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纵横捭阖斯大林 > 第一章匠的儿子(3)

第一章匠的儿子(3)

对约瑟夫·斯大林来说,这个时期,他虽然失去了对东正教的信仰,但在纷乱的政治派别中 ,他还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道路。萨沙·楚鲁吉泽和拉多·凯茨霍维利的年纪都大于约 瑟夫,他们才华超群,这个时期对他的影响最大。他们是19世纪末叶俄国涌现出来的一批出 类拔萃的革命青年。这些人勇敢,富于理想,事业心强,他们极端仇视旧社会,强烈主张消 灭人剥削人的制度。

楚鲁吉泽出身于皇族家庭,是个有文学才­干­的知识分子。他投身革命事业,用格鲁吉亚文为 《沟》和《伊比利亚》这两家大型刊物撰稿,大力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1905年6月 他患肺病去世。当时所有的格鲁吉亚革命者都参加了他的葬礼,结果变成了一次群众­性­的游 行示威。约瑟夫把楚鲁吉泽的文章收集成册,于1927年出版,作为对朋友的悼念。拉多·凯 茨霍维利的­性­格与楚鲁吉泽大不相同。楚鲁吉泽是个热情奔放的知识分子,而凯茨霍维利是 个不知疲倦、富有事业心的实­干­家。凯茨霍维利也在哥里教会学校和第比利斯神学院上过学 ,然后开始了革命生涯。1893年12月神学院发生的轰动一时的罢课之后,他到了基辅,在那 里被捕,坐了3个月的牢,出狱后一直受到警察的监视。1897年,他回到第比利斯,以巨大 的热情从事革命地下工作。这两位年轻的革命者激发了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从而使 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斯大林在1931年与德国作家埃米尔·路德维希谈话中说道:"我参加革命运动是从15岁起, 当时我和居住在南高加索的俄罗斯马克思主义者成立的一些秘密小组发生了联系。这些小组 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引起了我读马克思主义秘密刊物的兴趣。"

路德维希问道:"是什么力量把你推向了反抗的方面呢?是因为双亲的虐待吗?"斯大林回答 说:"不是的。我的父母是没有学问的人,但他们对我却非常好。是另外一回事,是我当时 在那里求学的那个神学院的反动校规,和贫富不均、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使我成了马克思 主义这一真正革命学说的拥护者。"

当时俄国已处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年代。列宁已在彼得堡展开了革命活动。1894年列宁 发表了他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名著《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 》。这一光辉著作对俄国的政治、经济情况和阶级力量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无产阶级解放之 路。这些马克思主义著作,激起了年轻的斯大林要求革命的愿望,他准备献身于革命,决 心为争取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者从资本家和地主的剥削压迫下解放出来而斗争。这些革命情 绪反映在斯大林在神学院期间所写的诗篇里。斯大林在他的诗作中吐露了他对于从压迫和剥 削中把劳动者解放出来的憧憬,相信人民必会起来为自己的解放而斗争,而且一定会胜利。

1896年至1898年,斯大林成了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的领导骨­干­。他向大家讲解达尔文 学说,举行关于历史、政治经济学的座谈会。组员们还对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父与子》以 及其他作家的古典文艺作品进行热烈的讨论。在斯大林这个小组里,还根据手抄本研究了马 克思的《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和列宁为反对民粹派、"合法马克思主义"和"经济 主义"而写的一些著作。学习小组并根据斯大林的倡议,组织了手稿杂志的出版。血气方刚 的青年朋友们在这个杂志上撰文抨击专制制度及其对劳动者的压迫和残酷剥削。斯大林尤其 喜欢列宁关于俄国局势的分析,他说:"我无论如何都要见见他。"

1898年8月,在当地社会民主主义者的介绍下,斯大林参加了"麦撒墨达西社",这是格鲁 吉亚的第一个社会民主党的组织。从1893年至1898年,这个小组在格鲁吉亚和南高加索传播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事业上曾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麦撒墨达西社"的­性­质在政治上 并不是统一的,多数社员是站在"合法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使马克思主义适应资产阶级 的要求,阉割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并倾向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斯大林与自1895年参 加该社的楚鲁吉泽和1897年参加该社的凯茨霍维利三人,是在"麦撒墨达西社"中占少数的 革命马克思主义者的核心,这个核心便是格鲁吉亚革命的社会民主主义派的萌芽。

斯大林加入麦撒墨达西革命组织之后,更加意气风发,除了领导神学院马克思主义小组深入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外,还在工人群众中进行革命活动,参加秘密工人会议,写传单,组织 罢工。这是斯大林在第比里斯先进无产者中间所受到的第一次革命实际工作的锻炼。1926年 ,斯大林向第比里斯铁路工厂的工人演讲时回忆道:"我记得,在1898年,那时我第一次指 导了一个铁路工厂的工人小组。这是28年前的事情了。我记得,在斯笃鲁阿同志住宅里,有 吉波拉则、乔德里施维里、齐赫芝、宁鲁阿以及第比里斯的其他先进工人在场,我是怎样从 他们那里获得了初步实际工作的教益。与这些同志们比起来,我那时候还是一个青年人。也 许那时我比这些同志中许多人读的书要多一点。但是,我作为一个实际工作者,在当时毫 无疑问是一个刚刚开始工作的人。当时在这里,在这些同志中间,我受到了第一次革命战斗 的洗礼。在这里,在这些同志中间,我那时是一个革命的学生。现在你们大家都见到了,第 比里斯的工人是我最初的教师。"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