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半缘多情半缘君 > 第二十九章 波折

第二十九章 波折

我却知道洋人不会以这个理由开战的,因为如果开战了的话历史课本一定不会忽略这个时间,这个事件一定会像“马神甫事件”“亚罗号事件”一样写进历史课本里的。法国这个时候正在打普法战争呢,无暇东顾,应该只会虚张声势,最后让我们赔钱了事。我心里隐隐有一个期盼:希望这个事情不要闹得太大,不要让我的赴美愿望泡汤!

几天以后,我从哥哥那里听到了消息:朝廷派曾国藩曾大人到天津负责处理这个事情。我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曾国藩大人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大人,而且这次之所以可以有学童赴美留学,完全是曾大人的功劳,所以他一定会尽力保住自己的心血的!

而过几天从天津传来的消息也证实了我的猜测:曾经赴美留学七年的容闳给总理衙门写了一封信,信中写了这次事件爆发的原委,哥哥看了那封信以后偷偷的把这一段抄录下来给我看。

信里写道:“天津仇教事,发生于一八七零年春间。所以演成此惨剧者,则以北方人民,类皆强悍而无识,迷信而顽固,遂因误会而酿成极大之暴动。先是天津有恶俗,贫民无力养其子女者,恒弃之道旁,或沉溺河中。天主教僧侣,怜其无辜,乃专事收养此等弃儿,养之医院,授以教育,稍长则令其执役于教会之中。此实有益之慈善事业,顾蚩蚩者氓,误会其意,造为无稽之说,谓教会中人取此弃儿,藏之医院及教堂中,将其双目挖去,以配药剂,或则作为祭祀之供献品。此等荒唐可笑之谣言,恰合于天津愚民之心理,故一时谣传极广。因市虎之讹,竟激起人心之愤。久之又久,祸机乃不可遏,遂不恤孤注一掷,取快一朝,虽铸错而不悔也。计是役焚毁天主教医院及教堂各一所,杀毙教中法国男女僧侣无数。” 注1

联想到阿玛拿回来那本小册子,我不禁感叹中国真的把西方妖魔化得太严重了!既然这次事件的起因是因为谣言,那么应该很好解决吧,事情应该会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我也放下心来。

可是事情的后续发展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有一天晚上,哥哥怒气冲冲的回来了,一回来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我很难想象­性­格温和又很有理智的哥哥也会有这么愤怒的表情。

于是我和阿玛到他的房间里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哥哥用力的眨了眨眼睛,把盘旋在眼眶里的泪水硬生生的逼了回去,然后用哽咽的声音对我和阿玛说道:“阿玛、娴儿,曾大人在天津称病了,朝廷下令李鸿章李大人赶赴天津协同曾大人办案。”

我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就知道事情大条了,肯定是有了变数,不然曾大人不会借口“称病”,一般官场上的病都不是真病,而是想躲开一个事情时的借口。我和哥哥的美国之行十有**是要泡汤了。

不对!如果单单关系到我们的美国之行,哥哥不会是这个表现!哥哥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这么理智睿智的哥哥会因为这么一点点小事就有这样的表现吗?不!我了解我的哥哥,他一定不会因为这些小事变成这个样子!

于是我紧紧抓住哥哥的手,问道:“哥哥,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没有用疑问句,直接用了祈使句,哥哥应该明白我已经知道了有事发生。

哥哥犹豫的看了看我和阿玛,然后泪花闪烁的给我们说了他知道的情况:

1860年法军强占天津名胜望海楼为领事馆,强占民地,修建教堂、育婴堂,搜罗爪牙,拐骗人口,早为民众痛恨。1870年6月,天主教育婴堂收养婴儿因流行病传染而死亡了三四十名,尸体溃烂,惨不忍睹,激起公愤。同时直隶河间拿获拐犯王三纪,静海拿获拐犯刘金玉,供词牵涉教堂。6月18日,天津捕获迷拐幼童罪犯武兰珍,自供系教民王三主使,并涉及教堂。此事哄传后人心大愤。于是天津民众万人于20日聚集育婴堂前,要求入内检查。正当该堂负责修女同意民众代表入内时,法国驻天津领事丰大业闻报赶至,将民众代表轰出堂外。丰大业又于21日午后,持枪闯入三口通商大臣衙门,开枪恫吓,要崇厚派兵弹压。出衙后,路遇天津知县刘杰,丰大业公然向刘杰开枪,击伤刘杰随从高升,还声称:“我不怕中国百姓!”秘书西蒙也鸣枪威胁。民众怒不可遏,当场击毙丰大业和西蒙。随后焚毁法国领事馆、教堂、育婴堂及英、美教堂数所,打死外国教士、商人多人,其中法人17名,俄人3人,英、比、意各1人。在他们烧毁仁慈堂(即那个育婴堂)的时候,从里面救出了100多名中国儿童,他们“全身疮毒溃烂、散发赤身、不成|人形”,事发后,英、美、法、德、意等7**舰集结天津、烟台一带海面示威。注2

这么说,“天津教案”的起因不是谣言,而是确有其事了?

虽然我不愿意是这个结果,但是我更相信是这个结果,因为光靠谣言就可以引发这么大的事件吗?我以前一直在心里隐隐的有怀疑。

中国人是喜欢把洋人和洋教妖魔化,但也只是限于发发阿玛拿回来的那种小册子而已,你几时看见北京的百姓去围攻教堂、殴杀领事?中国人是世界上出了名的最能吃苦认命的,如果不是被逼急了,怎么会爆发这样大规模的群众**件?

那个时候外国是有领事裁判权的,收的很多地痞流氓做教徒,然后利用领事裁判权使他们脱罪,而且那个时候很多神甫都是间谍,专门搜集中国资料的,如果不是长期的欺压天津人民,天津人民怎么会奋起反抗?

这件事估计是不好收场了。

注1:选自 容闳著:《西学东渐记》

注1:选自中国网资料《天津教案发生之后》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