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风波暂且平息。
这件事的后台老板,是澳门的一位大人物,根基深,势力大,也有相当的财力。他过去与何鸿有业务上的交往,关系还过得去。这一次,他一直没有公开露面,隐藏在幕后操纵这一切。一开始,何鸿就知道是谁。
这个大人物究竟是谁呢?想必是读者关心的。多年之后,何鸿回忆往事,以“他”来相称,不点明是谁。想必这个“他”,或者他的家族至今在澳门还有相当的势力,何鸿不想得罪他。何鸿自己不说,港澳记者作家就不好写。笔者的朋友冷夏先生曾专访过何鸿,他说他基本能确定这个“他”是何人,因为何鸿守口如瓶,他也就不便把自己的猜测化为白纸黑字。
1953年,这个神秘的大人物终于撕下面具,亲自出马,威逼何鸿放弃在澳门的所有生意。他振振有词:“香港光复,沦陷时来的商人全部回港了。”他的意思很明确:何鸿捞过界了。
何鸿断然拒绝撤出澳门,决心拼搏到底。朋友和家人劝何鸿走为上策,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强龙难斗地头蛇。再说,战后香港经济恢复很快,人口增至200多万,而澳门的人口锐减到10多万。原先来澳避难的香港商人,战后几乎都是自动离澳回港的,香港市场一直比澳门大得多,更容易发财。
说是这样说,但何鸿与那些来澳避难的港商不同,何鸿发迹于澳门,对澳门有深厚的感情。何鸿又知道,澳门毕竟不同于香港,香港是个容八方人,纳八方财的地方。澳门华界最讲“陀地”(地盘),最排外。其实澳门也是一个移民社会,外来户想站住脚,必须融入老澳门人的社会中,你还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承受他们的盘剥,直到你能够完全独立为止。何鸿出身香港最著名的何氏家族,凭这点便决定了何鸿难做“澳门人”。再说,何鸿在澳门一直生活在上流社会,以官商自居,几乎不与民间帮会交往。既然地方豪强势力不认同何鸿是“澳门人”,继续呆下去凶多吉少。
何鸿停止了澳门的生意,饮恨离开澳门。在船上,何鸿在心底发誓:“我一定要打回来!”
投资地产成巨富
回香港做什么呢?何鸿决定投资地产。伯公何东早期发迹是做买办,但成为巨富是投资地产。香港土地资源有限,而人口增加很快,加上经济发展,地产大有前途。
50年代香港加工业蓬勃发展,当时看好房地产业的华商很少,有作为的就更少。50年代中期,地产界有名的华商只有霍英东、罗鹰石、廖宝珊(他同时还是银行家)等寥寥数人,还有一个是后来者何鸿。
何鸿与人合股开办了一家“利安建筑公司”,兴建了许多商业和住宅楼宇。何鸿善于与官方打交道,承接了大量的香港三军宿舍。这类工程没有一点风险,盈利也有保障。1959年,何鸿的身价从离澳时的200万港元,增加到1000万。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