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半缘多情半缘君 > 第二十四章 卞小朋友的悲催童年

第二十四章 卞小朋友的悲催童年

晚上全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阿玛和哥哥对我的行为做出高度肯定,对我取得的成果提出高度赞扬,在一片表扬与自我表扬声中,我们和乐融融的吃完了晚饭。

吃完饭以后,我们一家人到花园里面休息一下,阿玛和额娘就喝喝茶,透透风,我和哥哥就活动活动,消消食。其间自然少不了聊天拉、说笑话拉,逗乐拉,总之一家人在一起就会感到很愉快。

我趁这个机会问哥哥到:“哥哥,那个倭仁是怎么回事?他怎么给你和阿玛气受了?”

哥哥听见我的问话以后,看了看坐在一旁的阿玛,然后对我说道:“娴儿,这些是大人的事情,你就不用­操­心了。”

我明白哥哥可能是怕告诉我会惹阿玛不高兴,于是我就奔过去磨阿玛:“阿玛、阿玛,告诉我嘛,我都已经不小了,这是我们家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我也要知道嘛!”

阿玛叹了口气,摸摸我的头说道:“娴儿也长大了,今天很给阿玛长脸,阿玛的事情也不瞒你,我把事情告诉你,你听得懂就听,听不懂就算了,阿!”

我乖巧的点点头,于是阿玛把我抱在他的腿上,开始说起他和倭仁大人的恩怨。

因为去年底恭亲王奕訢给皇帝上了一个奏折,想要在同文馆里面加开一门“天文算学”科目,而且想从现在正统的士大夫中间招一批新人,抬高同文馆的政治地位和西学的文化地位。(我不明白为什么加开“天文算学”这一科就可以有这么大的政治上的变化,晚上哥哥向我解释道因为我国从古到今都很注意“天象”,因此和这方面有关的都是正统的,如果同文馆能加开这一门课,那么政治地位会有很大提升。我听了哥哥的话以后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但其实我还是不懂,我果然是不懂政治啊!)

倭仁大人一下子就看出了恭亲王的“狼子野心”,于是上了两份奏疏给皇上,皇上虽然没有支持倭仁的说法,但是把这两份奏疏公布的。他在奏疏里面说道:“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还公开的抨击总理衙门“奉夷为师”。那个时候的中国,大家对老师是相当尊敬的“天地君亲师”,可是那些洋人也确实是夷狄,他们刚刚直接进犯京阙,如今又在传播可恶的基督教教义。的确让很多人不满。

恭亲王他们虽然反击了,明确的说礼教确实是国家的根本,但是我们只是想学西洋的技艺,不是要颠覆礼教,一些支持的人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也上书说了,但是在京城的士大夫中还是传出了一些不好听的流言,比如说:总理衙门要谋反之类的。而那些原本想要报考京城同文馆的正途士子也受到同乡的嘲笑,从而不敢去考。这甚至导致了去年京城同文馆招不到学生,报名的都是一些仕途没有指望的中年人!于是恭亲王无奈,只好让人从上海同文馆和广州同文馆里面选人来京城同文馆就学。

像哥哥这样同文馆的学生虽然刚刚出洋回来的那段时间风光过一阵,但是现在又会被人指着后背指指点点。而像阿玛这样有儿子在同文馆的官员也被同僚嘲笑,那个倭仁大人以前也在户部待过,认识阿玛,有一天竟让当众嘲笑阿玛!

我明白这是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我从历史课本上看过这两派之间有几次“大论战”,不知道今年发生的这个算不算。当年在历史课本上看的时候只有短短的一段,一带而过了,但是身临其境的时候,才会明白这是多么大的矛盾!在阿玛还处于“顽固派”阵营的时候,甚至想把哥哥给打死!现在一想到那个场景我就不寒而栗,我也是从那时起知道了这场斗争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双方之间的结是死结。

从历史课本上看到那些顽固派作为的时候会讨厌他们的腐朽,明明中国已经快要亡国了,他们还抱残守缺,不愿意改革!但是真的到了这个时代以后才发现,这个朝代的人根本不知道中国要亡了!他们觉得大清国打败了太平天国的那些长毛,大败了捻军,是中兴之兆!大清国正处于“同治中兴”的时期,他们对未来很有信息,他们觉得只有儒家可以救中国,学那些西洋的东西只会毁了大清国!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是他们与洋务派的宗旨都是一个:要让大清国变得更好!只不过两派人选择的方法不同罢了。

既然大师兄是“顽固派”的,难怪这么看不惯我们家,看不惯我了。而且从清朝建国开始就在不断的打压汉人,到了这个时期汉族官僚集团登上历史舞台,大师兄也有可能是有“仇满”的情节,所以两下加起来就更不待见我了。不过还好我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他还是准备教我,我以后就好好学吧。要记着少和他谈我家里的事,不谈国事,而且尽量不要穿旗袍去见他,见他的时候都要记得换上汉服,免得惹他心烦。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