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朕本红颜 > 第四十章 真心否

第四十章 真心否

云昱风本来就对云凤弦的未来中,有了极完整的规划,自与古凝寒长谈过之后,便再也不肯放纵云凤弦自由懒怠地混吃等死了。所以,云凤弦的工作,除每日的例行上朝之外,还要在下朝之后,陪着云昱风处理政务。

好在云昱风知道云凤弦一向自由自在惯了,也不能一下子把人完全拘束。每日云凤弦只需要用一个时辰陪着云昱风理政,一个时辰用来看资料,看的内容,包括标记录最详细的国家地图,全国所有城市的特产、粮田人丁数目,还有密探机构送上来的,天下诸国的详细资料,以及国内一些主要官员的行径喜好等等。

死记硬背那些枯燥无味的资料已经是极之痛苦的事情了,而每天陪着云昱风处理国政,更是极费脑筋的辛苦活。开始几天云昱风只是默默工作,让他旁观,但未过几日,便动辄拿些典型的事例来考云凤弦。有时候云昱风写下处理意见,让云凤弦分析自己为什么这么处理,如此处理的得失对错,这还算是比较简单的任务,最可怕的就是,云昱风随便扔过来一件苦差事,直接就要云凤弦自己拿主意。

可怜的云凤弦怀着四个月左右的肚子,还得过度的使用那些快生锈的脑子,真是苦不堪言。即使云凤弦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云昱风也并不推翻重来,就直接把奏折发下去,令天下遵行。

事后云昱风才对云凤弦分析厉害,当云凤弦满头大汗,跳起来要追回奏折时,他只冷冷一句:“身为君王,就应该知道,自己的决定有多重的份量,就应该明白,有的决定根本没有反悔的余地。”

云昱风的这种非常手段,逼得云凤弦想装傻扮呆蒙混过关都不可能,只要一想到自己一个错误的决定,会影响无数百姓的生活,她晚上连觉也睡不着,为了尽量不犯错,为了尽可能不损伤百姓和国家的利益,云凤弦只得专心一志地跟着云昱风学习政务,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专注,仔细看云昱风批示所有奏折,认真分析理解云昱风处理每一件事的用心。云昱风只规定她一个时辰的学习时间,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云凤弦已经自动自觉延长到两个时辰了。

因为她是不愿祸及百姓的压力下拚命苦学的,其专注用心,非普通学子可比,所以学习时间虽短,成绩居然不错。如此这般大半个月焉。云凤弦对国家政务倒确定了解了不少,对于国事的处理,也从一窍不通到日渐明了熟悉。虽然她在许多常识上,依旧无知到令人发指,虽然她一手毛笔字,还是写得惨不忍睹,虽然她用起局面上的文言措词,总是拙劣到可笑。

幸好,云昱风知道她以前不学无术,倒也不甚生疑,反正皇帝的旨意,只要说明意思就行,措词是由下头的大学士们去拟的,所以云昱倒也从不强逼云凤弦去加强琴棋书画的文化修养。

云凤弦虽然累死累活,不过心中也明白,云昱风这样逼迫她,也是一派为她打算的心意,纵然心下郁闷,也只得乖乖听话罢了。原本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真能长长久久把这个皇帝做下去的。一直以为,自己只要永远不学无术下去,只要将来云昱风与古凝寒生了儿子,自己就有了自由的一日。

但是,为了保证云凤弦的地位不受威胁,云昱风和古凝寒一直在服药避孕,且云昱风如此苦心地成就她,教导她,处处为她铺路,这份心意,她不能不深为之感。

这也就是云凤弦思量计较良久,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的命运,认真学习一个皇帝该会的一切。只是云凤弦她自己暗自思想,总难把自己和那些史书上勤政爱民的明君们联系在一起。当然,那些荒­淫­无道,横征暴敛,甚或几十年不上朝的昏君们也不是她想学习的对象。

无论如何,她不能心甘情愿,一辈子困在皇宫里,当个囚徒似的皇帝,却又不想像此次的出宫,弄得人心惶惶,风灵国差点为之在乱。云凤弦这般思来想去,思想负担越来越重,每天对着高高的宫墙,也就常常发呆了。

好在云昱风也不忍太过拘束了云凤弦,古凝寒也睁只眼闭只眼地对她的诸多行动不加­干­涉。云凤弦很快就得到了自由出宫的权利,甚至连古奕霖都要扮做男装,也可以陪在她的身边出入宫禁,当然每次离宫,都一定要明里暗里带足护卫,而且出行范围,绝不越过城门的。

就只是这样而已,云凤弦也已经感觉到非常幸福了。

在风灵国的京城里四下转悠,看着国家如此繁华,百姓生活越来越安定,街上行人多带笑容,即使是云凤弦这种不负责任的皇帝,也会有深深的满足感,闲时深入民间,啪啪百姓疾苦,看看民间物议,悄悄记下米、油、盐、布等生活必须之物的市价,有意无意之间,了解了京城各级官员的尽职状况,云凤弦也就算是假公济私,以私访为名,闲逛为实的享受了奢侈的自由。

这段日子,学习政务,背诵国家资料,在京城巡游闲逛,云凤弦也发现风灵国不只越来越繁荣富强,还有更多更好的变化,在悄然进行中,而且这些变化,大抵都是因云凤弦而来的,当初云凤弦离京之时对云昱风提的几点建议,云昱风都真的下苦心去落实了。

从云凤弦上次离京,到如今还京,时间相隔并不是特别长,但眼前所见之繁荣景象,远比当初热闹繁盛,这其中不能不说是朝廷扶持高家的功劳。因为进行奖励对人们生活有帮助的发明,并尽力推广农具、织机,以及相应各种各行各业常用的器具,都有了极大的改进,很多人的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民间百姓,已隐隐感觉到将来的出头之日,不是只读圣贤书一种了。便是贩夫走卒、商户匠人若有出众之处,亦能得重用嘉许。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