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阿玛展望了自己一段时期以内的工作目标:找以前的同僚或者朋友活动活动,并且深刻的剖析自己以往的错误,力争可以写出一份完美的请罪折子,争取能够早日摆脱自己“闭门思过”的待遇,早日上岗。
一时间,家里有了新的气象,每个人都坚守自己的岗位,向着自己的目标奋进,家里的气氛一片欣欣向荣。
然而,在几天以后,家里的这种积极向上的气氛就受到了打击。
首先是阿玛,他最近写了好几份请罪的折子,希望自己可以完成从一个囚犯到公务员的蜕变,但是无奈老天爷不给他机会,写的几分请罪折子都如泥牛入海一般杳无音信。阿玛在这样的情况中越来越沉默,眉间忧愁不散,我为了让阿玛高兴起来,又以三岁女童的撒娇功力缠着阿玛教我认字,才让阿玛心情有一点儿起色。
还有一件天大的事是哥哥上的那个官学选了哥哥进新成立的同文馆上学。我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很开心,但是阿玛、额娘和哥哥都是一片愁云惨雾的,我十分的不理解。
这个同文馆应该就是历史上“京师同文馆”的前身,应该也是北京大学的前身,在后世很有名,我在历史课本上都听过它的大名,但是以前在课本上只是记得有这么一个词而已,现在的我对它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这个同文馆是根据恭亲王也就是后世常说的“鬼子六”的建议在同治元年(也就是今年)设立的,目的是为大清培养翻译人才,开设英文、法文、俄文三门课程。但是我知道以后他的课程还会增加的,而且现在已经是清朝末期了,我们的国家正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如果不学习新的知识,如果还不开眼看世界,我们会被淘汰的,因此我认为哥哥入选同文馆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是很显然全家抱这种想法的只有我一个人。
阿玛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就气得摔了杯子,怒到:“欺人太甚!”然后匆匆出门去了,我估计阿玛是找人理论去了。额娘则是不停的抹眼泪,哭道:“我可怜的儿啊,他们怎么能这么欺负你呢。”哥哥也愁眉不展的,不知道该怎么办。相比之下,只有我一个人是欢欣鼓舞的。好在我的年纪比较小,也没有人注意到我的异常。
半晌以后,阿玛失落的从外面回来了,把哥哥单独叫进了书房去谈话。我很好奇为什么大家会对这个消息有这么奇怪的反应,于是就在书房门口偷听。
通过阿玛和哥哥断断续续的说话,我大概明白了他们的意思:大家都很不看好这个“同文馆”,认为在里面学的都是一些蛮夷的东西,是对祖宗的背叛,所以同文馆的架子虽然搭起来了,外籍教师也找好了,但是却没有学生愿意到里面去读书。但是学校总得有学生吧,既然没有人愿意来,他们就强制分配,从各个官学里面抽调八旗子弟进入同文馆学习,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家都通过各种关系逃避了这次“选调”,但是我们家刚刚失势,于是就把这个差事分到哥哥头上了。阿玛和人好说歹说他们也不愿意把哥哥换下去,只说这个是“上面的规定。”我们家刚刚为救阿玛出狱而散尽家财,所以也没有银子可以走关系了。
于是,哥哥就这么被迫进了同文馆,爸爸让哥哥不要灰心,进去以后那些洋人的东西能不学就不学,他会在哥哥回家的时候亲自教哥哥四书五经,让哥哥不用担心,不会影响哥哥以后的科考的。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