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风流的驼哥 > 第15章

第15章

新房落成的第二天,我就卷着铺盖行李搬了进去。

搬进新房后我算是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我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想怎样做就怎样做。我可以一天到晚不吃不喝地躺在床上,可以整天呆在家中不出门给人家剃发,我只要对我自己负责就行了。

然而,世上的一些事情就是那样怪,表面看来,我比过去更自由了,可实际上,受的束缚却更多了。没有人给我做饭洗衣,此前都是母亲为我承包了,而现在,不做饭就没有饭吃,不洗衣就只能长期穿脏衣,所以是非做不可,非洗不行;如果我不去理发也不行,不理发就没有工钱,我想积攒一笔巨额资金像龙生林那样弄一个满意的花姑娘的计划就要落空,有时,还有些主动找上门来的主顾呢,我能将人家拒之门外吗?笑脸相迎都来不及呢;我以前回家总有母亲吁寒问暖,有父亲、弟妹们说说话儿,可现在,回家等待着我的只有冷清孤寂,而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合群动物,太孤独就有活不下去的危险,有时冷清得我实在难以忍受,我就到处串门瞎逛;还有,我被父母扫地出门是为了逃避一些我看不上眼的丑姑娘,这并不等于我不需要女人,特别是那些漂亮的女人,我获得了选择美丽姑娘的自由,却无法自由地得到一个可意的女人,一些本能的欲望无法满足,无以排遣……

说自由,实则不自由,被一些无形的条条框框束缚得不能动弹;说不自由,又自由得无边无际、无可言说、无法收拾。

我置身自由与不自由之间,常常独自一人沿着村中田埂,沿着山间小径,来到儿时与老牯牛旺旺相依相伴时的那片绿草地,仰面八叉地躺着望天,寻找飞翔蓝天的雄鹰。不知怎么回事,雄鹰越来越少了,有时一躺大半天都见不到它一根毫毛,而那些不时飞高又飞低的什么麻雀、金丝雀、八哥、死皮鸟呀什么的不仅引不起我的兴趣,反而觉得它们太聒噪吵得我不得安神。一次,我见到了一群排成|人字形的南飞大雁,它们飞得真高真整齐呀,我羡慕得不行,但拿雄鹰一比较呀,就相形见绌了。

我怀念雄鹰,寻找雄鹰,一天中午,好不容易才发现了它掠过长空的身影,当即从地上一跃而起,高声欢呼,敞开喉咙,将那首由我李治国作词的《向往雄鹰》之歌大声吼了起来:

雄鹰展翅冲云霄,

飞在美丽的蓝天上。

我想变成一朵白云,

伴着雄鹰自由地翱翔。

雄鹰展翅冲云霄,

飞在美丽的蓝天上。

我想化作一缕清风,

伴着雄鹰飞向那远方。

一边吼,一边伴以自己编排的不成规矩的驼氏舞蹈,将身子扭来摆去地弄得像一根麻花。反正清静无人,又没有谁能看见,我要发泄,我要尽兴,我要唤回昔日远大的梦想与希望。

一番吼过,我烦闷苦恼的心情有如烟消云散见太阳,顿时变得晴空万里。

此后,不管有事无事,我便经常哼哼我的宝贝歌曲《向往雄鹰》,从中得到安慰,获得一种勇气,一种顽强,一种生存的力量与源泉。

由歌曲《向往雄鹰》,我经常回到儿时与老牛旺旺相处的时光,从中受到启发,就收养了一只小姆狗。说收养,因为它是被人遗弃的。姆狗怀胎,一般都能产下三五只小仔,等到满月,公狗送人或自己养着,而姆狗则无人问津。于是,喂养姆狗的主人就将这些不被看好的小姆狗丢在桥头路边,或是有需要的人家将其抱走,或是被人怜悯丢几团饭食让它活命。我就是在路边的一条小沟里发现了这只小黄姆狗的,它天生聪明伶俐,听到脚步声,就哼哼唧唧地叫了起来以引起路人的注意。我停下脚步,不用低头,就发现了沟底摇尾乞怜的它。不知是出于同病相怜呢,还是出于喜爱与需要,总之是没有半点犹豫,就冲下沟底将它抱在怀里。小姆狗不住地摇着小尾,那种高兴劲儿及充满感激的目光让我心里暖乎乎的。

抱回家中,我还是忍不住掰开它的后腿,查看了一下­性­别。我知道这样做纯属多余,别人遗弃的小狗,一百只就有一百零一只是母的,但我还是不由自主地认真地检查了一番,我也弄不清此举的目的与意义何在。

晚上我煮饭时多放了一把米,算是接纳了它。我将米汤和着米饭端在它的面前,它喜滋滋地张开小嘴,吃得呛了又呛,看来它早就饿坏了,从小就受够了人间之苦。当时,我情不自禁地蹲下身来,抚摸着它柔小的身子,说道:“小家伙,老子今天收养了你,你算是苦尽甜来了,只要我有一口吃的,就决不会让你饿着。”

跟喂养老牛一样,我也跟这条小姆狗取了一个人样的名字,因它毛­色­金黄,就让它姓了黄;我找不到漂亮女人,总可以希望喂养的小狗美丽一点吧,于是就给它赐名丽丽。取这名字时只想了这些,真的,我半点假话也没说。后来,当我“黄丽丽”、“黄丽丽”地叫着时,才发现它跟黄秀莲一样,也姓黄了,看来我内心深处只装了黄秀莲这样一个漂亮的女人呵。

有了黄丽丽,日子更好过了。白天我出门跟人剃头时就将它关在家中,晚上归来,只要听见我的脚步声,它就发出了狗们独有的呜呜呜的发自内心的喜悦。

我再也不孤独了,随着它的一天天长大,有时我跟人理发时还带着它一同走村串巷,让我的黄丽丽多多见识一下我们这个美妙而复杂的特殊世界。

我搬进新居、自立门户后经历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师傅熊待诏的亡故。

我虽然出师了,但还是很尊敬师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我记得挺牢挺牢。

自合作化、人民公社解散,分田到户之后,剃头再也不像过去那样按大队、生产队划分给待诏师傅记工分,没有了固定的势力范围,一切都是自觉自愿,理发师傅与顾客相互都有了选择的余地。在咱们村,剃头的就我跟熊师傅两人,不仅不存在任何竞争,有时,师傅附近的人要我为他理发,我还主动将他们推让给师傅。师傅也是如此,离我近的住户,人家就是主动上门去找他,他也不会应承。我与师傅间虽然没有明文划分地盘,但彼此心里都装着对方。这样一来,我也就更加尊敬师傅了。过年过节,我总要掏钱在村经销店买两瓶上等白酒及其他糕点,大包小裹的拎着去看他。

.t{t}{xt}{小}{说}{天}{堂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