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我是塔齐布 > 第二十章聊聊盾牌阵四

第二十章聊聊盾牌阵四

“在西历451年9月20日,在法兰西东北部的香槟平原上爆发了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一方是日落西山的罗马帝国,集合了匈奴国旁边的高卢和西班牙各地的日耳曼蛮族,罗马联军最后达到五十余万人。而另一方是号称“上帝之鞭”的匈奴帝国,从伏尔加河到多瑙河的匈奴部落和蛮族藩邦尽皆响应,加上匈奴大军已经达到七十万之众,其中绝大多数是蛮族军队。双方在这次会战中总共投入超过一百万的兵力,会战虽然只持续了一天,但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有十六万人在这一天的战斗中丧生。”

“可以说这场仗打得莫名其妙,匈奴骑兵攻击罗马联军中的蛮族骑兵,冲击失利后,改攻击罗马方阵,没有想到罗马方阵居然抵抗住了,但是匈奴一方在侧翼掩护的蛮族骑兵,抵挡不住罗马一方的蛮族骑兵,率先败逃,沙隆会战到此才分出胜负。但是匈奴残军撤回营地,用匈奴人的大篷车首尾相连,弓箭手密布其间,组成一道相当坚固的防线。入夜以后,因为实力最强的一个蛮族国王在战场上战死,他的王子急于回国坐稳王位,以免夜长梦多,率军赶了回去之后,顿时显得势单力薄,众人的心气也没那么高了。这样拖了几天以后,罗马联军遂撤围而去。

“匈奴人逃过一劫,等恢复点元气之后就兴兵报复,这时候就像战国时齐、楚、燕、韩、赵、魏联合伐秦,打了一次败了之后就不愿意打第二次,罗马军找不到盟军,节节败退,天主教教皇亲自去见匈奴皇帝,劝说他放过罗马。匈奴皇帝居然被说动,遂撤了回去。后来这位匈奴皇帝病死后,他的儿子无法驾驭庞大的帝国,仅仅一年后蛮族就纷纷反叛,匈奴帝国遂土崩瓦解。”

“而罗马帝国也哈不到哪里去,因为对匈奴作战的时候,领兵大将功高震主,皇帝先是杀了将军,然后将军的部属给将军报仇,杀了皇帝,失去了顶梁柱的西罗马帝国,苟延残喘了几十年后被蛮族给灭了。”

“没想到啊,这国外也有这自毁长城之事!”李元度推了推鼻子上的眼睛,感叹道。

“权力之争,无论古今中外,都是鲜血淋漓的。领兵大将能够善终者,要么像王翦一样多求良田屋宅园地,为子孙置业,要么像张良一样成功归隐,要么像郭子仪一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要么像石守信一样同赵匡胤喝上一杯酒……当然咯,最好的还是遇上康熙爷那样的明君。”照老样子,说到康熙的时候把手往天上拜一拜。“康熙爷那时候宽容,又有度量,只要不造反,自己不找死,哪个不是善始善终的?”

“就像韩愈的《马说》里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样,善将兵者常有,而善将将者不常有,而信将者更是少有。到是前明的崇祯之辈不少。”说完,我朝曾国藩望去,曾国藩到是不动如山,悠然的摸着自己的胡子。曾国藩现在也是领兵的人物,以后咸丰的猜忌是少不了的,到时候要花不少功夫来消除,而明朝的崇祯皇帝倒是一绝。

记得,康熙年间的张廷玉评价崇祯:“呜呼!庄烈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又乏救亡之术,徒见其焦劳瞀乱,孑立于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闻良、平之谋,行间未睹李、郭之将,卒致宗社颠覆,徒以身殉,悲夫!”

那里是见不着张良、陈平?他自己认为的张良、陈平到头来还不是一群笨蛋。崇祯在位十七年,换了五十个大学士,对比宋朝自从开国到元佑初百三十年,不过五十一人,就差了一个人。崇祯提拔重用的人,入《明史·­奸­臣传》的就有温体仁、周延儒二人,而整个《明史·­奸­臣传》所列者不过十人,其余明朝两百多年中只有六个,而自命不凡的崇祯十七年就占了两个,极端**的南明在苟延残喘的十八年里也占了马士英、阮大铖两个。

那里是见不着李光弼、郭子仪?他虽然拥有极强的政治手腕,心思缜密,果断­干­练,并且­精­力充沛,几乎拥有历史上所有明君的特征,他提拔了一批忠臣良将,组建了一套极具效率的政治军事框架。但是他天­性­多疑,刚愎自用,嗜杀成­性­,崇祯年间换了十一个刑部尚书,十四个兵部尚书,诛杀总督七人,杀死巡抚十一人、逼死一人。能征善 苍空战旗燃文战的将军,要么像蓟辽总督袁崇焕被他杀了,要么像总督天下兵马的卢象升见死不救时战死沙场,要么像蓟辽总督洪承畴投降。这么下去,谁还会忠心任事,还会有人死战不休吗?

曾国藩的三角眼发现我在望他后,开口了:“智亭高论,受教了,受教了。只不过,韩愈似乎没有《马说》之作,‘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此句出自韩愈的《杂说》之四。”

恩……现在怎么还没有《马说》?语文书里面的东西都不可靠了吗?都是韩愈,都是说,还是之四,难道《马说》出自《杂说》,只不过这时候还没有细分出来,而且《马说》还没有单独命名?

思前想后,硬着头皮说:“让涤生兄见笑了,《马说》就是出自《杂说》,只是先师加了题目而已。智亭读书是个半吊子,只记得《马说》,而忘记了《杂说》。”

“尊师大才啊,韩愈写《杂说》至今千年有余,其间何人加减一字?尊师竟然与其命题,不知《杂说》其余三篇以何为题?”

“智亭说不上来啊,先师翔宇先生教的时候只捡他认为重要的教,其他的我也没有看过,所以说我读书是个半吊子。”见鬼了,早知道《马说》是后来加的题目就好了,出了大丑,只得给自己丢脸。

“可惜、可惜,有如此高人不能在其近前求教,实在是可惜了。”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