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活正式上了轨道以后,每天都过得差不多,觉得日子过得特别快。不知不觉之间,1863年就过去了,我没有觉得自己什么地方变得和以前有所不同,除了年龄的增长。我还是每天都习武、练字、学棋,再偶尔跑到同文馆去找哥哥玩。如果遇到哥哥他们休沐就会跟着哥哥到别的地方玩,就好像自己又上学了一样,一天一天过得极有规律。
1864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我在某天听人说南方的洪秀全自杀了,然后忽然想到原来前几年南方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打得如火如荼,无比之庆幸自己活在京城,没有经历那场浩劫。但是打着的时候都和我没有什么关系,他们失败了也与我没有什么关系。我记得历史书上对太平天国的评价很高,但是我觉得他和中国以前历代的农民运动没有什么不同,唯一不同的就是它发生在清末吧,可能有时候杀了几个洋人,所以就会被人为的拔高一些。我不喜欢打仗,我不喜欢这些农民运动。我觉得这样的战争虽然起于官府或者政府的压迫,但是刚开始的农民“义军”到后来都会变成“贼”,变成祸害百姓的军队,东汉末年的黄巾军如此,明末的李自成军队如此,太平天**队也如此。
但是天平天国有过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给女人地位,提出男女平等,让女人放小脚,还有让女人参加科考,还有把所有的东西都收归圣库,然后再平均分配之类的,但是很可惜都失败了。其实我真的不认为他们会成功,领导人的局限是不可弥补的。
在古今中外所有的邻导人里面,我最佩服的人是华盛顿。倒不是说我觉得他的成就最大,而是我觉得他的品德最高。他在美国历史上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是“战争中的第一人,是和平中的第一人,是美国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人”。他让我最佩服的是他当总统以后坚持只干了两届就退下来的,明明已经有了那么大的荣耀,明明已经有了那么大的权力,但是他急流勇退了。在那个时候,处于他的那个位子,说拒绝比接受要难很多很多。他不当总统后回到了自己的庄园,又当上了庄园主,或者说是一个农民,没有另外一个人能像他那样。
美国有很多有名的总统,比如林肯,比如罗斯福,但是我对他们的敬佩都没有华盛顿那么深,因为他们干的事虽然伟大,但那是历史的必然,他们不做,别人处于他们那个位子上也迟早要干那件事的,他们那么做只是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但是华盛顿不同,他的拒绝让我看到了他的道德品质,他是无法被超越的一个人,换一个人站在他的位子上不会像他那样做,他是历史的偶然,是历史上一个永远的闪光点!
1865年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无论是国家还是我家都没有发生大事,但是1866年不同,这一年哥哥出国了!
当然哥哥这次出国不是到外国去学习,只是到欧洲那边去旅游一圈,但是这也够振奋人心了!
哥哥这次赴欧是清政府第一次派遣同文馆的学生赴欧游历。这次一共派了最优秀的十多名学生,其中不仅哥哥榜上有名,齐如山也去了,但是很可惜的是德林哥没有被选上,让他郁闷了很久。德林哥其实已经很努力了,成绩也还行,但是同文馆经过了扩招之后学生不是一般的多,里面的人才也不少,这次选的又全都是那种最出类拔萃的人,德林哥还差那么一点儿,所以就落选了。大伯对这次出洋很感兴趣,而且家里又有很多银子,于是就到外面去帮德林哥“活动活动”,但是也没能成功。
因为这次选人虽然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但最终做主的确是赫德。赫德这个人在历史上也是鼎鼎有名的,把持了中国的海关好多年,在那个时候是相当的风光的。而且那个时候同文馆的很多事都是赫德做主的,里面西文总教习丁韪良是他亲自找来的,丁韪良这个人是信教的,虽然认识了他那么多年以后我还是不太明白他信的是那个教派的,但他无疑是一个信仰很坚定的人,很正直的人,这次选人他完全只看成绩和平日的表现,别的东西一律不考虑,而且选出人选之后直接报给赫德,谁来求情都不管用。
那时欧洲还被称作“泰西”,清政府觉得“自各国换约以来,洋人往来中国,与各省一切情形日臻熟悉。而外国情形,中国未能周知,于办理交涉事件,终虞隔膜。”于是恭亲王奕訢建议让中国学生去“探其利弊,以期稍识端倪。”但是朝廷考虑到经费还有礼节等等问题没有同意。本来这个计划要搁浅了,但是正在这个极端危急的时候,赫德跳了出来,“乞假回国”,建议由总理衙门派同文馆学生随他回英国“一览该国风土人情。”于是这个计划又被提上了议程。也是,费用都由赫德给包了,人又由丁韪良从同文馆里面选,没有朝廷什么麻烦事,有便宜为什么不赚?
但是清政府也不好意思白白占人家这么大一个便宜,于是给那十来个选中赴欧的学生都赏了六品或者是七品的顶戴。哥哥和齐如山很幸运的都被赏了六品顶戴,现在哥哥在明面上已经和阿玛一个级别了,都是六品,而且哥哥的奉银还比阿玛要多,呵呵。
但是朝廷也很厉害,硬生生的在这个团队里面塞了一个“带队”,是满人斌椿。这个斌椿是前山西襄陵县知县,曾在总税务司赫德处处理文件。可能是清政府觉得没有一个稳重的中国官员跟着不放心吧。
哥哥他们从3月7日出发,先到上海去,然后到欧洲。在哥哥和齐如山临行之前,我死缠着他们让他们答应每到一个地方都给我写信,给我说说他们到当地的见闻,他们被我缠得不行了,于是只好答应我,并且对我承诺“不管多忙都会给我写信”!我相当之满意。
其实要他们给我写信是有目的的,不是为了第一手知道他们在外国的那些见闻,而是为了收集那个时候的信封和邮票。如果他们真的每到一个地方都给我写信,那我不就可以收集到那个时候每个国家的邮票和信封了?而且我让他们两个都给我写,就相当于上了双保险了,呵呵。等到日后,这些东西将是多么的珍贵啊!等到以后和平了,我的子孙要是没有钱活,就把这些东西拿出来一拍卖,立马就又风光起来了!要是那时候子孙很风光,还可以把这些东西捐给国家,多么有价值的东西啊!我是一个天才,呵呵。
哥哥他们去了很多地方,先后游历了法国、英国、荷兰、汉堡、丹麦、瑞典、芬兰、俄国、普鲁士、汉诺威、比利时十一国,而且他们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诺,每到一个地方都给我寄信,我收到那些信件的时候高兴坏了:这不是信件,这是传说!
在心中,哥哥和齐如山都详细的和我说了他们的见闻和所到之处的风土人情,还说他们到了那些地方以后颇受欢迎,还曾经受到各国国王、王后、以及外交大臣们的接见,让我心痒难耐,好像和他们一起去阿!遗憾的是他们没有和那些国王王后还有大臣们留下照片,那个时候照片还不是很普及,只有很少的几张照片留下来了,让我唏嘘不已。要是哥哥能和那时候十一国的国王、王后还有外交大臣都照相该有多好啊!
一直到8月19日,哥哥他们才结束了这次欧洲之游。
虽然他们去的时候才3月多,但是路上花了太多的时间,所以他们真正在欧洲旅游的时间大概四个月左右,但是四个月也很厉害了!
他们回来的时候受到了英雄般的接待,我们家还有大伯家、齐伯伯家都全家出动去什刹海那边的码头接哥哥还有齐如山,德林哥对他们艳羡不已,还责怪他们给我写了那么多信,但是只给自己寄了几封而已,我听到了以后偷偷的笑了:那当然了,我可是实现打了预防针的,你能和我比吗?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