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尧出世
传说上古帝喾的第三个妻子名叫庆都,她是伊耆侯的闺女。55885。com庆都成婚以后仍留住娘家,这年春正月末,伊耆侯老两口带着庆都,坐上小船游览观光。于三河之上,正午时分,忽然刮起一阵狂风,迎面天上卷来一朵红云,在小船上形成扶摇直上的龙卷风,仿佛这旋风里有一条赤龙在飞舞。老两口惊恐万状,可看女儿庆都却若无其事的样儿,还冲着那条赤龙笑呢。傍晚时,风住云散,赤龙也不见了。第二天搭船返回途中,又刮起大风,卷来红云又出现了那条赤龙,不过形体小了些,长约一丈左右。因为它并未肆虐加害于人,老两口也就不怎么害怕了。
晚上,老两口睡了,可庆都却睡不着。她闭着双眼还不由得抿上嘴发笑。朦胧中阴风四合,赤龙扑上她身,她迷糊了。醒来时身上还留下腥臭的涎水沫子,身旁留下一张沾满涎水沫的画儿,上面画着一个红色的人像,脸形上锐下丰满,八采眉,长头发,上书:亦受天佑。她将这图画藏了起来,从此以后,庆都就怀孕了。她住在丹陵,过了十四个月,生卜一个儿子。庆都拿出赤龙留下的图文一看,儿子生得和图上画的人一模一样。帝喾闻报庆都为他生了儿子,本该高兴,岂料他的母亲恰在这个儿子降生的时候去世了。帝喾是个孝子,为母亲的去世哭得成了泪人儿,哪里还会有高兴的心情呢。他为母亲一连服孝三年,也顾不下庆都和儿子的事。庆都带着儿子住在娘家,直把儿子抚养到十岁,才让他回到父亲的身边。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帝尧。所以帝尧小时先随外祖父家的姓为伊祁(耆氏,后又称陶唐氏。
2008年攸县尧帝史迹专家论证预备会在株洲市金龙大酒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3位考古界、先秦史研究界知名教授(研究员),本着把攸县尧帝史迹放到全国范围内论证的原则,一致认为尧帝生于攸县丹陵(现在的皇图岭)、葬于攸县尧山等论述有理有据。
帝尧访贤
史载尧之功臣九人,或说十一人,可谓人才济济。但他唯恐埋没人才,野有遗贤。所以他还常常深入穷乡僻壤,到山野之间去寻查细访,求贤问道,察访政治得失,选用贤才。
战国时庄周曾说:尧治理天下万民,使海内政治清明,曾到汾水北岸的姑射之山,去参拜四位有道之名士,怅然若失,好像丢了天下。这四位有道名士为方回、善卷、披衣、许由。善卷重义轻利,不贪富贵,是有名的贤人;尧自觉德行达智不如善卷,认识到对于贤德的人,不能自骄自傲,必须谦恭好礼,以平民对待长者、学生对待老师的礼节去拜访他,让善卷居主位,尧站在下边,面向北施礼求教。尧曾想以天下让善卷,他回答说:“我生于宇宙之中,冬穿皮衣夏穿葛布,春种秋收,有劳有逸,日出而作,日人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心满意足,我要天下干什么!可悲啊!你太不了解我了。”善卷因此离开北方,到南方今江苏宜兴县的一溶洞中隐居,如今善卷洞的说明词中还指明他是从今天的山西这个地方去的。
庄周曾说:“尧之师曰许由,许由之师日啮缺,啮缺之师曰王倪,王倪之师日披衣。”披衣即蒲衣,亦写作蒲伊,以其衣蒲故名。他居住于蒲谷山,尧亲往拜访,拜之为老师。今蒲县太林乡有蒲伊村,传为蒲衣隐居之处,蒲伊村即由此而得名。蒲伊村附近有帝尧与蒲伊谈论大道的地方,后称讲道台。还有帝尧休息过的地方,后称税驾坡。蒲伊,人称蒲伊子,他所在的方国后称蒲子国,后来这里称蒲子县,今称蒲县。清人留诗中有“蒲谷贤人怀宝去,平阳圣帝策辇来”的诗句,即指帝尧访蒲衣子的故事。
《庄子》中记述,尧问许由:“啮缺可以做天子吗?我想让王倪邀请他。”许由说:“不好啊!那对天下将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啮缺的为人,聪明机智,反应敏捷,天分过人,而你要因他这些人事上的长处让他接受实行天然之治的使命,那就错了。他明于禁止过失,却不知过失产生的原因。让他做天子吗?他就要崇尚智慧而抛弃天然;他就要以己意为标准去分别事物,就要像火烧火燎一样地去求知;就要埋头于事物之中,处处干涉事物,就要忙忙碌碌应接四方,想方设法满足事物的要求;就要千方百计去改变万物,弄得它们不能安宁。怎么能够让他做天子呢?虽然他的行为可以为一般人所效法,但他仅能做个诸侯国的君主,而不可以做天子。治理,是产生动乱的由头,是臣子的灾难,是君主的祸害。”许由对他的老师是了解得很透彻的,经过许由的劝阻,尧也就自然说这回事了。
帝尧访贤,古籍中记载最多的首推访许由的故事。许由一字巢父,为当时的名士。他崇尚自然无为,不贪求名利富贵,坚持自食其力,生活简朴,无求于世。他得知帝尧要来访他,便躲走了。恰巧啮缺碰到他,问他要到哪里去?他说:“为逃避帝尧”。啮缺又问:“为什么呢?”许由说:“尧这个人啊,轰轰烈烈实行仁义,我怕他要被天下人耻笑,后世会有人吃人的事发生。老百姓吗,不难笼络他们。爱护他们,他们就和你亲近;给他们利益,他们就会为你所招徕;表扬他们,他们就会勤奋。作他们厌恶的事,他们就要逃散。爱护百姓,使百姓得利是出于仁义,那真诚实行仁义的事,借仁义取利的多。这样仁义的行为,不仅不能真正实行,而且还会成为虚伪的工具。这种想用一个人的决断来使天下获利的事,不过是一刀切罢了。尧只知道贤人可以利天下,而不知贤人的害天下。只有那不重用贤人的人,才知道这个道理。”过了一段时间,帝尧去拜访许由,朝拜许由于沛泽之中。尧对许由说:“太阳出来了,火把还不熄灭,在光照宇宙的太阳光下要它放光,不是多余的吗?大雨下过了,还去浇园,不是徒劳吗?作为天子,我很惭愧,占着帝位很不适宜,请允许我将天下嘱托于先生,天下必然太平。”许由对帝尧说:“你治理天下,已经升平日久,既然天下已经治理好了,还要让我代替你去作一个现成的天子,我为了名吗?名,是实的从属物,我对那个虚名不感兴趣。鹪鹩即使在深林里筑巢,也不过占上一枝就够了;鼹鼠就是跑到黄河里去喝水,也不过喝满肚子就足了。你就回去吧!天子于我没有什么用处。厨子就是?不做供品,祭祀也不会去代替烹调的。”许由于是到箕山之下,颍水之阳,耕田而食,非常快活,终身不贪求帝位。传说,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以为耻辱不堪入耳,到河里去洗耳朵,后有洗耳河之名。有人牵牛去河里饮水,碰见许由洗耳,问明原因之后,便说:“你洗了耳朵把这里的水弄脏了,我不想让我的牛喝这污水。”就牵着牛到河的上游去饮水。
帝尧曾去拜访一个名叫子州支父的人,请教过后觉得此人可以托天下,要以天下让子州支父。子州支父答道:“将天下让给我倒可以,只是不巧,我现在正患有幽忧之病,正准备好好治一治,不能够接受。”帝尧也不好勉强,但十分敬重其为人。
帝尧治涝河
平阳北有一条涝河,它发源于浮山东北的牛首山下,古代这里多黑风,刮得山黑水黑,故牛首山又称为乌岭或黑山,涝水也称为黑水了。黑水和城西河水马台河汇合以后,到郭行一带峡谷水流湍急,洪水季节,河水猛涨,横溢两岸,常常造成灾害。传说黑水上有个黑风女妖作怪,兴风作浪,涝水狂涨,淹没附近的良田村庄。女妖走时(干旱季节,如发地震,地动山摇,涝河干涸,滴水不留。帝尧为了解除百姓疾苦,带领一班人马前往治水消除妖灾。尧一行来到郭行,女妖已走,遍地干旱,人困马乏,连一滴水也找不到。大家正愁着缺水的事,尧的坐骑一匹大白马,仰首长嘶,用蹄子在一块方形的岩石上,哒、哒、哒,连刨三下,石头上火星四溅,崩出一个马蹄形石坑,那马又低下头,鼻子冒气低鸣了三声,立即一股子清水从石缝中冒出来,哗、哗、哗,一阵儿便成了一个清水泉,大家一见,喜出望外,争相品尝这甘甜的清凉水。这就是马刨泉(尧陵一景的来历,至今泉边石头上的马蹄印仍依稀可见。帝尧一行解了焦渴正往前走,忽然黑风刮起,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大雨倾盆,河谷口一带山崩,堵住了水路。郭行口往上,洪水汪洋,眼看村子被淹。尧立即组织当地百姓和他的随从护卫人员一起,在谷口挖土刨石,扒开一个口子,放蓄积的洪水流走,为郭行一带的百姓免除一场大水灾。洪水泄去以后,河水奔流,两岸往来不便,尧决定在河道上架起一座石桥,并要求三日内建成。大家只得昼夜不停地干,白天干活还好办,可是夜晚黑咕隆冬实在困难,这件事被鹿仙女知道了。当天夜晚,大家干活正愁着看不见时,忽然天空飘来一朵红云,红光闪闪,照得河上大桥一带明晃晃的一片。有人往上看时,看见鹿仙女站在云端向大家挥手致意,原来是鹿仙女撒开自己的霞帔放出光彩,为修桥出力助战。此后人们在石桥东边的山头上发现一块鹿石,那石头和鹿的形状十分相似,大家想起当时鹿仙女就是站在那里观看建桥的,大伙奋战三天三夜,第四天凌晨,石桥巍然屹立在黑水河上。尧王和大伙一起欢呼胜利。突然间,风起云涌,下起瓢泼大雨,顿时洪水奔腾,大浪翻滚,猛冲新桥,女妖在空中露出狰狞的面孔嘲笑。尧无奈之际,将金丹灵珠吐出来赶走女妖,将灵珠安放在桥上镇住石桥。从此,不管有多大的洪水,也淹不了冲不垮这座石桥,尧却由于吐出灵珠,大伤元气,病倒在床。
黑风女妖未除,帝尧放心不下。在郭行村边,涝河旁边有个山丘,人称姻堆里。姻堆下部,有一山洞,一直通到霍山脚下,黑风妖便钻在这个山洞里。原来这个洞清风徐徐,沁人心脾,百姓劳动过后,多来这个洞口歇凉,浑身清爽,人称清风洞。自从这个洞钻进黑风妖以后,时而兴风作浪,毁坏村庄田园;时而化为牛头马面,口吐黑风,伤害人畜;时而化为妖女,深吸一口气,将人吸进肚里。弄得附近的人,日夜不宁,四散逃离,田园荒芜,阻断交通。民谣说:“清风洞变成黑风洞,黑风洞里宿妖精;倒吸一口气,人畜不见影。凉爽地变成吃人坑,弄得路断行人,民不聊生。”帝尧闻报,带病与大家商议降妖除害。尧母见儿子积劳成疾,十分心痛,便自告奋勇愿降妖除害,为儿分忧。这天是六月初十日,尧母手执桃符,面对太阳注目凝神,深吸三口气,转向洞口,用神咒封住洞口,又在洞口日夜守候了三个月。说也奇怪,黑风妖再也没敢出来作怪。后来从霍山一带传来消息,说有一股黑风从霍山脚下洞口中冲出去,化为乌有。从此,黑风洞又恢复清风洞的名称,逃走的人们,又陆续回到家园。人们托帝尧呣子的洪福,过上安宁日子,帝尧老母告别百姓要回平阳,方圆数十里的男女老少都来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老人家留下住些日子,大家也想尽一点报答心意。尧母决定留住些天,与百姓同享欢乐。百姓们高兴地尊称尧母为尧姑,将姻堆里改名为姑德里,修建一座“尧姑庙”,每年六月初十日,方圆各村百姓献牲歌舞,永世纪念尧母恩德,帝尧也骑马按期来观看歌舞,离庙五里以外就下马步行,后人便称这个村为下马庄,拴过马的石头称拴马桩。尧还到东山一带(今浮山县巡视,步行到尧姑庙五里以外才上马,后人称这个上马垫脚的石块为上马台,村称马台村。
尧帝造酒说
尧作为上古五帝,传说为真龙所化,下界指引民生。他带领民众同甘共苦,发展农业,妥善处理各类政务,受到百姓的拥戴,并得到不少部族首领的赞许。
尧由龙所化,对灵气特为敏感。受滴水潭灵气所吸引,将大家带至此地安居,并借此地灵气发展农业,使得百姓安居乐业。为感谢上苍,并祈福未来,尧会精选出最好的粮食,并用滴水潭水浸泡,用特殊手法去除所有杂质,淬取出精华合酿祈福之水,此水清澈纯净、清香幽长,以敬上苍,并分发于百姓,共庆安康。
百姓为感恩于尧,将祈福之水取名曰“华尧”。
帝尧牧马
传说上古姑射山北仙洞一带有尧王牧马坡。山头绿草如茵,山坡灌木丛生,沟下一片林海。春天草木萌发,生机勃勃,夏天树木茂盛,山花烂漫,秋天枫叶红似火,冬天松柏傲霜雪。传说这里“树为尧王栽”,是尧王的放马山,至今那里北有生马庄,南有牧马滩,生马、二驹的村名都是尧王时留传下来的名称。《临汾县志》中以此地为临汾八景之一。山下汾水西边的东马栅、西马栅传为尧王的牧马场,鹿仙女与尧王婚后,还在这一带管理过马场哩。
帝尧与鹿仙女
鹿仙女生得肌肤若冰雪,体态娇艳,俨然绰约处子。她心地善良,好济困扶危,为民除害。仙洞沟附近黑龙潭中,潜伏一条黑龙,经常兴风作浪,惊扰行人,还溯河而上到鹿沟一带伤害鹿群。鹿仙女顾念百姓的安全和鹿群的生存,决心制服黑龙。一天她来到黑龙潭边,向黑龙挑战,黑龙从潭中奋身腾跃而起,张牙舞爪,直奔仙女。鹿仙女伸手向黑龙一指,黑龙一下子瘫软地陷在河滩上,向鹿仙女求饶,表示愿终身为仙女效劳。鹿仙女饶它不死,将它关押在黑龙洞里,变为自己驾乘的坐骑。从此,黑龙对仙洞沟一带生灵的危害始得解除。
帝尧受命于危难之时,先是“十日并出”,禾稼焦枯,继而洪水泛滥,淹没田园,各地部落方国,割据称雄,独霸一方。帝尧依靠后羿等部落方国领袖的支持,削平群雄,重新统一中原,率领群众与水旱灾害作斗争,万民称颂。一天,他到仙洞牧马坡巡视,同牧民谈论畜牧之道。牧民们顺便也讲述了鹿仙女为民除害的故事。正说之间,忽见一位仙女凌空飘然向仙洞而去,众牧民惊喜地指给帝尧说,那就是被称姑射神女的鹿仙女。帝尧回尧都以后,鹿仙女的形象一直浮现于他的脑海里,萦绕在他的心头。夜里梦见鹿仙女飘飘然从天而降,凝目含笑,向他走来,与他并肩携手,互诉衷情,驾云凌空同游。帝尧微服到姑射山访察,走到仙洞,远远看见林边草坪上有一个青年女子翩翩起舞,婀娜多姿,忽儿腾空,忽儿遁地,穿石如人虚,履空如平地,身边有一只小鹿陪伴着她。帝尧心想,她一定是鹿仙女了,于是健步上前,向她打躬施礼。不意她竟未答话,抽身躲到一棵松树后边,面含娇羞地装作用木 混在乱世全文阅读梳梳头。待尧将走近时,她将木梳往这株树上一扎,又转到另一株树后边嘻笑着。帝尧也嘻笑着追赶,不觉来到一个僻静处,猛然从山谷窜出一条巨蟒,口吐红信,目光瞵瞵,昂首向尧扑来,帝尧后退不及,被地上的草丛绊倒。在这危急时刻,鹿仙女见状,折身一个箭步跳到帝尧身前护挡住他,倾手一指,只见那巨蟒浑身颤抖,瘫痪在地,按照指令,回身向山谷退去。这蟒是由黑虎仙幻化而成;意欲加害帝尧。帝尧惊恐之余,一再拱手感激鹿仙女救命之恩。二人相随回仙洞途中,互相倾诉衷情,情投意合。当晚帝尧留住仙洞。第二天鹿仙女领着帝尧游山观景,鹿仙女指着闪闪发光的大镜石说:“我常常对着它照面整容”。走到涧沟下的石台边,鹿仙女说她“常坐在这台上梳理头髻,大家传为我的梳妆台。”她向对面岸上的层层石阶一指,说她经常从那里拾阶而上,人称仙梯。她说她经常骑黑龙去后沟的龙须瀑沐浴戏水o“我喜欢这神奇的大自然,喜欢自由自在地生活,但从见到你以后,我打内心里敬佩你匡扶天下的大志,甘愿扶助你光大帝业”。帝尧听后,十分欣慰,表示愿作比翼鸟和鸣齐飞。二人遂订立婚约,择定吉期成婚。帝尧与鹿仙女双方结鸾俦于仙洞之中,以洞为新房,对面的蜡烛山上光华耀眼,照得南仙洞如同白昼一般。后来人们便称这新婚之夜为“洞房花烛夜。”
帝尧婚后,忙于治理国事,鹿仙女也经常关照牧马场的事。第二年鹿仙女生了一个男孩,尧很高兴,为他起名为“朱”。鹿仙女抚育儿子,渐渐成长。听说一只巨蟒在牧马滩吞食牧民,她想一定又是那黑虎仙在兴妖作怪。于是决心降服那只恶蟒。她从牧马滩追赶那蟒,跟踪来到梳妆台下,那蟒正要回身,鹿仙女纵身一跃,用剑直刺人那蟒的喉咙,巨蟒被刺身亡。黑虎脱身而去,后来那里留下了巨蟒窟。黑虎仙愈加嫉恨鹿仙女,想方设法要加害鹿仙女。鹿仙女只得向天帝告发,天帝派天兵天将捉拿黑虎仙,将黑虎仙压在乎阳东南的山丘之下,是为卧虎山。天帝同时又罚鹿仙女与帝尧割断尘缘,鹿仙女无奈,将幼年的朱儿送还帝尧,从此,隐居深山。帝尧派人四处查找,不见踪影,亲上姑射山去找,没明没夜地呼唤,也不见回音。帝尧另娶散宜氏女为妻,生了七男二女。朱儿后封于丹地(浮山,故称丹朱邑。后来人们感念鹿仙女功德,在南仙洞黑龙洞左旁的一个小洞窟中为鹿仙女塑像纪念,千百年来香火不绝。
帝尧造围棋
相传,上古时期尧都平阳,平息协和各部落方国以后,农耕生产和人民生活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但有一件事情却让帝尧很忧虑,散宜氏所生子丹朱虽长大**,十几岁了却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聚朋嚣讼斗狠,经常招惹祸端。大禹治平洪水不久,丹朱坐上木船让人推着在汾河西岸的湖泊里荡来荡去,高兴地连饭也顾不上吃了,家也不回了,母亲的话也不听了。散宜氏对帝尧说:“尧啊,你只顾忙于处理百姓大事,儿子丹朱越来越不像话了,你也不管管,以后怎么能替你干大事呀!”帝尧沉默良久,心想:要使丹朱归善,必先稳其性,娱其心,教他学会几样本领才行。便对散宜氏说:“你让人把丹朱找回来,再让他带上弓箭到平山顶上去等我。”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