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在北京生存的100个理由 > 70 没有招牌的酒吧(1)

70 没有招牌的酒吧(1)

The Nameless Bars

文颜峻

图陈小·何经泰

陈小摄影

在这个常驻人口肯定达到官方数字两倍的热闹都城,只有高傲才是区别于众生的法门。没有名片的人是牛人,没有招牌的酒吧是酷吧,你一定要假装谦虚、尽量冷漠、坚决低调,那些红的男绿的女,才会倒吸一口凉气说今天遇见高手了。而这种事情,就经常发生在那些凡夫俗子找不到的地方……

最有名的是后海那家。要去银锭桥北侧找。人们都管它叫“没有名字的酒吧”,或“老白的酒吧”,因为老白姓白,英文杂志上则写着“Hou Hai Bar”。其实执照上的名字是“林海餐厅”。但是知道这些也没有用,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进去坐,这要看老板愿不愿意。事实上,人家本来只是想找个地方住,而不是开设一个公共场所,所以,有时候有些人被拦在门外也就很正常了。至于样子,无法形容,因为隔一段时间就要换一次装修,里面的火炉、旧家具、盆花和屏风也会派上不同的用场;你只能说,这里放一些经得起挑剔的音乐,比如slowcore、bosa-jazz、intelligence,一般小资显然是没有听过的。里面坐的人,通常也更像朋友而不是顾客,并不总有人带着相机跑进厕所去拍,尽管那厕所很有意思——跟外面一样昏暗、复杂、杂乱、暧昧、舒适。因此,随便什么季节,坐在窗口喝茶,看水面和路面的光线,听空气里的静,胡思乱想,跟人说些废话,都会是有意思的事情。2002年一夏之后,后海整个变成了嘈杂肮脏的庙会,无名酒吧也坐满了慕名而来的老外,不过在他们带走了沉重的德国ρi股和­骚­动的美国胸毛之后,午夜的爵士小号,又会重新从湖面上荡漾回来。

以前在Club Vogue旁边有过一家叫“佐岸”的,每周二放Hip-Hop,后来消失了。而广州也开了家聚集小知识分子的“左岸”。到了北京,左岸才真的离岸不远——在后海,或者准确地说,在前海南沿。像谁家的院子,树下面是大木桌,可供围坐、消磨时光、有气没力地把脚搭到长椅上做梦。进门是沙发若­干­、植物若­干­、当代油画若­干­、港台演艺界名流若­干­。房间是方正的,布局是从容的,音乐是电子的,音量是微弱的——厕所是奢侈的。厕所在后边院子里,宽敞、随意,摆着中国家具和花花草草。以前这里就是著名的蓝莲花,兼有酒吧和画廊两用,­色­调比现在更昏更晕,而换了现在的设计师老板之后,则明快多了。不过,那种无所事事的古代中国的感觉,的确是一点都没有变。

来自香港和台湾的狗仔,常常因为地形不熟而陷入绝望,虚构是他们的强项,而匿名是北京的绝招。那些把庆云楼安到窦唯名下的笨蛋,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三里屯北街的一个巷子里,藏着窦的妹妹的朋友的小店,这大约是这位平民音乐家唯一跟“产业”发生的曲折联系吧。没有招牌,也不开门,就是木头、花、对联,就是你刚刚路过的民房。里面其实是做发型的,两张椅子,一个客厅。客厅是沙发和清净的灯、几、音乐,一些人显然不是在打瞌睡就是在发呆,另一些,小声地说着废话……再要不就去天安门西侧的南长街碰碰运气?肯定不会被打,因为那条街上的黄灯笼下面,是个教古琴的地方,看在琴的份上,狗仔也是安全的。可是一共就两张桌子,两壶茶,一些字画,几个闲人,你脸上写着什么,谁都看得见。我们管那里叫“琴茶”,除了窦,还有各种不大在江湖上混的人在那里打发光­阴­。一间屋子是琴,一间屋子是茶,一个院子是天和树,所谓大隐隐于市,他不怕­骚­扰。

还有“非话廊”。从三里屯北街的某路口开始拐三个弯,在国际青年旅社附近推开没有任何标志的沉默的窄门,就到了。那路口的标志,则由另一酒吧的“Cross”招牌指引。因为股东有王朔一份,现在,它已经被称为“王吧”——这和藏酷要读zangku而不是cangku一样,可以用来检验一个人的时尚指数。装修又是艾未未的设计,冷、直、厚、硬,让人想起他家的超级水泥地。电子乐在一些几乎搬不动的椅子和原木桌之间来回地撞着,也撞上影视音乐文学各圈的名人——当然不是那些地下人士,也不是出没在“豹豪”之类酒吧的小偶像,是另一些。二楼只有一处空间,可供十数人坐卧,很不舒服地开会,或很暧昧地娱乐。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