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布施,在佛法分为内财与外财。外财是身外之物,这个很好理解,就是钱财物质;内财就是身体,在医学界,许多捐赠角膜和内脏,就是内财布施的一种。还有体力去帮助别人,也是内财的一种。例如作义工不求报酬,这也是属于内财布施。
法布施,就是智慧、聪明、才艺的修因。分为出世间与世间一切法,就是佛法与世法。凡是别人想知道的、想学习的,只要我会、我能,就热心的去教导他,这就是法布施。法布施不一定就是讲经说法,讲经说法是无量布施当中的一种。例如各行各业无尽的知识、技术、没有条件、不计报酬的传授,都属于法布施。一切布施中,佛法布施为最。
无畏施,就是在众生身心不安、恐惧、害怕的时候,能够帮助他,消除他的恐惧。例如为保卫国家去抵抗敌人、保护后方;有人晚上害怕走夜路,送他一程,他就不害怕了、心安了;吃素食也是属于无畏布施,因为一切众生看到你都不会害怕了。
布施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从早到晚处世、待人、接物,只要转一个念头,时时处处无不是修布施。布施就是放下、是舍、是帮助别人。
我们每个生活在世间的人,都要为生活去奋斗,去奋斗的目的若是为一己私欲,就会常常遇到对自己很不公平的事,若换一个想法,是去做布施了,可能就会减轻痛苦忧郁;若一个人成功后,不知做什么好,就学会去帮助别人吧,这种助人为乐将是你一生的目标,永远也不会有尽头,你会获得很多意想不到的幸福快乐。
大多数的人们很喜欢物质财富,这也无可厚非,因为拥有了物质财富,不仅自己过得好,家人也过得好。在自己和家人过得好的同时,布施财物给那些需要的人们,可能你会有意想不到的幸福快乐。不过精神财富更重要,这样既可以让人充实远离空虚,还可以帮助一部分身体健康,但心理处于亚健康的人群。你的乐观感染忧郁的人们从中解脱,启发他们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你的健康心理和行为,反照忧郁人们的思想,他们就会发现:只为自己而活的狭隘人生观是获得不了很多快乐的,要心理健康就要学会布施、乐于助人。灰暗人生才会看到光明,人们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快乐。从思想上去引导人也是一种法布施和无畏布施。
我从小确定的人生观就是立功行善,喜欢以助人为乐作为己任。曾有一晚梦到佛陀指引我说,在宇宙中,有一个阿弥陀佛世界……看来我同助人为乐的宗旨有很深的缘份,这也是我获得快乐的幸福布施缘份。
其实当你帮了一个人,看到对方感激的笑容,心里也有一种安慰,这种幸福安慰会让你一生难忘。
布施可以让人从中获得快乐,每个人快乐了,社会就和谐了。
6,幸福善行
《易经》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商朝的贤君太甲说过:"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尽力做善事,多积阴德,这是所做之福。"
佛教中很讲因果,也教导人们遵循正道去求取功名、财富、男女、长寿等。这正道是从心地、积善去恶上去求,如果不顾一切,过分贪求,不合道理的事去做了,就会徒劳无益,而且还会受到灾难的果报。
上天都是因世人的操行厚薄,所做得善恶业轻重,而给人以应得的果报,若想在应得份上,一定要积德,宽恕别人,原谅别人,要和爱。
《商书》上说:"天道难信,因为命在变异,是不肯定的。"《周书》上说:"天命无常,修德为要。"
由上深信,所有幸福都是自己可以求得的。
孔子的外祖父姓颜,当时打算把女儿嫁给孔子的父亲时,称道他的祖宗积德,预料他的后人,必定会有出类拔萃的人物。后来事实证明,正是如此。
最近看了《了凡四训》,在"善业的积累"这章中,列举了10个有名有姓的做善事获果报的例子。其实做善事,看到别人获得幸福,自己也有助人为乐的幸福感觉。
书中说到,如果精确的推论行善,善行还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需要明辨,才能做到真实的行善积德,自利利人。
§虹§桥§书§吧§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