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的国庆节快到了,欢快喜庆的气氛在学校逐渐升温起来林若梅找到了余哲老师,她想出一期墙报,叫诗社的同学们每人写一首诗,以庆祝国庆这是自上次老师辅导他们学习那首古诗《山行》后,她和余哲的单独会面那天余哲最后找到张垒谈清情况后,她觉得那样逼问林若梅确实不好,第二天他想找她谈谈,再作进一步解释,并承认在追问其细节上,有不妥之处然而在要实施找林若梅时,他又改变了主意他了解她那倔强的性格,搞不好他怕自己下不来台他曾想把林若梅和方苹一起找来,但他还是怕林若梅叫他下不来台,最后他决定先找方苹谈谈,由方苹搭起他和林若梅沟通的桥梁
他找方苹时,先向她讲了他找张垒了解情况的经过,最后他说,要是事先知道张垒发言细节,是决不会问林若梅的他并叫方苹给林若梅带话过去,表示当时很多问话都有不当之处
方苹在当天放学和林若梅一起回家的路上,就把老师找她的谈话的内容告诉了林若梅林若梅听后哈哈大笑起来,她说,余老师真是个小心眼,当时就是被他逼问的实在没法了,我才一气之下走的想起来我也不对,干吗对他耍脾气使性子,叫他下不来台方苹说,那你应该找老师谈谈林若梅说,有机会再说吧
这次她找余哲,主要是说“十一”出墙报的事,可能的话也顺便把那件事说一说但她万万没想到,她的余老师张嘴就先说了那件事
他说:“林若梅同学,上次那件对不起你我找张垒谈过后,就更觉得对不起——”
“行了我的老师”林若梅看到余哲那严肃的面孔和那诚恳的语气,差点笑出声来她有点调侃的味道又说,“你能不能不那严肃不那么一板正好不好我是你的学生,叫我受不了啦”
林若梅这样说着的同时,就把一张漂亮的笑脸和一双微蓝眼白的笑眼,递给了余哲
余哲看着林若梅的表情,觉得那件事对她已经过去了,大有如释重之感,浑身上下轻松了许多不知是激动还感动,又使他说出了下面一句话:
“谢谢你”
更使他事后感到吃惊的是,在他说出“谢谢”的同时,竟然向对方伸出了自己的手,是真诚地向她表示谢意,还是因激动或者感动的使然,直到事后好多天,他也不能正确地诠释
在林若梅眼里,老师这个举动,是真诚的并带有致歉的表示,是出于礼貌还是接受这种方式的致歉,总之她也把自己的手递给了对方
两手相握,余哲感到,握着的这只柔弱无骨的小手,对自己传过来的是丝丝暖意;林若梅则感到,握着自己的这只有力的大手,除稍感有些微痛外,更多的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惬意,直触心头
也就一两秒钟——使林若梅那俏丽的脸蛋微微泛红的一两秒钟,她便轻而慢地抽回了自己传递着暖意的那只手,随即恢复了常态,脸颊上充盈着温和的笑意
她说:“行了!我的好老师,你这是向我道歉吗,我可承受不起”她退停,又诚恳地说,“其实我更不对,我不应该摔济子就走人”
两人把问题都谈开了,各自感到都很轻松,都把自己的心,如同洁白无瑕的纸张,展现给对方但是在各自看来,在展现给对方的这张白纸上,对对方那种朦胧中的渴望和强烈的期盼,更清晰和坚定,只是把它隐藏在那张纸的后面,对方也许能察觉得到,但现在还看不到
到现在林若梅才说:“今天找你,并不是为那件事来的,我想“十一”快要到了,和方苹商量,以我们诗社的同学为主,想在班里出一期墙报,来庆祝国庆这要请老师顶力相助”
不知是怎么搞的,林若梅的第一句话,应该是用“找老师”,她却用了“找你”这样的改变,有跳离师生关系变为你我平起平坐的嫌疑林若梅可能意识到这一点,在后来的话语中,她用了“请老师”的字样这样的改变,说明林若梅在不刻意摆正师生关系时,头“脑中的另一种关系,就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出来
余哲并没有注意林若梅用词句的变化,他高兴地说:
“好艾出期墙报庆祝国庆,同时也是检验你们学习的成果如何好,很好我一定顶力相助”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