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星期后,韩柏写了第一版给我听,可我没找到幸福感觉。接着他又写了第二版,第三版,最后我找到了幸福感觉,听着柔美的钢琴声,让我感觉很温馨,是我找了很久的感觉。如今想来如果找大腕们去写,可能我永远找不到幸福感觉,因为他们对幸福的概念,在名利的追逐中已被熏得无影无踪,取代的是浮躁。大腕们在应酬中,已没有了创作的灵感,据说他们成名后的作品几乎都是找人代写,可收取别人的费用一首歌6位数字左右,对于我这个有点经济头脑的半个商人来说,觉得很不值得。
不过录音合成还是要名家,因为录音合成的好坏是经验所致,同创作灵感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我还是请了台湾录音师李智伟来帮我录制。
(3),专辑内容(CD VCD 牧遥妙语人生手册)
在专辑中还赠送一本"牧遥妙语人生"的小册子,收集了曾经作品中的哲理性语言。我在小册子的封面写道:"一句话,也许会改变你对生活的看法;一句话,也许会成为你赚钱致富的点子;一句话,也许会改变你的一生。"在此专辑中,还收集了香港影星吴彦祖同我演绎的音乐短剧《缘》;还会看到我穿上古装酷似梅艳芳的造型(以前人们说我象利智,看来我的形象很有可塑性)。虽然形象上酷式,可梅艳芳唱的是"坏女人",而我却演唱的是"幸福的女人"。看来南北女人虽形象上酷式,而内心却有明显的区别。
(4),和谐家庭
《幸福的女人》专辑的面世,我也想为"构建一个和谐社会"而出一份力。因为一个"和谐社会"由无数个"和谐家庭"组成,而一个家庭中,女人虽然不能决定男人的幸福,但是可以影响男人的幸福,所以女人是否幸福也很重要。我突发奇想要用5年的时间完成"幸福的女人"、"幸福的男人"、"幸福的小孩"的话剧、小说、漫画、影视剧等各种艺术形式去营造一个幸福的世界!为社会的和谐安定效一份力。我最近还在申请做奥运会和一些福利院的义工,我觉得自己幸福了,也要帮助别人获得幸福。
第五篇:幸福的意外发现……
培养各种兴趣爱好,关心文学、实事、流行……也会有幸福感觉。
1,寻找女哲人,意外幸福
最近我看起了德国药尔格·齐特劳的《自从有了哲学家》,里面包揽了38位哲学家。感到欣慰的是,中国的两位伟人老子和孔子也在其中。不过令我费解的是女性只有一位,就是意大利教育家马立亚·蒙泰索尼,她是一个为了自己的事业不惜同法西斯"墨索里尼"结为朋友的女人。看来在男权社会里,女人的思想得以推广,必须通过男人的帮助,还是那句老话:女人要征服世界,必须先征服男人。
有人说,哲学就是那些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富人们,在无聊的时间里从事的精神活动。我不由得在想,自古以来女人是最有时间,最不会为生存烦恼的,为何就不从事这种精神活动呢?
我想了一想,可能有三个原因:1,繁重的家务劳动让她们的见识短浅或没有时间从事;2,在男权社会里,女性的思想被套了枷锁,无法自由想象和自由表达;3,男人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女性的思想被禁止传播。
作为女人的我,有一点感激老子,这位世界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权主义者。"永恒的女性"被高度尊重,称为"天地之门和根"。他预言的太极哲学中,说阴阳对立,作为雌柔的阴永存和不勤之用的原则,主要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有效的无为。还有他认为阳刚敌不过阴柔,就像水是柔弱的,但其作用却远远超过强硬。也许老子的信徒没有孔子的信徒多的原因就是,孔子认为"女人和小人难养"的理论更被男权社会所推崇。
我们不妨看看历史,精明的吕雉被骂为蛇蝎心肠,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背着千古骂名。女性历史形象的否定都来自男性当权者的书写。
我们又来看看文学形象,小说中的女姓形象,大多都是任由命运的摆弄,毫无思想,只是一味依附男人生存,最终以悲剧告终。当今一些女性作家也喜欢塑造这样的女性文学形象,如《茉莉花开》、《长恨歌》等这些正派文学也流露出女性在男权社会里的无奈,或者她们想用这种无奈,无声的控诉当时的男权社会。当然她们的文字功底和文学修养不比男人差,可女性的文学形象并没有新意。
←虹←桥←书←吧←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