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短篇小说在世界文苑中的地位,如果不能说首屈一指,那么也是名列前茅的。就其源远流长,产生年代的古老来说,只有意大利和英国的短篇小说可与之媲美。十九世纪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学的黄金时代,短篇小说也相应发展到高峰。十九世纪法国短篇小说的成就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地位,似乎只有俄国短篇小说能与之并列。二十世纪,短篇小说在美国获得了有利的发展条件,形成十分兴盛的局面。二十世纪的法国短篇小说依仗着丰富的传统,依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能与二十世纪的美国短篇小说相颉颃。从这个简略的说明来看,法国短篇小说在每一个历史时代都处于世界短篇小说的发展前列,从总体来看,确实瑰丽多彩,涌现了数量可观的短篇小说作家,其中就有莫泊桑这样的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因此,法国短篇小说值得人们给予更多的注意:
从这种文学形式的发展史来看,法国短篇小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十五世纪至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一二十世纪。第一阶段是短篇小说的发展初期,第二阶段为成熟时期,第三阶段的总趋势是向多样化发展。在法国,短篇小说的起源可追溯到中古时代,第一部用散文写作的短篇小说集是。在这部作品之前,已有故事性质的作品存在,但这是用诗写成的,即。的题材大多取白,内容多半描写愚笨的丈夫如何受到精明的不贞的妻子捉弄,或者写狡诈的僧侣怎样夺走天真无辜的少女的贞操。保留了说话人的口吻,如“请听”,“你们应该知道”,“我对你们说”,“正如你们所听到的”等等Сhā入语。可以说,是一些口述的故事,或者是用散文写成的故事诗,具有口头文学的性质。
在之后,出现了许多同类性质的小说集,但都缺乏独创性,其中,玛格丽特middot德middot纳瓦尔的是最著名、艺术水平最高的一本短篇小说集。无疑直接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小说家卜伽丘的的影响。作品的框架结构师承。大部分故事似乎仍然吸取了故事诗的传统题材。但作者的创造性表现在:她避免描写粗鄙的细节,不用生涩的词汇,注意描绘富有戏剧性的故事,着重绘写人物在特殊遭遇中的情感,篇末还有人物评述故事的材料、意义和价值。有的故事Сhā入书信,使行文曲折有致……情节展开了,不像故事诗那样篇幅短小。将短篇小说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之具有更多的文学性。在某种意义上,是法国第一部真正有文学价值的短篇小说集。
短篇小说存十七世纪得到一定的发展。十七世纪初,塞万提斯的短篇集传人法国,使人耳目一新,于是模仿之作纷至沓来,有的越写越长,题材则千篇一律,人物千部一腔:两个情人虽遭到家长反对和情敌作梗,但最后终成眷属。与此同时,历史题材的短篇小说也发展起来,这类小说往住描写不同地位的情人由于政治原因导致其中一人死亡而不能结合,但这类历史小说缺乏历史真实性,而更注重传奇性。
在十七世纪众多的短篇小说家当中,以斯卡隆和拉法耶特夫人的作品较有价值。斯卡隆的从西班牙的题材中吸取素材,用以针砭法国的社会现实。塑造了一个悭齐人的形象,作者通过细节的积累来刻画人物的性格。斯卡隆所描写的不同于流行的题材,可见他是独具慧眼的。他还描写过伪善者。这些题材后来为莫里哀、巴尔扎克提供了再创造的基础。
拉法耶特夫人在法国小说史上占有一个特殊的地位:她首先把心爱分析引入文学,中篇小说以心理描写细致地刻画了女主人公的感情世界,从而开了心理小说的先河。女作家在短篇小说中同样运用了心理描写,和都丝丝人扣地描绘了主人公的嫉妒、痛苦、悔恨的心情和曲折反复的爱情纠葛。拉法耶特夫人善于集中描写几个突出的场面,情节逐渐向Gao潮发展,小说写得紧凑、脉络清楚,较为完整。总之,拉法耶特夫人的短篇已不是口头文学,而是笔头文学,在短篇小说史上迈出了一大步。
十八世纪作家为短篇小说达到成熟阶段准备了充分的条件。这一时期的短篇首先当推启蒙作家的作品。伏尔泰的哲理小说是他传播启蒙思想的有力工具,在他的作晶中,这是最有生命力的文学形式。他的短篇哲理小说有不少精彩之作。这些作品不以人物形象鲜明或者情节曲折动人取胜。作为法国第一流的散文家和讽刺家,伏尔泰善于将科学知识通俗化,抽取出复杂事物的前因后果,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行文如清泉般流畅自如:,对封建社会进行了全面的抨击,笔势恣肆辛辣;则以隽永的风格讽刺了爱富嫌贫的炎凉世态。短篇小说到了伏尔泰手里,成为批判和针砭现实的武器,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都丰富了短篇小说的表现手法。
狄德罗被认为是第一个近代小说家,他的重要性表现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建树。狄德罗提出小说必须反映现实生活,符合真实,既要严格的准确,义要有虚构成分。同时,狄德罗提出要重视细节,注意人和物的外表描绘,而人物在其中活动的环境也应得到再现。狄德罗还提出小说家应采取客观的态度,但作品的效果要催人泪下。狄德罗的观点已接近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小说家。狄德罗能以辩证的观点去观察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他的小说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观察和理解。以下层人物为描写对象,一改往昔以贵族男女为主角的旧传统,他歌颂了下层人物至死不渝的友谊,反映了他描写第三等级人物的民主主义ji情。和将善与恶糅合在一起描绘,对复杂的社会现象作了深入剖析,抨击了封建社会的法律和风俗,读后令人深思。尤其是这两篇小说采用了对话体,充分表达作者的观点和印象,具有天然粗放、亲切随和的艺术魅力。对话体短篇小说是狄德罗的一种创造,丰富了短篇小说的表现形式。
十八世纪下半叶,短篇小说相当盛行,受到伏尔泰影响的马蒙泰尔和卢梭的信徒雷蒂夫是其中的佼佼者。马蒙泰尔的曾风行一时,其中的写得相当别致,作者以几个内容各不相同的故事组成一篇完整的小说,从不同角度绘写人物的面貌,创造了一个三心二意却又讲求实际的女性形象。作者的叙述方式也有多种变化,时而是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时而是对话,时而是含讥带讽的评论,时而通过小说人物发表见解。这篇小说反映了马蒙泰尔对短篇小说表现技巧的革新和追求。雷蒂夫则师法卢梭,善于描绘人物情感起伏的波澜,而且将目光投向农民和城市底层人物。就以两个弱女子为描写对象。作者从得到启示,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具有抒发感情的浓烈色彩。第一人称的写法用于短篇小说中无疑是一个发展,预示了近代短篇小说的一个最要手段,同样是描绘弱女子的则偏重揭露法国大革命前夕道德沦丧的社会风貌。这个短篇的内容已接近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暴露倾向。法国大革命前夕,贵族社会已腐朽透顶,而萨德是从病态的角度去描绘贵族这种荒淫无耻的两性关系的,但能以对话写出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又较得体地借用女扮男装和男扮女装的故事,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它代表了十八世纪短篇小说的一个侧面。
从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未,短篇小说处在不断发展的状态中,概括起来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从半口头文学向笔头文学过渡,最早的是半口头文学,至拉法耶特夫人发展为笔头文学;2.从平铺直叙发展为多种形式,包括心理分析、哲理小说、对话体、书信体、倒叙、第一人称叙述等;3.从最初提出表现真实开始,发展到明确提出反映现实生活,的作者表明“没有一篇小说不是真实的小说”,狄德罗则主张严格的真实,但可虚构,重视细节和环境,保持客观态度等等,已接近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一句话,十八世纪的短篇小说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都为即将到来的繁荣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九世纪的法国,是浪漫派率先登上历史舞台的,夏多布里昂作为浪漫派的先驱,是先以短篇小说饮誉文坛的。他的短篇小说曾产生过重大影响,熏陶过后来的浪漫派作家雨果、拉马丁、维尼等,甚至给现实主义作家如巴尔扎克以直接影响:是浪漫派文学的先声。这个短篇塑造了一个世纪病的典型。勒内的形象也许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个性鲜明的文学典型了,这个人物所产生的影响之强烈自然并不奇怪,夏多布里昂显示了他擅长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才能,他还善于将人物的情感与大自然的景物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浓厚的抒情气氛,这一写法确实足别出机杼。
紧随在夏多布里昂之后,相继出现了诺迪耶、维尼、人仲马、乔治middot桑、奈瓦尔、缪塞、戈蒂埃等浪漫派作家。他们的短篇小说各有其特点,展现出浪漫派文学绚丽多姿的异彩。诺迪耶和奈瓦尔有相近之处,他们最早意识到梦幻的作用,将梦幻与现实交织起来描写,这种手法启发了后来的超现实主义者,将幽灵和活人、现实和纪觉相混杂,写得迷离恍惚,令人如雾中看花。小说对人物的变态心理作了一些探索。是奈瓦尔的名篇,主人公在梦和理智之间半下意识地进行回忆,情节若隐若现,朦朦胧胧而又串成一个整体,再加上自然风光和民间风俗的绘写,散发出浓郁的奇异的浪漫情调。这篇小说是浪漫派最富有特色的作品之一,又具有现代文学的内涵和风格。戈蒂埃也写了梦,但在他笔下,梦是与鬼相连的,或者作为人物口间苦索的一种必然反映,它带有神秘的色彩,它与现实结合,义代替了现实:戈蒂埃认为梦具有神话一样的艺术魅力,所以尤为重视。、、如同三则聊斋故事,情节离奇,构思精巧。尤其是刻画了人物的双重人格,他忽而是梦境中的人物,忽而是现实中的自我,竟至分不清哪一个是真我,作者通过这种描写,抨击了宗教对人的情感禁锢所产生的毒害,这篇独特的小说是浪漫派文学的一篇小小杰作。
维尼是个善于作哲理沉思的作家,他出身贵族,为贵族的灭亡唱了一生的挽歌。就反映了维尼对历史发展所感到的沉重情绪。他对法国大革命的某些过头措施发出深沉的悲愤呼喊。不过,小说的结构是巧妙的,“图穷匕首见”,结尾具有千钧之力。
大仲马的名字与历史小说分不开,他注重情节的传奇性。短篇小说不是他的特长,却能反映他的某些创作特点:以历史人物的秘史作为小说加以铺陈敷衍的情节,传奇性和神秘性相结合,并注意刻画人物性格,写得扣人心弦。人们不妨将这类作品称为通俗短篇小说。
乔治middot桑一向标榜追求理想真实,摈弃对风俗的认真描绘。在中,她采用了回忆手法,以便更多地揭示女主人公丰沛激荡的感情世界。她笔下的人物既能洁身自爱,又能将澎湃的ji情压抑在心底,这样塑造理想人物的方法正是乔治middot桑奉行的理想真实的浪漫手法。但小说写得悲怆动人而又真实可信。一个得不到爱情的贵族妇女只能在古典主义悲剧中找到迷恋的对象,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剧;她无法与扮演悲剧主角的演员相爱,阶级界限起着阻碍作用,这个结局符合生活的真实。从这一点来看,比女作家后来描写贵族妇女与平民结合的长篇更为高明。
缪塞的短篇小说带有浓厚的诗意,风格柔和,像童话一般优美。歌颂了在这个金钱世界纯真爱情的可贵,读来别具一格,在色彩繁丽的浪漫派短篇小说中,这篇小说犹如一朵淡雅的素色小花。
上述作品都写于十九世纪上半叶,浪漫派作家对短篇小说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的发掘卜,从描绘人物的特定精神个性到运用梦幻和回忆的手法,都作了深入的探索。这不仅丰富了文学描写技巧,而且更重要的是以人为表现主体的文学得到深化的发展,人的形象表现得更复杂、更全面、更丰富。
浪漫派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仍然有相当大的影响,巴尔贝、维利埃等作家可以称为后期浪漫派作家,虽然文学史家把他们算作超自然主义派或超现实自然主义派。巴尔贝追求的是恐怖奇特的事件,描绘社会这个地狱里的恶魔故事。维利埃同样描写奇异的,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可能发牛的故事。他们的小说明显地带上了浪漫气息,同前期浪漫派的创作特点有一脉相通之处。的构思相当奇特,公爵夫人的报复令人难忘,虽然这种报复具有反抗弓虽暴的意义,却是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出现的手段。女主人公的感情汹涌澎湃,谁也无法阻挡她的意愿得以实现。这样的人物完全是浪漫派的典型。而描写了爱情的超自然力量能使死者复活,写出了想象力的奇特作用;中,作者认为情人之间也无法沟通思想,小说通过—个聋子能从别人脸部表情猜度出要表达的话的特殊才具,构想出一个奇特的故事。从艺术上看,巴尔贝运用对话,尤其是由人物讲故事的手法得心应手,引人人胜。维利埃则善用象征手法。他们的小说笼罩着阴郁的悲惨的情调,较之前期浪漫派作家的作品更显沉郁悲切。他们的小说向二十世纪的现代小说迈进了一步。
波德莱尔早期创作的显然受到浪漫派的影响。男主人公性格的复杂,以及女主人公作为纯粹美的化身,都具有浪漫气息。小说虽然写得不够成熟,但作者笔下的形象,他在小说中阐发的文艺见解却有发人深省之处。
把短篇小说推到发展高峰的应是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现实主义的短篇小说构成了十九世纪短篇的主潮。
短篇小说的第一位大师是梅里美,其标志表现在这儿个方面:
1.他在短篇小说中塑造了性格鲜明的典型形象,例如嫉恶如仇、刚烈正直的马泰奥,不屈不挠、有勇有谋的塔芒古。梅里美笔下的人物大多是强者,他们具有坚韧的毅力和不屈服的意志,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2.他把短篇小说写得极为凝练,他说过:“我憎恶无用的细节,另外,我认为不必向读者说出他能想象出的一切。”梅里美善于总结别的作家的经验,例如他这样评价普希金:“我尤其欣赏他的简洁和他善于选择最引入注目的特点,同时又摈弃许多会损害想象的细节这种艺术。”他赞赏普希金写得简洁,同样自己也奉行简洁。为达此目的,他的小说有的只延续几个小时,有的几天,情节单一:写父亲杀儿子,写铜像杀新郎,写黑奴在船上的起义,情节都非常集中。而且梅里美只在有决定意义的时刻或重要场面上才展开叙述,其他情节一笔带过,以节省笔墨。他往往用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字句来分阶段,点明这些重要场面的到来……如,在Gao潮到来时作者这样写道:“长时间的等待过去了,复仇和自由的伟大日子终于来临,”接着是黑人起义的壮烈场面……,有时梅里美用删节号分阶段,略去多余的话:的末尾叙述到船上只剩下塔芒占和爱歇两人后,是一行删节号;爱歇死后又是一行删节号,略去累赘的交代,叙述显得极为简练。不仅简练,而且层次分明,这是梅里美的短篇的显著特点,尤其是,发展脉络清楚:第一阶段写巡逻队追逐强盗,故事发生在马泰奥离家“几个钟头之后”;第二阶段写孩子出卖强盗,从“过了几分钟……”开始,第三阶段写马泰奥同家:“兵十们忙忙碌碌……”;第四阶段写马泰奥杀子,从“约莫过了十分钟……”到结尾。环环相扣,交代清楚,衔接利索,迅速推向Gao潮。简练、层次分明,紧凑、Gao潮突出、扣人心弦,这些就是梅里美的短篇在形式上达到的高度,短篇小说顾名思义就是写得短,因而简洁明晰足短篇小说本身所要求的要素之一,梅里美在这方面刻意求工是抓住了根本。
3.现实主义是梅里美创作的主导方面,他着意搜集准确的材料和真实的细节,有机会就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民情风尚,并喜欢保持漠然的语调和客观的态度。与此同时,梅里美善于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起来,他对奇特事物、特殊的性格、强烈到小可抑制的ji情、浓墨重彩的描绘、异国情凋和地方色彩都着意追求,甚至爱好神秘因素。他这样评价屠格涅犬:“谁也不如最伟大的俄国小说家那样,善于让心灵掠过朦胧的陌生事物引起的战栗,并在奇异故事的半明半暗中让人看到不安的、不稳定的、咄咄逼人的事物的整个世界。”这段评价适用于他自己。梅里美对神秘事物有特殊的偏爱,在小说中这种神秘性表现为浪漫色彩。的艺术魅力正是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起来而产生的?作者对比利牛斯山区的婚礼风俗以及人物的刻画无疑是现实主义的笔触,而在这样的框架中梅里美根据中世纪的一则传说Сhā入了一个铜像杀人的故事,使小说充满神秘的奇特的浪漫色彩,给人以艺术美的回味。
4.梅里美在语言上有深厚的功底,他的语言极为纯粹洗练,常用第一人称娓娓道来,显得亲切随和。这种古典式的语言同具有强烈ji情的人物恰成对照,相得益彰。同时他善用方言土语,既烘托出地方色彩,又使人物栩栩如生。梅里美也许是最早将方言土语有意识地运用到短篇小说的作家之一,对后来的作家影响是深远的。
仅就这四个方面来看,梅里美已将短篇小说的写作提高到成熟的地步,难怪评论家蒂博岱说:短篇这种文学样式“在梅里美之前并不存在”。这句话虽然说得有些过分,但把它理解为梅里美是法国第一位真正的短篇小说作家,则有精到之处。
簇拥在梅里美周围的有一大批现实主义作家,在莫泊桑之前和稍后,司汤达、巴尔扎克、戈比诺、鲁马尼尔、福楼拜、埃尔克曼一沙特里昂、凡尔纳、路易丝middot米歇尔、左拉、都德、法朗士、布尔热、库特林等,在短篇小说方面都写出过名篇,这批作家形成浩浩荡荡的队伍。
司汤达是同梅里美比较接近、互有影响的作家,作为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大师,他擅长心理分析。但他的著名短篇以及都写于成熟期前夕,显得似乎是长篇小说主旋律的两支前奏曲。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