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纵横捭阖斯大林 > 第七章购抻氡剧(2)

第七章购抻氡剧(2)

赫鲁晓夫在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说,被指控因背叛祖国和反党活动罪而遭到镇压的数 万名军官,是没有丝毫罪过的。他们中没有一个人是人民和党的敌人,没有一个人企图推翻 政 府,更没有一个人像斯大林的保安机关所断言的那样"为德国间谍机关服务"。所谓轰动一 时的"军官反党事件"完全是希特勒等人­精­心策划的。

为了借刀杀人,希特勒的特务头子希姆莱和海德里希炮制了两份极为­阴­险毒辣的情报。第一 份情报是,红军总参谋部正在策划一个反对斯大林的­阴­谋,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是这一­阴­谋的 头子。第二份情报说,图哈切夫斯基及其亲信正在同德军最高司令部和德国间谍机关进行秘 密接触。德特机关并通过巧妙的手法和途径,向苏联保安机关抛出了他们伪造的文件--以 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和其他著名军事领导人为首的­阴­谋集团同德军合作的"证据"。就这样, 图哈切夫斯基等人就成了苏联红­色­政权的刀下鬼。

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是苏联最有才能、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当时他是苏联第一副国防人民 委 员,红军总参谋长。他出生于贵族家庭,1914年毕业于亚历山大军事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在沙俄军队中服役。十月革命后,图哈切夫斯基就转到了苏维埃政权方面,并于1918年 参加了苏联共产党。1920年他指挥高加索方面军打败了邓尼金的部队。他使红军充满活力, 他是红军力量日益强大的象征。作为国内战争时期的英雄和功勋卓著的将领,作为红­色­革命 政权的忠诚保卫者,图哈切夫斯基享有广泛的声誉。除掉总参谋部这位强有力的领导,犹如 推 倒了一棵大树,加上大批高级和中级军官被整肃,在下级军官和士兵中存在着严重的纪律松 弛倾向,致使卫国战争初期,苏军防务和指挥陷入极度混乱,遭受了不应有的严重损失。

然而,在监狱中幸存下来的军官,他们虽然受尽折磨,但总算挣扎着活下来了,在这场伟大 的卫国战争中,他们英勇地为祖国而战。有的光荣战死,有的为祖国立了大功,像罗科索夫 斯基、戈尔巴托夫、波德拉斯等人就是这方面的光荣代表。

斯大林发动的这场肃反运动,不仅给全党全国带来了巨大灾难,而且给他的家庭和亲属也带 来了莫大的不幸。1932年11月18日,斯大林的妻子纳佳在和他发生了一场口角后,当天夜里 就用一支小左轮手枪自杀了。这件事虽然是因为在招待会上饮酒问题引起的,但这件事的实 质却反映了斯大林的妻子对他制定的某些政策及其粗暴行为的严重不满和抗议。当她听到在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由于强迫命令许多人被拉出去枪毙,不少人被迫害致死;在联共中央, 她所尊敬的斯大林过去的战友--布哈林、李可夫等人,由于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路线和 她的丈夫持有不同意见而在挨整时,她再也不能忍耐下去了,因此采取了这种愤懑的激烈行 动。

妻子的自杀,极大地震动了斯大林。他不能理解为什么她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他担心人们会 说他是个严酷的、毫不体贴妻子的丈夫,竭力表明自己总是热爱和尊敬妻子的。他问他周围 的人,难道他少陪她去几次戏院算是真正严重的问题吗?她竟然发出这样的怨言,这说明她 是多么地不理解和不支持他的工作。

妻子的死对斯大林来说是一可怕的打击,使他的心灵变得如此空虚,以致失去了对同志、对 朋友的信任。尤其是她留给丈夫的一张条子也伤害了他的感情,使他感到气愤。这张条子被 立即毁掉了,但斯大林的女儿从看到过这张条子的人那里得知,条子上充满了对他个人以及 对一些政治问题的申斥和指责。当时正是农村为使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而出现的强迫现象最严 重的时候。她从同学和朋友中听到一些残酷无情的传说。她感到惊骇,就怪罪于他。对斯大 林来说,被他视为"最亲密和忠诚的朋友"的女人留下的这张最后的条子,是一次毁灭­性­ 的"背叛"。他悲愤欲绝。在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时,他走近棺木站了一会儿。突然用双手推 开 棺木,转身走了,他甚至没有去参加葬礼。斯大林认为她是作为一个反对他的###者 离开他的。因此,他拒绝到新圣母公墓去看妻子的坟。

之后,为了减少­精­神上的痛苦,斯大林搬到了克里姆林宫的另一套房间去住,因为他不能忍 受再住在曾和妻子同住过的那套房间里。坐落在祖巴洛沃的那座别墅,经常勾起他对往事的 回忆,他的孩子们仍然上那儿去。他却在附近的孔策沃新建了一幢房子,在以后的20年中他 一直单身住在那里。但是他从未忘怀过她,在后来的岁月里,斯大林把纳佳在1929年春天和 夏天心情愉快时拍的照片,放大后挂在他克里姆林宫的住宅和别墅的墙上。他往往难以忘怀 地谈起她。妻子为什么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为什么不支持他进行这场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 他试图理解这一切。

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在和友人的通信中,对她的妈妈曾作过如下的回忆 :

"我和妈妈的最后一次见面大概就是她逝世的前夜,不然就是她死前的一两天。她把我叫到 她的房间里,叫我坐在她心爱的软榻上,久久地教导我应该作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且如何作 人。她说:'不要喝酒!永远不要喝酒!'这是她和父亲争吵的回声。按着高加索的习惯,逢 年过节总是让孩子喝点上等葡萄酒。在她的眼里,这就是学坏的开端,不会有好结果。大概 她是对的,后来我哥哥瓦西里就死于酒­精­中毒。这一天我在她的软榻上坐了很久,由于我总 是很难得见到妈妈,所以这最后一次十分清楚。"

最好的txt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