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的末尾一句我给删了,之前写汪直帮沈瓷找了两个画师的那几句也删了。主要是写出来以后觉得有些拖沓,对话带点学术性质。所以现在是没别的画师了。】
构想已趋于完整,沈瓷开始着手制作。
她亲手调和土与水的比例,让胎土几乎不含任何杂质,再用青花在瓷胎上双勾出纹饰的轮廓线,罩上透明釉用高温烧制。这一步,同普通的淡描青花器相差无几。之后,她又在釉面的青花双勾线内,根据纹饰的需要填以多种色彩,再入窑用低温烧制。
沈瓷尽力每一步都精益求精,只是最难的,便是色彩的描绘。
彩绘的技法有许多种,也并不是每一种颜色都能同青花搭配得相得益彰。彩色虽艳,却必须是清雅柔和的艳,才能清晰体现釉上釉下争奇斗艳的效果。
正当沈瓷犹豫图样之时,汪直发话了:“同你透露一下,你设计纹饰时,其中起码要有一幅的图案是鸡,还有一幅是猫。”
沈瓷不解:“为什么啊?”
“因为皇上尤为喜欢鸡这个意象,而万贵妃喜欢猫。”
汪直从小跟在皇上和万贵妃身边,对这两人的喜好可谓信手拈来。沈瓷觉得自己捡了个大便宜,乐得咯咯直笑,随口又问:“万贵妃喜欢猫我理解,不稀奇。但是皇上为什么会喜欢鸡?我以为老虎苍鹰这些更威猛的物像更合适。”
汪直存心逗她:“因为皇上觉得鸡肉最好吃。”
沈瓷歪着头想了须臾,笑道:“你骗我的吧。皇上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难道会贪恋最常见的鸡肉。”
“哈哈。”汪直细细的眉眼笑成了弯弯的一条缝,一面说话,一面伸出手,替沈瓷正了正头上的帽:“真正的原因有两个。一来,成化元年是鸡年;二来,“鸡”和“吉”谐音,皇上相信运道命数,便觉得鸡是个好兆头nAd1(”
他的手扶在她的帽檐,不算是亲密的动作,可在他扶正的过程中,手指有意无意滑过她脑后的发,带着几丝微痒,蹭得她惶惶不安。
沈瓷退后一步,状似思考,轻叹一句:“这样啊……”汪直被迫离她远了些,手也顺势从帽子上落下,两人再无任何接触。她自以为做得不动声色,却不知汪直的毫不觉察只不过是表面。
“你呢,你最喜欢何种禽物?”汪直问她。
沈瓷愣了一瞬,缓缓道:“紫貂。”
“这可是金贵的禽物,难道你养过?”
沈瓷点头:“小王爷……就是淮王世子,他曾经送过我一只,养过两年多,如今已是病逝了。”
“……”
“汪大人,您脸色怎么看起来不太好?”
汪直只觉胸口像是被毒药腐蚀出一个洞,飕飕的凉风吹来,仿佛直接从他身体里穿了过去。所谓心痛,大抵便是这般感受。他正了正神色,少见地起了隐瞒之意,只说道:“无事,只是最近妖狐夜出一案刚有了新的线索便再次断掉,有些苦恼。”
沈瓷亦觉妖狐夜出的案子颇为蹊跷,问道:“什么线索?”
汪直理顺气息,长长的羽睫垂下,又睁眼扬起,慢慢道:“找到了一种可能的杀人手法。”
“所以,绝非什么狐妖鬼怪?”
汪直将方才的郁结抛开,点头道:“近日我的人得到消息,西域有人制出了一种奇毒,名为无影红。无影红毒性极强,但使用后只需半个时辰便自行挥散,验毒也验不出。因此,死者身上才没有任何伤痕,也查不出中毒痕迹nAd2(”
沈瓷诧异:“世上竟有如此奇毒?”
“更麻烦的是,这种药无色无味,只有淡淡的异香,融在汤中,寻常人根本闻不出来。”汪直蹙眉道:“可纵然如此,也不至于所有人都中了毒。所以我猜想,除了不知不觉饮下毒药的人之外,其余人应当是被强行灌入毒药,因而才有一部分人脸上出现可怖神情。没有伤痕,可见凶手手法相当利落,是武功高手。甚至有可能……凶手不止一人。”
沈瓷听得愈发心惊:“做出这样的事,凶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复仇,亦或只是想搅乱民心?”
“不知道,目前西厂正在整理遇害人之间的关系,看起来毫无关联,还需要调查。”
汪直噼里啪啦一堆说完了,才意识到自己同沈瓷讲的都是机密之事。她一问,自己便迫不及待地答,真是守不住嘴巴。但他并不介意,甚至还有一点舒心,只随口附加了一句叮嘱:“方才的话,你自己知道就行了。”
沈瓷笑道:“此等大案,沈瓷自然会保密。还愿汪大人早日破案。”
汪直一哂:“你还是把你自己的事儿料理清楚吧,别等做好了新瓷,贵妃娘娘都把你忘了。”
沈瓷颔首应下,头上帽子本就宽松,因着她这一低头,又有些歪了。汪直顿时肌肉紧绷,忍住伸手帮她再次扶正的念头,装作没看般拧了拧自己的袖口,只随意再说了几语,便匆匆离去。
100 眼下郁青
?宫殿中漂浮着淡淡的安神香气,本是令人心平气和的味道,汪直却久久难以平静。身旁,沈瓷的脸上喜色正浓,向他投来感激的目光。这目光令他周身渐暖,但念及此后别离,又好似雪虐风饕。一时间,他不知心中该是苦是甜,是悲是喜,是怨是恨,是惊是痛……只觉胸口疼得厉害,万般煎熬,却又无可奈何。
皇上看着汪直神色,不由关切:“是胸口的伤又疼起来了吗?”
别的理由搪塞不过去,汪直只好回答:“是。”
“那就别在这儿强撑着了,快回去好好休养着,朕还指着你替朕做事呢,身体可不能垮。”
“谢皇上。”汪直没精打采地说了一句,与沈瓷一同告退。两人走至门口,正有一内侍匆忙入殿,禀道:“皇上,东厂厂公尚铭,称有要事相报,与妖狐夜出一案有关。”
沈瓷已走出殿门,隐约听了这句,不由顿住脚步,扯了扯汪直的袖子,提醒他道:“听到了吗?东厂说,妖狐夜出的案子查到了,你之前查了这么久,要不要听一听?”
汪直摆摆手,全无心情,表情不耐:“不想听。”
沈瓷方才一直沉浸在大喜过望的兴奋中,本以为汪直亦有喜悦,眼下才发觉并不如此。她敛了声,知趣地不再言语,只在一旁虚扶着汪直。他没有拒绝。
再度坐上马车,气氛已与来时不一样。汪直不说为何,沈瓷也拿不准缘由。隐隐地,她猜中了汪直的心思,却又觉得不太可能,很快将想法推翻,只当他是身体不适。
“汪大人,多谢。”沈瓷思虑再三,虽觉眼前氛围不太适宜,仍忍不住说了出来。她是真的感激,从相识,到如今,短短不过数月,她已将他视作挚友,如亲人般熨帖。
汪直的掌心被指甲掐出印子,隐隐作痛,慢慢地松开来,良久问道:“接下来一个月,你打算怎么办?”
距离沈瓷赴任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本不需要继续呆在瓷窑nAd1(可若让她全然闲下来,又觉得无趣。她对斗彩瓷还有一些尚未实施的想法,想要趁胜再试,可忆起小王爷之前的反对,又有些犹豫。
“我还没想好,看情况吧。”沈瓷心想,这事儿,还得同小王爷再商量一番才好。
汪直看着沈瓷紧蹙的眉头,难得读懂了她心中所思,顿觉干涩难语,努力调均了气息,正色道:“那现在你去哪儿?”
“驿站”两个字已经滑到沈瓷的嘴边,鬼使神差地,又被吞了回去,转而答道:“瓷窑。”又补充道:“先送你回去休息。”
“好。”汪直亦不推脱,揣着手靠坐着,闭目养神。到了府邸后,他先下了马车,待听见身后哒哒远去的马蹄声时,才转过身,凝望着远去的马车,自嘲一笑,喃喃道:“是顾及着我的感受,才说要去瓷窑的吧。现在我先下了马车,你又会去哪里呢?”
*****
汪直离开后,沈瓷叫车夫调转了方向,将目的地改为驿站。
纵然汪直和朱见濂没有明说,但显而易见,这两人互相都看不惯。若不是因为知道朱见濂以前从未来过京城,沈瓷都会怀疑这两人有未解之仇。由是,她尽量避讳在他们面前提及对方的名字。
马车停下,沈瓷同守门人讲明身份,不多时便有人引她进去。
朱见濂站立在书房内,脸上的表情并没有沈瓷想象中的愠怒或欣喜,见沈瓷进来,眸光闪动,只轻轻问了一句:“回来了?”
他走近她,把手搭在她的肩上。那样的眉,那样的眼,浓深如墨,俊逸依旧,可眼下挂着两片郁青,显然休息得不太好。
沈瓷将他的手从肩膀拿下来,握在自己手心,有意想让他开心,温柔道:“小王爷,我有个好消息想告诉你nAd2(”
“刚好,我也有一个坏消息。”朱见濂说。
沈瓷一愣:“那你先讲。”
朱见濂凝视她片刻,轻吸一口气,慢慢道:“卫朝夕,被东厂的人抓走了。”顿了顿,手指揉了揉额角,补上一句:“同妖狐夜出的案子有关。”
103 谎意面圣
?沈瓷回到驿站,小王爷还等在书房,见她进来,搁下笔问:“他怎么说?”
“他说考虑一下。”
“嗯。”朱见濂淡淡应了一声。
沈瓷见他神色淡然,迟疑片刻,还是忍不住问:“朝夕从小生活在景德镇,他,他……如果真要把朝夕归成是西厂的人,该怎么说呢?皇上若是不信,会不会反而责罚他……”
朱见濂的心重重一跳,她对汪直越关心,他便越觉沉痛,似牵扯到了某根经络,在身体深处隐隐生痛。
他站起身,走近了沈瓷,低低问道:“你是不是一定要救卫朝夕?”
沈瓷肯定地点头:“必须要救啊。”
“那除了去找汪直以外,你还有别的方法救她吗?”
“……没有。”
“那既然如此,你还在想什么呢?”朱见濂说:“安安心心等着吧,既然你只能这么做,又何必东想西想。”他弯下身,亲亲她的额头:“今日你奔波累了,屋子都收拾好了,早些休息吧。”
沈瓷愣了愣,最终还是被他说服,喃喃低语:“是啊,我又能怎么办呢……”
朱见濂送她回了房间,侍婢按照朱见濂的吩咐,早已替她备好沐浴的热水。在氤氲升起的水汽中,沈瓷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药味,那是汪直房中的味道。身置其中时并未在意,现下不禁微微迟滞,静下来再嗅了嗅,有些苦,有些涩。
*****
“你说什么?”皇上提高了音调,圆目瞪着汪直:“你是要告诉朕,这个被东厂关起来的犯人,是你西厂的人?”
“是nAd1(”汪直眉心一跳,颔首道:“妖狐夜出的案子,交接得太急,卫朝夕当时还未得知消息,只一心查案,没想到被尚铭的属下误抓了。”
皇上扁了扁嘴,吩咐身边内侍:“去查查,这个人在不在西厂的名册里。”
汪直立刻拦下:“不用去了,她并未记载在名册中。”
“那你凭什么说,她是替西厂办事的?”皇上目露怀疑。
汪直沉下一口气:“皇上可还记得,三年前江西都指挥儿子刘晔一案?”
“自然记得。”皇上点点头。
这刘晔虽然自己是个小官,但其祖父威望甚重。三年前,他在江西戕害数条人命,可刘家在江西势力不小,当地官府不敢审理,直到终于有官员悄悄将案情直接上奏到了京师。
在朝廷进行专案调查时,主犯刘晔却带着大量金银潜入京城,大肆行贿,疏通关系,就连当时朝廷派去江西探查的刑部主事,也被重金买通。
这本来不关汪直什么事,但是,坏就坏在,刘晔将汪直也列入了行贿名单。汪直不收贿赂,听到了这事儿,直接把刘晔关入西厂大牢,连番行刑审问,亲自探查,甚至将朝中诸多受贿的重臣牵扯在内。
“卫朝夕,便是在那时为西厂所用。”汪直说:“皇上您知道,西厂的特务网渗透京城内外,并非只有登记在册的西厂人员。卫朝夕是女子,便有女子的用处。在刘晔一案中,她正是利用女子身份潜入青楼,从受贿的歌妓口中套出了关键性证据,因此这回她来到京城,我也吩咐她暗中探查。只不过案件交给东厂后,还没来得及特意通知她罢了。”
汪直向来的行事风格,皇上是清楚的。当初刘晔一案,牵扯出众多重臣,老道的查案人都知道适可而止,但汪直偏不,他用重刑逼供刘晔,但凡扯着些关系的官员,统统提来审查。宁愿抓错,绝不放过nAd2(
这皇上是个追求舒适的皇上,童年的经历使他的性格较为弱势内敛。所以有汪直替他处理这些朝中官员,他是宽心的。但此案非同小可,汪直此番言语看似顺理成章,却依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顿了顿,皇上转过头,同身边内侍道:“去,把东厂尚铭给我叫过来。”
【注】
文中提到的刘晔一案,属于虚构,不过在历史上确有原型。历史原型叫做杨晔,虽然本人是个小官,但曾祖父相当有威望。杨晔戕害人命数条,后被抓住西厂大牢,顺着查下去,涉案人员众多。后来,汪直让他狱中表演“弹琵琶”(一种刑法,即用利刃去剃人的肋骨),把杨晔弹死在监狱里了……历史上,也是因为杨晔这个案子,汪直被弹劾,被迫第一次关闭了西厂。
不过因为皇上的宠爱,西厂被废除没多久,又重新开了起来。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