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风流的驼哥 > 第23章

第23章

我的全部积蓄与存款已送给师妹翠花作了嫁资,即使没有她对我的一夜温存,让我施展一个男人的威风,充分享受人生的乐趣,就凭师傅的恩情及临终前的托付,我也无怨无悔。

我手头分文俱无,却与村里签了承包二十亩抛荒地的合同,并没有山穷水尽到要找信用社贷款的地步。常言道,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我手头无“粮”,心里也不慌张。这种沉着主要基于两点:一、弟弟老三李治文大学毕业分在武汉,日子过得相当红火,他说如果我办事缺钱花,跟他说一声就行了。既然有过这话,我想开口找他借个一两千元应该问题不大,买种子、化肥、农药之类的开销就可解决了;二、凭我的剃头手艺,可解决农活的一应开支,我可以跟人家换工,比如说你给我­干­一天农活,我跟你理几次发;另外,我给人理发手头总可以落下几个活钱,可以按每天多少工钱雇请临时工;实在不行,就请父亲及老四李治家帮帮忙,幺姐李治凤就嫁在本村,关键时候找他们两口子帮我­干­­干­农活也是声叫声应的事儿。

种田的事情想得美,­干­得也美气。我跟老三李治文写封信将有关情况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半月后,一张两千元的汇款单就从武汉寄到了我的手中。老三还在汇款附言里写道:“希望你成为一只你一直向往的雄鹰!”由我作词的那首《向往雄鹰》的歌曲他是知道的,所以就写了这样的话鼓励,看得我咧嘴直笑。于是,我将汇款单右边的这句附言剪下,放在贴身的口袋里,一有空儿就掏出来笑眯眯地看上一番。

钱有了,种子买来了,化肥、农药都有了。说句老实话,我对种田的事儿还真有点门路不知,这可难不到我,我在农村生活了半辈子,一些农活尽管没做,也做不来,但要做到怎样的程度才算做好,这点还是蛮清楚的。俗话说,没吃过­肉­,总看到猪在地下跑过嘛,我看得多了,一些事儿就悟出来了。其实,种田是最简单的一种劳作了,把握好季节与农时,不偷工不减料,将应做的事情全部做好做到位就行了。

我请父亲跟我当顾问。刚开始,他还有点拿拿捏捏不愿意,对我的独身主义总是心怀不满。我就投其所好地说爹呀,我并不想独身,而是想找一个好的女人。我说如果我跟一些又瞎又瘸又癞又跛的女人结了婚,如果跟你生下一个又驼又瞎,或者又驼又瘸的孙子,李家本身就多了我这样一个见不得人的人,再添一个比我更见不得人的人,你老人家脸上也没有光彩呀!几句话就把他逗乐了,然后,我再拣几句好话一说,把他哄得团团转,到后来,还生怕我不请他跟我当顾问了。

父亲种田也算得是一个能手了,我让他当顾问,其实就是让他为我张罗,把二十亩田转包给他。这样一来,我只在Сhā秧、割谷这样的关口,才雇请几个临时工,平时除草、施肥、打农药之类的事儿就用不着我请人了。一般的事,能做的事爹全为我做了,做不下来的将老四、老幺一嚷,他们跑都跑不赢呢。当然,我不会让爹爹和弟妹为我白­干­的,特别是弟妹,他们­干­了多少次,每次­干­的一些什么活儿,多长时间,我都记在一个小本子上,到时要付工钱的。常言道,亲兄弟,明算账,就是这个道理,我可不能剥削自己的亲人,白占他们的便宜呀。

我承包抛荒地的第一年,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人有时候就是这样,运气一来呀,硬是门板也挡不住,真可谓一顺百顺,好戏连台。一年下来,二十亩田地种的稻谷、棉花全部大丰收,我交了提留款,还清老三的借款,付过父亲、老四、老幺的工钱(他们不肯收,我只好强迫着他们收下),刨开平时雇请临时工及其他所有开支,我纯赚四千多元。加上理发的三千多元收入,一年下来,除吃除喝,我净得人民币七八千元。这样一笔收入,在城里,在其他地方可能算不了什么,可在我们村,却称得上当年的收入之最了。

这年全村大丰收,其他农民哪怕交了两百多元的提留款,每亩田也可落个四五十元的收入,而他们跟我一比,自然是就巫见大巫了。

于是,村里好多人开始眼红了,说我一个又矮又丑的驼子,凭什么一年的纯收入是他们的几倍呢?一些人总是这个样子,如果我亏了栽了就看笑话,如果赚了赢了呢,就眼红了恨不得分一杯羹。

于是,支书表弟就找我的来了。他归纳了全村人及村­干­部的一些议论与反映,说我种田赚钱并不是凭什么真本事,而是赚一个差价。一亩田两百多元的提留,我只交五十元,一亩少交一百七八十元,二十亩赚四千多元,基本上就一个差价么。我承认表弟算得有道理,当初我之所以有胆量拍胸承包这二十亩抛荒地,看中的就是这个差价。可是,如果我李治国不承包这些抛荒地呢?不种这二十亩地,荒在那儿村里一分钱都得不到呢,不管怎样,我给村里作了贡献增加了一千元的收入呢。表弟说,哪怕你增加一千元的收入,人家都不感谢你,你如果不种,二十亩地荒在那儿,其他人屁也不会放一个;你种了,如果亏本,也会同情你,甚至还主动为你减免一部分提留;关键是你丰收了,赚了,并且是大大地赚了,一些人心里就不平衡了,就眼红了。现在可好,本来半点事也没有的抛荒地,一些事全都出来了,都找上我的门来了。村­干­部要你多交提留款,荒地的户主要分红,还有好多农民要求降低提留款,说为什么驼哥种那么好的地,一亩只交五十元,而要收他们两百多元呢?我跟他们解释,说交提留是上面的决定,不是村­干­部说了算的事情,我说驼……不,我说李治国种的是人家不种的抛荒地……唉,无论我怎么解释,嘴巴就叫­干­了,就是解释不通,听不进去。表哥,没想到这事儿惹出了这些乱子,你说怎么办才好呢?

我想想了,回道:“表弟,既然你这么为难,那么,我明年不种就是了。”

“可咱们签了三年的合同呀。”表弟双手一摊,显得更为难了。

“签了合同,严格按合同上办,不就得了嘛。”我不禁愤愤然了,没想到一些事情会这么复杂,真是人心不古啊。

表弟说:“合同签了,当然要兑现,可民怨沸腾,也不得不考虑啊,弄不好,要是大家起来造反……写信告状,或是跑到镇上、县里去闹,事情就不好收拾了。”

表弟说得也有道理,赚钱了还没高兴够呢,就陷入进退失据的狼狈境地,我不由得心烦意乱地说道:“你说怎样办才好呢?今年丰收了,赚钱了,我还想着明年开春后再跟村里签合同加种十亩呢,唉,没想到好心办了一桩坏事……”

“不,你的确为我们村做了好事,”表弟打断我的话道,“只要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是这么认为的,大家都记得你的功绩,关键是……一些不明事理的人瞎胡来……表哥,你看这样行不行?你再拿个一千元出来给村里,一是分给田主一点好处费,免得他们闹事,只要他们不闹,其他人再说再搞也无益;二来呢,也给村­干­部及其他村民有个很好的交待,再补一千元,你就等于一亩田上交一百元的提留了。一百元,无论如何也说得过去了。表哥,反正你也赚了四千多,钱是手上的泥垢,去了又有来的,想穿一点,只当没赚,破财免灾,你看……”

瞧着表弟眼巴巴望我的神情,我不由得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好吧,就依你说的办,再交一千块钱吧!”

“太好了,表哥,太好了,”支书表弟高兴得直搓手,“我代表全体村­干­部谢谢你!”

我冷冷地说:“你先不要谢我,那二十亩田,明年我是不种了的。”

表弟正高兴呢,听我这么一说,马上叫道:“不种怎么行,咱们签合同了的,一签三年!”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