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战争爆发,物价飞涨,母亲做工的积蓄哪里应付得了昂贵的米价。家庭的生活压力这么大,日本人占领香港,大学是读不下去了,前途渺茫,生死难卜。战争爆发后,引发大规模难民潮,香港不能呆下去,不如到澳门碰运气。至少战火不会烧到澳门,是一个难得的战争避难所。
何鸿思索片刻,答应了齐藤的邀请。
何鸿回去做母亲的思想工作。现实如此严酷,母亲只有含泪答应。
第二天,何鸿赶往码头。码头挤满了等候轮船去澳门避难的战争难民。他好不容易才挤上一艘小艇,小艇颠簸着驶离维多利亚港,港岛上的高大建筑渐渐变小,直至消失。
何鸿身上仅藏有10元港币,这是他在报警室工作8天所得的津贴。同艇的难民仍然一脸惊惶,茫然地望着苍茫的海水。何鸿想,我可不是去澳门避难的,我是去闯天下,就靠这10港元闯天下,不混出个人样来,我就不回香港!
在澳门成家立业
12月25日,为避免更大的伤亡,港督杨慕琦向日军投降。杨慕琦被俘后被空运到伪满洲国,关押在沈阳监狱。未逃的港府官员和英商被关押在赤柱集中营。留在香港的成年男子,被强行编入苦役队,替日本人做修机场、建码头之类的苦力活。香港沦为日本人的血腥统治下,暗无天日,民不聊生。
当时的澳门偏安一隅,成为东南亚惟一的国际避难所。原来,在南美的葡属殖民地,居住着几十万日本侨民。如果日本占领澳门,葡萄牙就会以牙还牙,把数十万日本侨民投入集中营。因此,葡日政府签订了秘密协议,葡国保障南美日侨的安全,日本则保证澳门的中立。
抗日战争,尤其是太平洋战争后,大批的难民从中国内地、香港,还有东南亚拥入澳门,澳门人口由十多万激增到50多万。澳门进入畸形的战争繁荣期,大街小巷,商铺商社和娱乐场所林立。有钱人仍然过着奢侈铺张的生活,醉生梦死。
何鸿来澳门没几天,在一个公众场合,幸遇来澳短暂避难的伯公何东爵士。虽是避难,何东仍像往日出巡一样威风和排场,仍然是人们景仰和巴结的对象。何鸿虽然是他的侄孙,在香港时却很难见到高高在上、形如皇帝的世界名人何东。尤其是家庭破产,父亲逃往越南后,何鸿一家人几乎就不参与大家族的活动。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