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话,不用近前求教,给你一台电脑,随便你查,易中天的三国就够你求教好久了,哦,对了,我还忘记了,曾国藩是不看《三国演义》的。
“智亭,你先说罗马盾牌阵连强弓抵挡不过,如今又怎能抵挡现在的火枪了?”
“涤生兄所言极是,强弓两百步外都可放箭,但是要射穿盾牌需抵近大约七十步,而现在洋人的火枪犀利,百步外就可穿透盾牌。要破解火枪也容易,涤生兄忘记了‘自相矛盾’?世上从来没有最锋利的矛,也没有最坚固的盾,矛能磨得更锋利,那为什么就不能把盾也打得更坚固?”
“有理,那智亭你看,你在长沙时候操练的盾牌能用吗?”
“没有用,涤生兄,那时我只是想让士兵熟悉阵法,那些从巡抚衙门里面借出的盾牌太大了,只能立于阵前做防御敌军箭矢、飞弹之用,若是用来布阵、结寨尚可,用来行军打仗反而是累赘。再说了,从巡抚衙门仓库里面借出每张盾牌要花十文钱,我们全军练兵哪得多少盾牌?多少银子啊?”我摊出两之手,耸着肩,装出一副无奈的样子。
我的话和样子引来一阵大笑,大笑过后,曾国藩含笑问道:“智亭你看,这盾牌该如何打造得坚固?”
“罗马盾牌阵的四角方盾高约四尺,宽约两尺。木制,蒙有兽皮,并用窄条金属加固。那我们要造,尺寸不变,兽皮在南方难求,就和做棉甲一样把棉花打湿,反复拍打,做成很薄的棉片,把多张这样的棉片在缀成很厚很实的棉布,把棉布铺在木盾上面,再铺层铁甲,最后用铜钉固定就可以了。”
“为何如此打造?”
“无论是火枪还是弓箭刀枪,追根溯源都是一样的,就像打仗,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也就是说,刚开始遇到坚硬的东西,一鼓作气能冲破,但是后面遇到软的,力气就会衰竭,最后面遇到坚固的力气就耗尽,再也不能穿透盾牌了。”
“此话出自《左传·庄公》,是曹刿见鲁庄公的典故,原话是‘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似乎不应该这样解释的吧。”
“古人言简意赅,说理透彻,为何就不能如此解释,就算不能,那我借来用用不行吗?”
“可以,当然可以,智亭你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嘴是长在你身上的么!”曾国藩爽朗的笑着。
我不好意思的笑笑。
王鑫开口说:“智亭断章取义还能把事情说好了,那是他的本事,但是那些言官御史断章取义,就是祸国殃民了。他们每每拿‘国虽大,好战必亡’做文章,弄得我大清现在无可用之兵,长毛横行。岂不知‘国虽安,忘战必危’自乾隆朝以来,八旗、绿营又打了几仗?若不是还要装装样子,恐怕兵器都该打成铁器卖钱了吧。”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