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霸微微一笑,等到声音停下来后,才对跟了上来的小道士和虬髯客等人说道:“左右军师,你们安排一队人留下来接收瓦岗,其余的人
”李玄霸看了看徐世勋等瓦岗将领们一眼,才继续说道:“都跟本王去洛阳城吧!”
不过是跟洁儿、宇文明珠和李月瑶三女试飞了一下热气球而已。却意外的提前十天拿下了瓦岗寨。收伏了一大批瓦岗名将和近二十万的瓦岗军。这么一来,整个中原算是落入了李玄霸的手中,而李玄霸的兵力则无可避免的达到了六十万人,远远的过了其他地方的任何势力。这下无论是谁都十分乐观的相信。能够统一天下,坐上天子至尊之位的,除了李玄霸绝对不会有第二个人了。
回到洛阳城休息了一夜后。李玄霸就再次在乾阳殿召开了朝会。这次除了李玄霸原系的人和洛阳原官员们外,还多了瓦岗军的徐世劫和魏征等人。这一下乾阳殿就差不多挤满了大臣,令李玄霸真正有了百官朝圣的感觉。
先将徐世劫和魏征等瓦岗将领们介绍给原系和洛阳的官员们认识了后。李玄霸才望向早已经来到的孔颖达。问他道:“孔先生。请问你的《三字经》编得怎么样了?”
孔颖达的样子看起来好像熬了三天三夜没睡觉似的,不但双眼布满了血丝,连头都变灰了。不过他的表情看起来很畅快,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听到李玄霸问话。他连忙从袖中掏出一本薄册子来,上前一步递给李玄霸道:“元,颖达幸不辜命。已经完成了《三字经》,请元过目!”
让待候在一旁的小太监将孔颖达手中的《三字经》拿了上来,随手翻了翻后,李玄霸也不知道是因为收伏了瓦岗还是昨天一夜临幸了所有的跟他有了关系的女人而感到心情十分愉快。故对孔颖达这本重新编写的《三字经》越看越觉得顺眼。到最后满意的合上了册子,看着孔颖达憔悴的样子叹道:“看你的样子。显然昨夜很辛苦吧?不过要不是这样,想必你也编不出这样的《三字经》。看来本王果然没说错,经典都是被逼出来的,要不是本王逼你,只怕你也没办法在一夜之间写出这么经典的《三字经》来。虽然你没有因此一夜白头,但本王看你这本一夜完成的《三字经》不下于周兴嗣的《千字文》,很经典!”
孔颖达听得大喜,连忙问道:“那请问元,这本《三字经》可以印刷行了吗?”
“嗯,可以!”李玄霸点了点头,拍了拍手中的《三字经》,说道:“这本《三字经》就署上你孔颖达的名字吧,日后就和周兴嗣的《千字文》一起大量的印刷行。本王希望在明年开春的时候,就开始在整个中原地区开设小学校,招收所有权贵、士家大族和平民百姓的孩子一起入学,试行本王提出的“六年必务教育”而你这本《三字经》和《千字文》就是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孔颖达闻言不由感到不解。
“当然,差不多六年的教育。光学《三字经》和《千字文》怎能行。何况上小学的都是几岁的小孩子,光识字背书的话一定会感到枯燥无趣的。古人学习时不是常说什么“琴棋书画。或是六艺吗,本王打算给这“六年必务教育。也至少安排安排六门课程,语文、数学、自然、历史、艺术和体育。所谓语文,就是教人识字写文章的课程,拼音识字、《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儒家以前常教的《诗经》、《论语》等等经典基本上都是属于语文的课程。”
二二汉说到泣儿,即听孔颖法忍不住的问道!“请问示“懵旧拼普识字?”
李玄霸摆摆手道:“这个等会再解释,反正是本王所明的让人快识字的东西,本王过几天会把它整理出来给你们研究!”
罢,李玄霸又继续解释道:“我们再谈谈六门课程,所谓数学,就是教人识数算术的学问,即加减乘除,长方形正方形等等,本王认为数学乃是很重要的课程,不可不学。
为了让这门数学方便易学。本六决定引进阿拉伯数字,这个本王也等会再解释,反正你们都要学习的。至于自然,乃是解释钻研事物的原理的学问,比如太阳为啥东升西落,月亮为啥阴盈圆缺,天为啥要下雨打雷等等”
李玄霸的话还没有说完,即见孔颖达大汗淋漓的问道:“元元。这这些怎能够解释?”
“为啥不能解释?”李玄霸刚刚说出这句话,就蓦然省时这时代的人迷信得很,很少有人去想太阳为啥东升西落,月亮阴盈圆缺以及天下雨打雷的问题,他们大都将这些当成天意。认为是上天的安排。自己要是说地球是圆的,地球在围绕着太阳转。天打雷下雨是自然现象的话。只怕自己的权威和声望再大,也没几个人愿意接受自己的说法,反而把自己当成疯子或是妖言惑众,说不定还会人人喊打。
想到这些,李玄霸即摇头道:“还是算了,解释这些原理也太为难你们了。要不自然课程就改教孩子们认识花鸟鱼虫、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一下农民是如何种植,工匠是如何做工,并让他们练习一下如何自己动手种植或是做点玩意就行。”
李玄霸这话网说完,即听有人忍不住的大摇其头道:“荒唐,真是荒唐!元,读书乃是获取学问,进士入仕的经途,又岂能去学习种地和做奇淫巧器的手艺,这乃是农民和工匠才会做的事情,我们读书人又岂能去做和学这种有**份和颜面的事情?”
李玄霸向下望去,只见说这话的人是一个大约五十来岁的老儒。看他身上所穿的官服。应该原洛阳官员之中的礼部官员,看他处于很排后的位置,就知道他的官职并不大。
李玄霸不认识此人是谁,之前也没有见过,想必他是第一次来参加朝会的,于是即问道:“你是何人,官职是啥?”
这名官员回答道:“在下苏东长,乃是礼部郎中也!”
苏东长,从没听说过!
李玄霸摇了摇头,说道:“苏东长,从今往后。你不必再吃饭了,也不要再穿衣,住屋了!”
苏东长闻言大惊失色,连忙问道:“元
元,这是为什么?”
李玄霸道:“你既然觉得农民种地和工匠做工有**份和颜面。那你干吗还要吃他们种的东西。穿他们做的衣服和住他们造的房子?”
“这元。这怎能混为一谈,就算下官看得起农民和工匠。也不一定要学习种地和做工吧?”
苏世长急急忙忙的分辩着。心想这个大霸王要是真的铁了心不让他吃饭、穿衣和住屋,估计他还没有等到饿死冻死就先羞死了。想到这些,苏东长心中禁不住的涌起后悔的情绪,暗骂自己没事干吗要言,学别人沉默是金不是很好吗?是谁说的这个李玄霸是个明主,重识人才,愿听取意见的?娘的,我怎么会傻得相信这种话呢?
却听李玄霸叹道:“不用说了,本王明白你的意思。只是,本王要指出的是。你们的思想都陷入了误区,以为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出人头地。以为自从隋朝开设科举制度后,读书的目的就是出士入仕,入朝做官?那是不可能的,读书的目的可不是仅仅为了做官。试想一下天下有多少读书人?等本王的六年义务教育推行后,只怕全天下都是读他们都该做官去?这可能吗?他们要是考不上官怎么办,难道书就白读了?有句话是什么说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话的意思你们清楚吗?意思是不管入了哪一行,只要做得好,都照样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孔颖达闻言,禁不住的问道:“那
元为啥想要让天下人都读书呢?”
“问得好!”李玄霸点点头,又反问道:“知道本王生平最钦佩,认为是史上最了不起的人是谁吗?”
不等下面的人回答,李玄霸就自答道:“是一个叫袁隆平的人!”
下面的人闻言都不由面面相觑,显然谁都没有听说过袁隆平是谁。孔颖达忍不住再次问道:“请问元,这位袁隆平是何人,莫非是个隐士或是贤者?”
“不是,袁隆平只是个种地的老农!”
见孔颖达等人都无语以对。李玄霸禁不住“呵呵”的笑道:“很奇怪本王为何钦佩一个老农,还认为他是史上最了不起的人是吧?那就让本王告诉你们,这个叫袁隆平的老农是个种地的天才,他见庄稼一年收成太少。养不活多少人,于是就整天研究摸索如何提高庄稼的产量。最终被他现了一种杂交的水稻。他把这种杂交水稻引进了农田。和原有的水稻配种,结果让他弄出来了产量极高,而且口味也极佳的高级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不但一年能播种两次,而且亩产量达到了两千斤。”
此语一出,下面几乎所有人都不由哗然。就连苏世长也禁不住的开口问道:“元这这是真的吗,这种杂交水稻一亩能产产两千斤?”
“当然是真的,这袁隆平乃是本王小时候在关中地区的一个村子认识的人,他种的杂交水稻是本王亲眼所见。而且还吃过这种水稻好几次,又岂能有假?”李玄霸说完这句后,即禁不住的低下头,硬生生的挤出一滴眼泪,假装很“悲伤”的道:“只是可惜,本王仅仅跟那位叫袁隆平的老农认识了几个月,那个地方就生了战乱,那老农就被乱军给杀了。全村的人都没有一个活下来。而这个老农虽然研兆山:众种亩产量两千斤的杂交水稻,可是他不识牢,连曰”右幸都不会写,因此也没有将种植这杂交水稻的方法著成书流传下来,更没来得及收徒教给别人。至于本王,当时还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价值,因此也没有跟这老农学习。等到本王意识到时,这老农已经不在了,他种的杂交水稻早已经被战争摧毁了,本王连一粒杂交水稻的种子都没有找!”
心中默默的对后世的袁隆平大师道了声“抱歉”后,李玄霸才抬起头来,对下面均面面相觑的众官们问道:“各位,你们意识到这种杂种水稻的价值了吗?”
孔颖达长叹道:“亩产量两千斤,如果能够向全天下推广的话,那么颖达可以肯定,从此以后,这天下将再也不会有饿死甚至挨饿的人了。这个研究出杂交水稻的袁隆平老农,的确很值得尊敬”。
苏世长也禁不住的喃喃的道:“可惜,真可惜,要是这个袁隆平将他种植杂交水稻的方法流传下来该多好?。
李玄霸淡淡的问道:“那你们知道本王想让天下所有人,甚至是农民和工匠的孩子都读书识字的原因了吧?。
不等下面的人回答,李玄霸即自答道:“因为本王需要的并不只是无数个著书立说的圣贤或是入仕拜相,为天下百姓服务的好官,本王还需要无数个像袁隆平老农,或是春秋时的鲁班,又或是像本王麾下雷三德那样的人才。他们能不能为这天下作出贡献?当然能,而且远比你们这些读书人或做官的贡献更大。自古以来,吃穿住行都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偏偏这四项要求可不是光靠你们读书人或是做官的能解决的,这是农民和工匠们的课题。所以本王才想让农民和工匠的孩子们都来读书,他们读了书,开了智,将来就算不能入仕拜相。种地或是做工匠必会更有见地,更能思考,说不定将来也会出现几个像袁隆平那样的农民和鲁班那样的能工巧匠。本王已经成立了“天工院”本王还考虑着成立一个“农业部”专门招集一些种植经验丰富的老农,出资让他们专门研究如何更好的种植。如何提高粮食的亩产量。并还请人专门的把他们所研究的东西记录下来。假如他们之中再出现一个袁隆平,研究出了像杂交水稻一样亩产量两千斤,哪怕是一千斤的粮食,本王就立即给他封候拜爵,就算封他为异姓王都没问题”。
完之后,李玄霸将下面所有官员们的脸上表情扫瞄了一遍,然后才问道:“对于本王的做法,你们有意见吗?”
“没有,臣等附议!”
没有人敢反对,笑话,亩产量两千斤乃是解决天下所有人吃饭问题的最了不起的创举,要是真的有人能成功,肯定会如李玄霸所说,会成为史上最了不起的人。这样的好事又有谁敢反对?尽管有不少人都对李玄霸所说的“袁隆平”老农和亩产量两千斤的杂交水稻的真假很怀疑,不过还有不少人却愿意选择去相信李玄霸的话,真心的希望李玄霸所说的会是真的。因为亩产量两千斤的杂交水稻如果真的有人研究成功过,那么一定还会有人再研究出来。这样的话,天下人吃饭的问题就能解决了。这可是史无前例的大事件。
等到所有人都消化了这件事情后,李玄霸才再次开口道:“本王之前说到那儿去了?”
孔颖达急忙提醒道:“元,你在讲小学的六门课程,说到自然课程。下面该讲历史了!”
“哦,历史,历史该教唔就不用本王讲了吧?拿一本《史记》为孩子讲解就是了李玄霸说道:“本王一直认为太史公的《史记》乃是最佳的史书,不能不讲。
孔颖达点头附议道:“元说得是,颖达也认为太史公的《史记》集是写得最佳的史书,其次才是《春秋》和《汉书》。”
李玄霸继续说道:“至于艺术课程,就是画画啊,唱歌啊或是下棋等等课程,不一定非要学精,主耍是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尝到学习的乐趣就行。而最后一项的体育课程,就得好好的重视了。所谓体育,就是锻炼身体,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本王不希望看到日后在学校读书的学生们都是弱不禁风的病痨了,因此每天必务要为学生们安排身体锻炼。本王之前不是谈过推广孙思邈仙长所修炼的导引吐纳之术的事情,把这种能令人健康长寿的导引吐纳之术当成学生每天早上必练一遍的课程好了
不少的官员们闻言,心中都不由一喜,因为这样一来,他们也都能学到这种紫阳真人的导引吐纳之术了,这可是仙人所传的,就算不能长生,但至少能够健康长寿,就可是谁能希望的事情。于是,这些官员们都禁不住的赞叹道:“元此举,真是大善也,臣等绝对附议!”
李玄霸说道:“就这样,小学就安排这六门课程就行了,不必安排太多。之后的课程等到他们升入中学再学习吧。孔颖达”。
孔颖达闻言急忙应声道:“颖达在”。
李玄霸看了孔颖达,才说道:“本王决定成立一个教育部,专门负责学校和教学的事情,而这教育部的部长。本王打算让你担任。你有没有信心做好?”
此语一出,在场不少人都不由眼红的瞧着孔颖达,暗想这教育部的部长就等到天下所有学生的师长啊,地位可真是荣耀无比。这个孔颖达也不知道踩了什么狗屎运,居然被李玄霸这么看重。先是让他编写《三字经》,又让他做教育部长。这样下去,日后还得了!
而孔颖达闻言则是大喜,立即回答道:“颖达绝对有信心做好,请元放心!”
兄弟们,天天一万字以上的更新,不求别的,只请兄弟们今晚上十二点给投推荐票,试试将本书顶上历史推荐榜吧,拜托兄弟们了!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