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出征倒计时(三)
那帐奏折,曾国藩还是写了,杨家的两万两银子也很快到了帐,有了杨家的带头作用,其他地主商人都跟着捐了些,几天之内,居然募到了九万两银子。
好消息不止一个,各种规格的大炮近日内从广西陆续运来一百座,曾国藩脸上也有了点笑容,迅速下令将银子拨到各营,命令作好启程准备。
水陆各营人马这些日子来忙着擦磨刀枪,发放军备,搬运粮草,修缮战船,一派热火朝天的战前繁忙景象。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水陆两支人马,加上夫役在内近二万人,一旦开出衡州,全力以赴的事,必将是行军打仗,吃喝拉撒睡怎么办?曾国藩建立一个类似参谋部一样的机构,处理诸如发放文书、调配粮草银钱、采买军需给养等日常事务。这个机构以供应粮草为主,曾国藩给他取名为粮台。粮台下设八个所。文案所负责处理上下左右往来文书;内银钱所负责调配安排湘勇内部水陆各营的银钱;外银钱所负责收发朝廷及各省各地拨、援、捐等银钱;军械所负责采买随军所用的各种器械,如军服、帐篷、马匹等;火器所专门负责采买以大炮为主的各种火器;侦探所负责情报侦探、军报传递;发审所负责处理勇丁内部及勇丁与百姓之间发生的各种冲突案件;采编所专门采集编辑湘勇官兵忠义孝悌的材料上奏朝廷,以便奖掖忠良,激励士气;粮台委托黄冕、郭昆焘为总管,办公地点就在曾国藩的座船“苍龙号”上;同时,还在衡州设一捐局,接纳各地绅商的捐助,此事便委托给内兄欧阳秉铨,;另外,根据我的建议,吸取的江忠源败亡的原因——没有稳定、受过训练的士兵,在衡州的湖南审案局继续保留,只不过功能大大减少,只保留了招募、训练团练的职责,欧阳秉铨一起负责,还规定了每隔三个月,一部分军官就调会衡州训练新的团丁,而训练了三个月的团丁上前线补充原来的部队或者建立新营。
另外,我对亲兵营下令,停止了对水师的骚扰。自从前几个月罗泽南的泽字营和金松龄的龄字营两营去湖北了之后,就没有人配合我的野外生存训练,只好让亲兵营增加了夜晚的骚扰、渗透训练,后来他们回来了也没有人愿意,估计是被我的亲兵营骚扰的。
只是后来,骚扰越来越难了。先是湘勇各营严防死堵,明哨、暗岗、巡逻队增加了不少,很难找到下手的机会。
接着又确定了“结硬寨,打呆仗”,曾国藩和众多营官、幕僚商量之后,规定湘军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首先要看地形选择扎营地点,最好是背山靠水,然后无论寒雨,立即墙挖壕,墙高八尺厚一尺,用草坯土块组成。壕沟深一尺,壕沟挖出来的土必须要搬到两丈以外,以防敌人用挖出来的土很容易地把壕沟填掉。壕沟外是花篱,花篱要五尺,埋入土中两尺,花篱有两层或者三层。搭篱笆是防敌军的马队。营垒的防御墙靠近内侧叫子墙,士兵站这里,墙外面一层是篱笆,防马队,再外边是壕沟,防步兵。
而且,限一个时辰完成。对湘军来讲这种土木作业本来是他们的老本行,这些勇丁本来是农民,在家也是挖土、修地球的。当时的火炮很少,火炮的控制力很小,防守是更有利的一方。曾国藩的“结硬寨”能够达到“制人而不制于人”的目的。因为太平天国占了很大地方,湘军本来执行的是进攻的任务,但是他通过“结硬寨”的方法把进攻任务转变成了防守任务。我们知道《孙子兵法》中说过“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部队战败在于自己,能为不可胜,不使人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军队数量不够的时候就守,军队数量非常大的时候才开始进攻,“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太平军已经发展到几十万了,湘勇加上非战斗人员才将近20000人,自然是要防守反击了。
还有,湘勇每驻扎一天就挖一天壕沟。被湘军攻打的城市,如安庆、九江等,城市城墙外围的地貌全都被当年所挖的壕沟改变了,湘军打一个城市用的不是一天两天,他们用的是一年两年,不停地挖壕沟,这个办法很有效,一道加上一道,无数道无数道 晨曦之雾全文阅读地围,无数道无数道地挖,一直让这个城市水泄不通,就看城里的粮食能坚持多久。断敌粮道、断敌补给,方法很笨,但是很有效,这就是“打呆仗”。
算算,湘勇在衡州驻扎训练了多久?到现在也才五个月不到,那壕沟、碉堡、花篱、篱笆建得那是……如果真是战场上面,攻击方估计会爬在防线外面不顾面子的嚎嚎大哭吧。没有办法,谁叫味道亲兵营把他们折腾厉害了,知道能建立工事,阻止骚扰,一个个的格外努力,地下的工事到是没有,地上的都快赶上法国的马奇诺防线了。只不过那次陆营扩建的时候,老的营地已经住满了,新勇丁只好在外面建立新的营地,开头几天备受打击,后来工事建好了都能睡上安稳觉。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