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清风谣 > 第一百二十章锋芒

第一百二十章锋芒

宫里没了太后,没了皇贵妃,没了太子妃,原本的荣惠德宜四妃又因为直郡王被圈,廉郡王被弃而去掉了两个,现如今剩下还能谈得上风光的就剩下荣妃和德妃了,偏生荣妃又是个寡淡的­性­子,所以这后宫之主隐隐的落在了德妃的头上,但是,现在,德妃的小辫子抓在罗微的手里,一切都不一样了。

先是以大将军王一大家子全要靠完颜氏把持且命­妇­留宿宫中不合规矩为由,不着痕迹地把完颜氏请了回去,接着又把太医院的大小执事全部挨个儿请了个遍,于是,今儿个说体虚,明儿个说受寒,总之,德妃就这么一直病着一直不见客,偶尔其他后,宫主子要见,也都被罗微一一挡驾,德妃被变相软禁了。永和宫上上下下,见到罗微就好像耗子见到猫,怕她动不动就把自己送去填刑司,被本人打两个耳光没什么,可是被送进填刑司那就是竖着进去横着出来了。

当然,罗微不会傻傻把事情揽在自己身上,手上一直挂着的小玉锁,她也才弄明白原来是汉代传下来的古董,原来是一块玉璧,孝庄太皇太后命人改成一双玉锁,却是可以与凤印比肩的信物,当时是赐给了苏麻喇姑,孝庄薨了之后,苏麻喇姑奉养皇十二子,却把玉锁还给了康熙,以表示自己对皇室的绝对忠诚,尔后,康熙不着痕迹地把这东西赏给了罗微,却不告诉她此物何用。还是罗微替德妃端药的时候被德妃瞧见,吓得脸­色­转白,说了一句:“皇上居然把铭恩锁赏了你?”罗微一愣,随即笑眯眯地说:“皇阿玛说这是为了媳­妇­能更好地伺候你老人家。”回头罗微就弄明白了,这双玉锁居然还有这么大的来头。孝庄文皇后的东西,拿出来就是老佛爷亲临啊,震慑效果那是绝对的。不过知道真相后的罗微也曾满头黑线:老板,你当初赏我这玩意儿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呢?

宫里的罗微体验着隐形皇太后的幸福生活,宫外的胤祥和胤禛却忙得焦头烂额。一个月后胤禛代父祭天,而康熙也在仪式结束后移驾畅春园,皇十三子胤祥封佐领进丰台大营,美其名曰锻炼胆量。而罗微接到老板的圣旨,带着皇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子随驾畅春园。另外同行的还有刚晋封不久的密嫔和小十七的生母,十八的养母勤嫔。

康熙的­精­神状况大不如前了。原先习惯通宵熬夜的他,现如今每三个小时就要打一次瞌睡,而且瞌睡的时间长短不一。偏偏每次醒来都要强打­精­神坐起来看折子,看着看着又睡过去了,太医只是说万岁爷是上了年纪­精­力不济,要康熙多休息,少劳心。可康熙是谁啊,休息,那是不可能的,他把张廷玉以及户部兵部的满汉尚书,都集中到了畅春园,让他们在那儿议事,免了早朝,各部门所有的奏折全部送来畅春园。而胤禛胤祉等在京的成年阿哥全部勒令闭门家中,足不出户。粘杆处所有成员秘密行动监视各城门动向。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让罗微颇为意外的是这几天一直陪康熙睡睡醒醒熬通宵之后,自己的­精­神吃不消了,,御医诊断下来居然说她怀了两个月的身孕,自己一点感觉都没。康熙闻言大乐,说这孩子生出来肯定脾气大,瞧他额娘怀孕后脾气大的,后,宫宫务一把抓。算算日子,自己打闹永和宫的时候其实已经是孕­妇­了,罗微傻住。

由于罗微怀孕,康熙的起居事物就交给了密嫔和勤嫔两位,而她本人依然住在畅春园晨昏定省。康熙偶尔找她说说话,回忆回忆往,事,每每这时候罗微就会收不住自己的感慨,穿过来这么多年,仿佛是转瞬之间的事情,自己也好像根本没变,依然是那个我行我素爱发脾气的罗微,然而她心里清楚,时间还是改变了她,如今的她已经是儿女成群,清朝贵­妇­圈里的名人了,谁不知道十三福晋虽不参加交际活动,但却是大清数一数二的交际能手,无论是外国使臣还是后,宫嫔妃,哪个对她不是客客气气的。让她们觉得她们的联谊会都是小孩子过家家,谁让她只和四福晋交好呢。

关于自己的流言,罗微从不介怀,她只爱她想爱的人,交她想交的朋友,她把记忆当中的安徒生格林等一系列童话故事编撰成册,送给畅春园的孩子们,而郎世宁送进来的消息是罗微要的简易版英汉双解词典编纂出来了。另外一边京城的邸报已经全部取消,在胤禛的Сhā手下,户部出面,京城第一家也是大清第一家国营报社成立,取名“京报”第一批记者队伍已经混迹大街小巷,专门打听市井小道消息,什么离奇的惊悚的意外的好玩的,全部汇总到报社,得到录用的消息发以一定的赏钱,本来嘛,罗微也没想过靠她一个女人家能改变封建闭塞的民风。她只想是循序渐进地慢慢渗透。

康熙在畅春园办公,罗微也在办公,她和四福晋联手创办的印刷馆得到了康熙的认可,毕竟京报要起作用,需要大量的发行保证,于是罗微就想出了专业的印刷馆。雕版活字一起上,反正大清的劳动力便宜,她让胤禑府上的那些“科学家”研究改良的纸张的配方,造出了更薄更便宜的类似现代报纸的纸张,把书的价钱压得更低了。十五十六明显对罗微的想法很感兴趣,于是,在康熙的默许下,胤禄做了京报的首任总编,胤禑则带着手下的“科学家”们和以郎世宁为首的外援们一起研究西方先进技术怎么中国化实用化。

康熙六十年,西宁战事吃紧,康熙寝食难安,命年羹尧为大将军,掌管所有兵权,大将军王为监军,康熙下了死命令,如果再战败,则所有派出的兵马全部殉葬原来,粘杆处传来的情报显示,胤祯一直把兵权捏在自己手里,而年羹尧虽然善战,却是个心高气傲不服管的,没有兵权的他和胤祯之间形成了死循环,两人的对立直接影响了前线的指挥。康熙一怒之下,才下旨夺了儿子的兵权,让善战的人掌了兵。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