁语书和罗马史书的书签也是具有这两种颜色的丝带。我爱看这些颜色,似乎这对眼睛有好处,比大部分其他纹章的组合色多出点什么似的,风一定知道,罗马的旗帜比其他任何旗帜舒展更徐缓,升起时也显得更加庄严;大地也知道,罗马的旗帜影子比其他任何旗帜更浓。
我们在这些颜色中发现的优点,无疑部分来自我们凝聚在其中的思想和感情:“…………”2,“eineweltzwarbistdu,o,rom……”3以及我们在罗马消磨岁月在我们脑海中留下的零碎而纷纭的回忆。人们很难想像这些颜色会代表别的大城市如伦敦、巴黎、芝加哥或布宜诺斯艾利斯,似乎只有具备罗马那样辉煌的历史,拥有罗马那样众多的英武君主和光辉朝代的城市才能配得起罗马这个意义如此深长、内涵又如此丰富的名字。
人们也很难想像罗马的旗帜能够离开本土或曾经离开过本土,在遥远的地域,或者在除蒂贝里纳岛4以外的其他岛屿,或者,也许等奥斯蒂亚5划归罗马以后,在萨克雷岛上空飘扬。这面旗是,也将永远是罗马所独有的罗马旗帜,否则便会逐渐失去与它们象征的城市二位一体的特性。在传播文明与殖民远征方面,罗马过去曾经,将来也仍会派出其他有代表性的象征:从军团的军旗到攻城略地的年轻民族的战旗,从神圣罗马帝国到葡萄牙和卡斯蒂利亚的旌麾。但本身的旗帜罗马却轻易不肯使用,因为旗帜与罗马的名称一样,与罗马形影难离。一个人如果将这面旗帜和传家宝一起带到天涯海角──即在维吉尔6或塔西陀7作品的书页中夹入一个丝质的书签──他只要看一看这面旗帜,眼前便会立刻出现罗马的街道、建筑、广场、喷泉和花园。
回想起来,我们会不无惊讶地(虽然这该是意料中的事发现,尽管书签上这些颜色使远方的旅人对罗马产生思念之情,但与罗马未来远景的主色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一大片黯淡了的黄色和褪掉了的红褐色几乎和某些新盖的工业楼房(像拉丁门那边的房子就使人满心不高兴的想起里尔或卢贝8近郊的房子,灰蒙蒙的颜色几乎一样阴沉。可是,就在这片灰暗的颜色之中,却偶尔星星点点出现一种略带橘黄的赭石色,在日久生成的一层锈色下,仍然保留着绚丽的光辉,而且清新浓郁,在我们的脑海中,俨然像糅合了罗马的两种颜色:嫣红渐淡,像暗影般散开,犹如一块轻纱笼罩在黄色之上,使之光芒顿减,黯然失色。
我在罗马时用了相当一部分时间去寻觅和观察这种颜色,往往突然会强烈地怀念起带有这一颜色的某座建筑物、一个街拐角或一堵墙来。
使我经常这样想起的地方是罗马学院的内院,周围的斜坡有一排排窗户。沿着斜坡可以一直进入图书馆的大堂。内院很深,显得有点狭窄,猛一看,凄清冷落,仿佛布景的反面。它所在的那一整套建筑只是后部有窗,而且排列得参差不齐。虽有窗而形同虚设,似乎永不打开。尽管窗外树木成丛,终年常绿,也是布满灰尘,无人修理。这个院子总是门庭冷落,弥漫着一股修道院般的寂静。
围绕院子的那四道高墙上面涂着一层橘黄色,如此素雅又如此含蓄,其魅力有谁能以言语形容?在一个几乎被遗忘的角落里,这种颜色如此淋漓尽致地在千变万化的明暗之间表现出来的那种喜而不露、乐天待时和孤芳自赏的高贵气度,又有哪位画家的妙笔能描绘得出来呢?
楼梯对面的尽头处,生长着一株爬山虎,纤细的枝叶斜刺伸展,交织如网,覆盖着日照最长的那部分墙壁。它发芽抽叶的时间较晚,到了四月中旬才侵入橘黄 超级文明基地帖吧色垂直国度的这个地区。但人工的色彩不甘示弱,在一片长长的扇形碧绿之中,重又点燃其秘密的火焰。稍后,两种色彩在蔚蓝的天空下达成谅解,和平共处,相得益彰。于是,当你爬上图书馆的楼梯时,在每一层的拐角处,除了宁静荒芜的内院和无人修理的花园以外,又会看见一道醉人的天光,使你不禁暂停脚步,俯身观赏一番。
罗马具有得天独厚的光、色和高贵的品格。我们的发现实意料所不及,因而也许比在任何其他地方更感到身在福中,同时也感到死亡的威胁。
我们生活在罗马,岁月悠悠,令人陶醉,不禁心满意足。而在这个时候,我们过厌了舒适悠闲的日子,兴冲冲地登上充满知识和梦幻的殿堂,这种光和色却又赏心悦目地扑入我们的眼帘,伴随我们的脚步,似乎在这四壁之间,早已悄悄地单独把我们恭候,使我们在登堂入室,饱览群书之前便已感受到罗马无比的温馨。每天如此,无论是我们来还是去。罗马这与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毫无共同之处的一角,罗马这种色彩缤纷、瞬息万变的风景,能够在我们工作之余和随着书本遨游了几个世纪以后,告诉我们罗马的时间和天空。
然后,痛苦的思虑来了:“我们难道也要离开这里不成?”接着产生的是抗拒和恐惧的心理。徒然的争论终于以公平决定、接受现实和交口称颂而告终……当美第奇9病危的时候,有人向他赞颂天国,他回答说:“比齐宫10对我已经足够。”如果我在临终之时处于──但我并不希望如此──与美第奇同样的心情,也许我会说:“罗马学院那个院子……”。
注释:
选自《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法国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张冠尧译。拉博(1881—1957,法国作家。拉博醉心意大利的文化和艺术,一经涉猎,辄流连忘返。曾多次畅游意大利,博览群书,并与当地文学界结交,在意大利报刊发表文章。1932年,拉博将自己所写有关意大利的散文编辑成册。本文即为该文集的第一篇文章,洋溢着他对罗马爱恋之情。罗马的市旗有金黄与紫红两色,反映着他的感受和人生哲学:金黄色代表生的欢乐,而紫红色则代表死亡。正因人生短暂,才显得人生欢乐的可贵。
2拉丁文:“不能以武力夺取则以宗教得之……”。
3德文:“啊,罗马,你是整整一世界……”。
4〔蒂贝里纳岛〕及下文的隆克雷岛均意大利岛名。
5〔奥斯蒂亚〕古罗马港口。
6〔维吉尔(前70—前19〕古罗马著名诗人,著有《牧歌集》。
7〔塔西陀(约55—约120〕古罗马历史学家,著有史书多种。
8〔里尔或卢贝〕均为法国北部工业城市。
9〔美第奇〕美第奇家族是15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名门望族,权倾朝野,富甲一方。此处的美第奇指罗棱佐;美第奇(lorengodemdici约1449—1492。此人虽然生活豪奢,但奖掖文学艺术,大量收购和搜集希腊文和拉丁文手稿以及古代雕刻,并罗致著名艺术家如米开朗琪罗(即后面文中的“弥盖朗琪罗”)等。在他的努力下,佛罗伦萨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名城。
10〔比齐宫〕在佛罗伦萨,建于1440年,宫内藏画极多。
提起罗马,人们都会想起恺撒、奥古斯都这样的雄才大略的帝王;想起反对帝制、维护共和悲壮而慷慨的英雄们;想到反抗压迫、追求自由的斯巴达克斯等奴隶斗士;想到庄严的元老院、高耸的神庙、宏伟的角斗场。这个跨越千年的古老、强盛的帝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影响,为人类做出许多伟大的贡献。即使面对罗马的断壁残垣、颓墙荒舍,人们也会感到**满怀,充满思慕。罗马的遗产是那样宏富,它赐于后人文化艺术、政治法律、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财富。罗马的魅力也许不在于它广袤的疆土、强大的军团,而在于它高贵的品格。作者说:“罗马学院那个院子……”,那个院子里有罗马精神的时间和空间。
这篇文章以“罗马的旗帜”命题,有什么意义?作者说人们对罗马的思念之情与“罗马未来的远景”无关,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
第一章
天上刮着雪,白白的雪花打着转的往下掉。北国的冬天是很冷的,但是也很美。
四平镇就座落在黄河第九弯的北岸边上。一条四人宽的石板大道拐了三个直角,贯穿了整个小镇。高高矮矮的房顶都铺满了雪,一片银光。
这天晌午,镇东头的赵景龙吃过午饭,便带上了他刚从江西买回来的一幅明代的泼墨山水图出门去了。
这赵景龙是四平镇的老字号古玩家,和镇西的老石匠杨蒲并称是四平镇的两大老古董,家里的古董比四平镇最大的古董店“四慈堂”里的还要多。尤其是这赵景龙,家里的几代先人都曾在前朝做大官,所以家里面十分的富有,在这四平镇可以说是第一大户,是个财神。那镇西的老石匠杨蒲虽说也是家大业大,但是和他赵景龙相比,还是差得远远的。因此,赵景龙稳稳的坐上了四平镇的头一把交椅。又因为赵景龙平时为人谦和、乐善好施,在家里排行老六,所以,这四平镇里的乡亲们都尊称赵景龙为六爷。
“哎,六爷,您这是上哪儿去?”
“哦,老张啊,我这不是到四慈堂那里去找老王么。”
“啊,六爷您又有好东西啦?”
“咳,什么好东西,还不就是一幅画么?”
“哦,我这就过去了,六爷您好走。”
“好走,好走。呵呵。。。”
赵景龙一路走,一路不时地和碰着面的老熟人、老朋友打招呼。走得一刻钟便到了“四慈堂”的店门口。
赵景龙哈着冷气,猫腰从大门旁开着的一扇小门里钻了进去。
“哟,六爷,您来啦。”
“怎么不是。”赵景龙一面拍打着身上的雪一面说道,“我这儿有幅画想请你瞧
瞧。”
“六爷,您这是说到哪儿去了,还有您看不出来的玩意儿?”
“哎,老王,你别说,这幅泼墨山水写意图我还真看不出来,只知道是明代的东西,至于是真品还是赝品就瞧不出来了。所以就到你这儿来让老王你帮我瞧瞧。”
“哦,真有这回事?拿来我瞧瞧。”
赵景龙跟在店老板老王的身后边穿过前堂来到了后边的书房里,打开了手里的泼墨山水图摊在了大书桌上。
老王从兜儿里取出随身带着的放大镜,然后弯下腰来用放大镜在铺开的画面上仔细地观瞧着。
“恩,我看这是名代出产的山水写意图,但是我怎么瞧着不象是谁的作品呐。因为我从没见听说过这幅画呀?六爷,您这是从哪儿弄来的?”
“不就是前半月从江西安庆带回来的么。当时我就很纳闷儿,这明代的几大书画家我都琢磨遍了,可就是想不起谁画过这幅山水写意图。”
“那六爷您怎么...”
“嗨,还不是瞧着卖画的那人可怜才买下来的。”
“啊,六爷,您可真是大善人呐。”
“看你,你这是什么话。”
“哎,对了六爷,您的那件宝贝能不能让我再瞧瞧...”
“哎,老王,这可不成,绝对不成。”
“我只瞧瞧还不行么?”
“不成不成,那是我赵景龙的传家宝,不能随便让人看的。老实说,上次让你看了去,我到现在还后悔呢。”
“六爷,您看您这是说哪儿去了,哎...”
这时候,书房的门被人咣地一声撞开了,打外边跑进一个人来。
“不好了不好了,掌柜的,外面出事儿了。”
“小栓子,你要造反呐...啊,出事?出了什么事?”老王一抬头看见是自个儿前堂的小伙计如此的没有规矩,不由得气往上冲。刚想发作就听见了小伙计后面的话,立即转过话头问道:“在哪里出事了,带我。”
“我也,这四平镇能有什么样的大事。”赵景龙也跟在后边走出了书房。
出得店门来,赵景龙就瞧见了店门外的大街上围了好些个行人,个个都是熟面孔。
“哎,这不是六爷么。您也来瞧热闹?”
“什么事啊?我来看看。”赵景龙伸手拍了拍挡在身前的人的肩膀说道。
“哦,是六爷啊,您请。”前面那人回头一看是赵景龙,立马让出了位置。
赵景龙上前一看,就见圈子里的雪地上躺着一人。浑身上下都是雪块包着,一副被冻僵了的样子。
“喂,我说不对呀。这人看上去都快成冰棍了,在雪堆里怕不有三四天的工夫了,怎么刚才我进门的时候没有瞧见?这人是打哪儿冒出来的?”
“六爷,这人是三娃子从对面的小摊底下拖出来的。”
“哦,死的活的?”
“好象还有一口气。”
“那你们围着干麻,还不快把他送到药铺去找郎中看看,人命关天。”
“六爷,我们想是想啊,可这药费谁出啊?”
“我出成不?还不快动手?”
“是是,六爷发话了,大家伙帮帮手。”
有了赵景龙出药费,围在四周的众人七手八脚的抬起地上的人就往药铺跑。
赵景龙并没有跟着去,而回转身子和王明又回到了店铺里面去鉴赏他的化去了。
“诶,这年月真够戗,咱四平镇也出了穷叫花子了。”老王一边走一边摇着头。
“是啊,自从大清朝倒了台袁世凯做了皇帝以后,天下的老百姓就都没有了活路。你看现在的天下哪个不反他袁世凯?还好我们四平镇是个地处偏僻的小镇,要真是和那些战火连天的城镇一样处在兵家相争的位置上,你看我们还有这样的太平日子?前次我去江西就差一点回不来。”赵景龙跟在后边心有余悸地说道。
“哎,六爷,我们都是平头百姓,不谈 神灭乾坤sodu国事,不谈国事。”
“哦,是我多嘴了,老王你就当我没说。”
过了一会儿,赵景龙便抱着自己的那一幅画从“四慈堂”出来了。本来想直接回家,突然又想起了刚才的那件事,于是,赵景龙就顶着雪转身往药铺方向走去...
“哟,六爷是您呐。”
“是我。刚才送来的那个人怎样了?”
“还好送的及时,不然的话就没有救了。如今,只要他能够好好的调养几天就会好的。”
“啊,活过来就好啊。对了,陈老板,这药钱怎么算?”
“哎,看您怎么说的这是?我哪能跟六爷您要钱呢?您这不是为难我吗?”
“陈老板这话我可听不懂了,哪有看病不给钱的?你说个数。”
“这...那我就说了。”药铺的陈老板伸出了两个指头,“得这个数,六爷您看...”
“恩,虽说是贵了点,不过也没什么关系。回头我给陈老板带过来。”
“好的,好的。不过那个病人...”
“人我带走就是了,不会占你的地方。”
“是是,六爷,您真是天底下最大的善人呐...”
“得了吧,人在哪里?”
“在后院,我给六爷带路。”
两天以后,这个被赵景龙救过来的病汉终于醒转了过来。赵景龙从管家那里得到了这个消息后,立即赶到了西边的厢房里去看情况。
赵景龙一进门就看见躺在床上的病汉正挣扎着要起来,身边陪着的管家赶紧上去按住。
“哟,你别动,你的身子还弱着呐。这是我家老爷来看你来了。”
“我这是在哪儿?”
“你这是在我家老爷的府里。是我家老爷把你救回来的。”
“哦,多谢了。”
赵景龙走到床前,仔细的瞧了瞧躺在床上的病汉的面容,不由得大吃了一惊。
“怎么是你?”
“啊,老爷,这人你认识?”
“在江西的时候见过一面。”
“你是...”
“你还记得在江西卖画时的那个买你的画的人吗?”
“在江西卖画?...啊,原来是恩人您呐。”病汉又要挣扎着起来。
“你别担心什么?你现在在我家里,想见我随时可以见到,不着急。好好躺着休息,以后我再来看你。”接着,赵景龙又对身边的管家吩咐了几句便出去了。
又过了几天,病汉能够起身行走了。赵景龙便让管家把他带到自己的书房里,自己好问问他的身世。
“对了,我光救了你,可是还不知道你姓什名谁?请问你贵姓啊?”
“恩公在上,小人乃是京都人氏,姓申,叫申长生。老家在江西合肥。上次卖画给恩公就是因为身上没了盘缠,才将带在身上的家里唯一值钱的画拿出来卖的。”
“哦,那你是干什么的?看你身材魁伟,怎地如此寥落?”
“实不相瞒,我爹本是大清朝的一等带刀侍卫,因为袁世凯篡权乱政、大清朝跨台,所以我爹就带我想回江西老家过安静的日子。谁知道刚回到老家我爹就被乱兵打死了,我气不过杀了几个贼兵替我爹报了仇。不过我就在老家不能呆下去了,所以只好又跑了出来。因为身上没钱,就只能在江西打转,走不远。好在安庆时碰上了恩公,得了些盘缠,然后我就北上返京。但是路上遇着好几起乱兵,我只好绕道避开,不成想路长了钱就不够用了,自己又下不了手去抢,只好做了乞丐一路讨了过来...”
“哦,我明白了。你爹是大清朝的一等带刀侍卫?这职位不低啊,你是满人吧?”
“小人是汉军旗,让恩公见笑了。”
“我这个人呢,没有什么毛病,喜欢直来直去。所以你不用太过谦。因为一等带刀侍卫确实是个好差事。你想,能带刀在皇上面前行走,那是什么人?哦,对了,你爹是一等带刀侍卫,那你应该会武吧?”
“小人会一些个皮毛。”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