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江阴十日”大屠杀,着名的还有“嘉定三屠”,也是杀了好多好多的汉人……唉,不讲这些屠杀汉人的事了,一讲都丧气得很呢,还是讲点开心的事吧。
那场反对剃发令的起义,在全国各地持续了好多好多年,就像在水里按葫芦似的,这里镇压下去了,那里的百姓又起来了。最让人感到开心的是山东淄川的汉人起义,那一年……唉,让我想想,那一年到底是哪一年呀?师傅当年给我讲时说了一个年份,还要我好好地记下来,咳,你看我,年纪一大,就硬是想不起来了。反正那一年离现在已经有了三百多年,那一年离孙之獬向顺治皇帝奏请剃头令已经过了三年。剃头令颁布三年后,汉人还在孙之獬的老家起义,可见他们对孙之獬这个汉奸、败类是多么地恨之入骨了。他们人多势众,横下一条心,拼着一条命,终于攻进了淄川城,将躲在老家的孙之獬当场捉住。
嘿嘿嘿,徒弟儿,你看你看,老天爷长眼呢,这个败类无处逃跑呢。所以说呀,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时候一到,全部都报。不管你作恶还是行善,老天爷都盯着你呢,人呀,做事一定得讲良心才是呢。
唉,又扯远了,还是讲孙之獬吧,反清义兵将他抓到后,就在他那剃得油光发亮的脑袋上用锥子钻了一个洞,然后在那洞里给他栽上一撮头发。孙之獬痛得鬼哭狼嚎,一个劲地磕头求饶。他们才不吃他这一套呢,听他嚷叫得实在刺耳,就找来针线,将他的上下嘴唇缝了个严严实实。这一来,他想叫也叫不出声了。义兵们瞧着他那副样子,想到清朝皇帝的剃头令全是因他而起,不禁越看越恨,最后把他拉到大街上示众,用刀劈成了八大块。剁八块,这是骂人话里诅咒最重的一句,而孙之獬最终就落了个“剁八块”的下场。
那时候,清人实在是太强大了,虽然持续了好多年,全国各地反抗剃头令的起义,最后还是全给镇压下去了。唉,人的脖子硬不过钢刀呀!所以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才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呀!
表面的反抗是没有了,汉人不得不奉行剃发令,一个个头皮剃得发青发光,脑后留一条像狗尾巴一样的辫子,想想都让人恶心呢。可在内心里,祖先们还是不服。
怎么见得呢,咱们这儿一直流传着这样一首俗谣:“正月不剃头,剃头死己舅。”农历正月是不兴剃头的,为什么呢?理由是剃头了就会犯忌,自己的舅舅可能要死去。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正月剃头,跟舅舅哪有半点关联呢?这“死舅”呀,就是“思旧”的谐音。正月是一年的开始,一年的开始不剃头,为的什么,是思旧,思什么旧?思念过去的明朝,思念汉人千百年来的传统。
不管怎么说,清朝皇帝的剃头令一颁发,才有了咱们这一新的行业--剃头。
刚开始,剃头的都要在街道、路口、村头搭个简陋的棚子,表示那是理发店。棚子旁竖一根旗杆,上面悬一条清朝皇帝颁布的“剃头令”,还挂一颗血淋淋、肉糊糊的死人脑袋。意思自然是再明白不过的了,有谁胆敢不遵从皇上圣旨,旗杆上的人头就是下场。
日子一长,剃发成了习惯,那根旗杆上就不挂皇上的圣旨昭示众人,也不必挂人头威胁大伙了。但旗杆总得竖,竖起的旗杆不能像个光杆司令,总得挂点什么才像话。于是,圣旨与人头就换成了毛巾与荡刀布。
当然,这是一些固定的理发点,还有像我们这样无法等客上门,必须走村串巷流动的,那又是一种打扮了。
../x/t。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