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结束了,战争终于结束了。协约国士兵伤亡5497600人,同盟国士兵伤亡3382500人,平民6493000人。在4年的战争让所有欧洲参战的国家都失去了元气,平民在此中间受到了战争的严重的波及,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而在欧洲遭受这样惨重损失的时候,中美苏三国在一战中崛起,使得世界的格局已然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世界再也不是原先那个欧洲主导的世界了,而是变得扑朔迷离了。这个世界是多极化的,有四个极点。一是老牌的列强所在欧洲,现在的欧洲看似一盘散沙,但是如果欧洲凝聚了起来,那么所展现的实力是非常强大的。二是苏联,苏联革命成立了社会主义共和国,苏联依靠原先沙俄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已经在逐渐走进了世界强国的行列,在这个世界中已经是有了一个说话的席位。三是新兴的美国,美国独立以后,大量的移民人口来到这个新兴的国家,给它带来的巨大的利润空间,也带来的发展的空间。美国的领导人很能抓住机遇,领土的逐渐扩大,对外贸易的增加,也已经逐渐的成为美洲的引跑者。四是中国。中国是最让所有人看不清的,在这些国家的情报部门里,都有这样的记录,一群来历不明的人在东北发动了推翻清政府和北洋政府的运动,他们依靠强大的武器装备和很高的人员素质以摧枯拉朽的速度将北洋政府赶下了历史的舞台。谁也说不清楚那群人是如何来的,只知道他们来自东北。
中国远征军已经撤回了国内,在欧洲战场上阵亡的127名将士的尸体装在棺材里也一同被运回了国内。远征军的归来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在报纸上大篇幅的报道着远征军的事迹。在青岛港,中央领导人们都集中在了这个小小的码头上,报社的记者们多么想抓住这样一个机会来亲近一下领导人的风采,可是被尽职的警卫们都拦在了外面,不得再往前一步。前来迎接部队的群众也都和那些记者一样也被挡在了外面。军舰停泊在港口内,码头上整整齐齐的摆放着127口棺材,在每口棺材上都覆盖着鲜艳的国旗,每个棺材两侧都站立着三位身着军礼服的官兵。而在离青岛港不远的火车站,一辆军列停放在那里,从军列一直延伸到港口都铺上了红色的地毯。中国远征军总指挥徐怀清从军舰上走了下来,一步步走向主席的方向,在走过那些棺材的时候,他不由自主的放下了脚步,望着曾经昔日战友静静的躺在棺材里。这是一个临时的会场,在这里要举行一个短暂的仪式,在仪式过后烈士们的遗体将要在护送士兵的护送下,放进那早已停在那里的军列,开往北京。在北京,已经准备好了一场盛大的葬礼,过后他们的遗体将要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127人牺牲在异国的战场上,他们没有辱没中国军人的称号,没有对不起军人的称号。
在葬礼举行后第二天发行的《华盛顿邮报》上,大篇幅的报道了当时中国领导人发表的演讲:儿将远行母担忧,儿要出征母送行。今天我们的远征军载誉归来,他们用专业的军事技能和优秀军事素养在外国人的面前展现出了一名中国军人的风采,一支中国军队的军魂,我要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在异国的战场上,他们奋勇拼杀为国争荣,一些战士的事迹更加可歌可泣。虽然你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后方,但是你们保证了部队的后方安全,让敌人无可乘之机。在前往战线吃紧的情况下,你们在保证自己任务的情况下,派出部队支援前线的作战。有127人血洒异国他乡,今天这127人的遗体你们带了回来,我们要为他们举行隆重的葬礼,让世人永远记得这些勇士。你们不要因为一次的荣誉而骄傲,不要松懈,你们还要继续努力的训练和学习,增加自己的个人素质和军事素养,在不久的将来还有更加艰巨的任务等着你们。
美国五角大楼的参谋情报专家们在对中国领导人演讲最后的一句“在不久的将来还有更加艰巨的任务等着你们”进行了几天几夜的分析,最后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在未来会有大规模的军事动作,有可能会是越南,朝鲜,日本三国。并且对中国出兵的顺序还做了个猜断,先出朝鲜,后出越南,再出日本。这个分析结论基本上和中国领导的意图一样,但是他们并不清楚中国到底最后的出兵顺序为何?中国军事部门在巴黎和会前就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参谋说明,一出兵朝鲜打击日本关东军,以朝鲜为跳板登陆日本进行陆地作战。二兵发台湾,解放台湾。三兵指越南。在这三个作战意图中,以解放台湾为重中之重,解放台湾就使得中国海军有了很大的战略纵深,南太平洋将纳入中国的势力范围,共同构成一个大东亚圈,而这个大东亚圈将以中国为首。其次将是出兵朝鲜,日本在朝鲜所驻关东军皆为日军精锐,在朝鲜展开对其打击,可以让日本增援朝鲜关东军,这样就为未来的日本登陆作战减轻了压力。最后是兵指越南,为什么兵指越南想必大家都知道啥原因。
远征军归来以后,中国领导人就接到了协约国的电报邀请,这封电报中写到:战争结束,对德和约会议即将召开,根据协商以后定于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会议,邀请中国领导人能够携团参加这次会议,我们表示诚挚的感谢。这封电报指的是什么?中国领导人还是都很清楚的,在历史上这是一个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苏俄没有被邀请,而德国作为战败国也被拒之门外。可是由于蝴蝶效应的影响,这次会议苏俄竟然被邀请了,这和历史上差别实在是比较大。中国领导人在收到电报邀请后,马上给协约方回复,表示将准时出席巴黎的凡尔赛宫会议,将尽力为世界格局做贡献云云。这些外交辞令还是需要说说的。在回复过后,中国马上就开始了为未来参加凡尔赛会议的准备工作。
这次参加会议的人员在很早以前就确定了下来,本次会议将由国家主席辛宇带队,三军总司令魏强,远征军政委李强,外交部长宋教仁,商务部部长付熙来随团的强大阵容。当然令外国人闻风丧胆的“黑鹰”也要随团保护这些高官的生命安全,一个也损失不起。为了这次的会议能够顺利的进行,要参加会议的所有人都要查看将会议其他成员的情报。本次会议28个战胜国的代表1000人参加,其中全权代表70人。经过了一系列的会前准备,中国代表团在西苑机场乘上了开往法国巴黎的飞机。
这天,大部分的代表团成员已经在中南海集合,几辆红旗轿车停在中南海的门口。本次带队的主席终于姗姗来迟,他很是歉意的向代表们摆摆手,就钻进了中间的那辆红旗轿车,米诚也跟随着他钻了进去。其他的人一看领导都坐在了车里,也进入了指定的轿车里。车队集合完毕在警卫团的保护下,浩浩荡荡的开往西苑机场。西苑机场是一个专门接待外宾以及出使外国的机场,在那附近有二炮的一个高炮团附近守卫。在行驶的路上,主席他自己靠在后座上还在翻看着资料,而米诚则坐在了前排。“主席,英国人转性了?把老毛子叫上了,这是为什么?”米诚这么多年身处在政治里,按道理政治素养还是很高的,不过对于这次偏离历史的情况,自己也把不准情况,就连主席交给的写个报告的事情,都还是在他和主席两个人的合作下完成的。主席还在想,还不如自己来写。“国家之间是需要利益的,英国人看到了利益的存在,苏联的欧洲部分表现非常强劲。苏联的自身条件非常优越,再加上我们的一些帮助,也在逐渐的强大起来。它的势头很明显要超过英国。英国正是看到了这个,所以会主动邀请苏联的。就连英国人邀请我们也是一样的,我们在一战中表现的实力,迫使它要与我们交好,很有可能它还会主动的与我们会谈,签订一些合作协议,以发展自己。英国在欧洲还是保持一些势力的,它如果要限制苏联的发展,就要联合亚洲国家在远东给苏联一些顾及,日本现在自身难保,所以它看上我们了。”“我们要与英国合作,他们有人才和技术。我们也要与苏联合作,不仅仅因为它也是社会主义国家,也要看它与我们有没有合作的可能性。咱们到了巴黎又要进行连续的会晤了。我要好好的休息,巴黎的事情让宋教仁去处理。他有经验。”主席合上了资料夹,闭上了眼睛。
西苑机场的飞机已经在预定时间起飞飞往法国巴黎,这天是1919年1月2日。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