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远征军,配备是什么?什么时候去?怎么去?谁去当远征军的司令?一项项问题摆在了我的桌前,在刚开始的时候还以为一切都是很轻松,可是现在发现都不是那么回事,组建一个跨国战斗的远征军实在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如何保证后勤的供给?虽然食物可以在战争国当地解决,可是弹药呢?都知道,现在中国所装备的武器和别的国家都有很大的不同,不仅是性能更重要的但要不配套。消耗了,只能从国内补给,如何保障国内向一战国的后勤通畅。看来一切都是学问。干脆我就当起了甩手掌柜,每天泡在了总参那里,把一切都交给了这些高级参谋,让他们去想办法去。这些专业军人的效率就是不一样,从3月中旬提出组建远征军,到最后一切都准备就绪的时候才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可见“兵贵神速”。
这支远征军是从整顿后的各大军区抽调上来的二线部队,因为这次战争对于已经很久没有见过炮火的中国军队来说是最好的锻炼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次的实战练兵是为了未来的突发情况而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有备无患。虽然是二线部队,但是战斗力也并不弱,原因有两点,第一、二线部队的战士都经过了严格的训练,他们的刻苦精神值得他们骄傲。第二、在这支二线部队里面充斥了大量的从一线退下来的老兵,经过这些老兵的言传身教,他们的技战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实战演习中,这样的二线部队不仅和一线部队能够打的旗鼓相当,而且有时候也让一线部队吃了不好的苦头,疲于应付。
组建这支远征军更个军区主官都非常支持,亲自挂帅从百万雄兵中挑选战士。经过总参的要求,每个军区将各自选派3000人按照总参下达的指示进行集中训练。全国有7个军区,每个军区3000人总共有21000人将成为远征军的一员。总参的训练命令很古怪,并不是什么军事技能的训练,而是语言训练。大家都知道,这个时候的军人的只是相当的匮乏,汉语还说不好,更别说的外语了。不过既然上级下达了指示,自己只好遵守罢了。如果有人不合格,将重新进行选派,这就使得第一批选出来的战士格外的用功,到最后出发去欧洲的时候,几乎还是原来选出来的那些人。
“吴大贵!”
“到!”
“吴有福!”
“到!“
……
在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来自全国七大军区的攻击21000人正在进行点名。我站在城楼上,望着广场上的战士们,心中的话语是非常的激动,但是心里也有多少心酸。这个时候我不能表现出什么来,因为他们所有的人都在看着这里,在他们的眼里,只要能够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就意味着那里的人近乎于神了。我从思索中回到了现实,例行的点名已经结束了,战士们苍劲有力的回答彻人心脾。
“报告主席同志,中国远征军共计21500人已经集结完毕,点名结束请主席指示。”中国赴塞尔维亚远征军指挥官徐怀清在城门楼下大声的吼道。这个响声响彻了大地,这就是一个军人特有的声音。他的声音沉重有力,掷地有声。徐怀清是1073部队指挥官,此次远赴欧洲执行任务,理当由他来当然这支远征军的最高指挥。当然,远征军指挥部的人员也是1073部队下属的常规部队挪过来的。
我站在高高的天安门城楼上看着广场上的将士们,这一幕让我想起了原来那个时空在苏联卫国战争的时候,红场阅兵然后百万苏联红军的将士从红场直接向前线战场进发。这些战士是多么可爱啊!谁知道到了那里会有多少人不能回到生养他们的故土。我的内心有些激动,心里起了多少涟漪。我看了看站在旁边的高层兼好友,他们给了我信心,他们的眼神鼓励着我走到了话筒前。这话筒连接了高功率的扩音器,完全可以响彻整个广场。
我坚定的站在话筒前,深深的呼吸了一口还算清新的空气,开始了远征前的演讲。
“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中国赴塞尔维亚远征军的一员。在今天过后,你们就要整装出发,你们的目的地就是那遥远的欧洲大陆,大西洋的东岸。在那个地方,有这样的一群人,为了自己国家的生死存亡而战斗着。他们的敌人是强大的,但是他们没有退缩,反而他们更加的坚强和勇敢。可是最后他们的国家依然失败了,虽然失败,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放弃努力,他们离开了自己的故土,离开了生养自己的地方,来到了别的国家,他们团结在一起,继续与敌人斗争着!”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